课题:圆锥的认识
【学习目标】
(一)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
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并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高。
【教学用具】 ppt 课件、圆柱模型、圆锥模型、布、笔、硬纸片、三角形、长方形、扇形
纸、圆形纸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外壳套住一个圆锥。
师:这是一个圆柱,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它遮住。(边说边演示)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地缩到圆心,那
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您们能猜想的到吗?(学生回答)
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您们说的那样?(教师喊一、二、三)
师:像您们说的那样吗?(学生回答)
师:这个物体叫圆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圆锥的有关知识。
(板书:圆锥的认识)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1、列举,提出问题。
师:老师为我们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图片,你能把他们
找出来吗?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出示一组生活中圆锥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知)
师:刚才我们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接下来再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本带给我们的精
彩画面(教材课本面图),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样子用铅笔沿着实物的轮廓把你找到的
圆锥体描画出来。学生描画课本中圆锥的轮廓。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 1:陀螺的下半部分
生 2: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 3:......
师:看来圆锥形的物体给我们生活的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只有对它了解的更多,
才能更好的得用它。
2、引导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感觉。 学生
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同桌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谁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告诉给大家。 生汇报师板书:(预设展示过程) 圆锥的特征。
生 1: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生 2: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
师: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
锥的顶点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顶点)
生 3: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
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
师:同学们回顾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那么圆锥的侧面如果把它展开来会是个什么形状呢? 师展开一个圆锥的侧面,让学生
观察。
生: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个扇形。
生 4: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
锥的底面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底面)
3、师引导观察圆锥的高
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a﹑认识高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锥的顶点、侧面和底面。 我们知道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
离,并且有无数条高。那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圆锥的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请同学
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第32页例 1 的前半部分。
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利用自学所学到的知识上来画一画黑板上这个圆锥的高。其他同
学可以在答题纸上画出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是连接哪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
师:连接这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我们也可说成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下
面我们把书翻到32页找到圆锥高的定义,把这一句话齐读一遍。
师:通过我们对圆锥的高的了解,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生:一条。
师:为什么只有一条?
生: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底面只有一个圆心。
b﹑测量高
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那么我们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然后
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圆锥,同桌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
的测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适当引导指正。)
学生汇报,师通过幻灯小结.
生 1: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
生 2: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师:通过刚刚的测量,所以我们今后在表示圆锥高的时候,高还可以表示在圆锥的外面。(师
演示)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一个直角三角
形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说一说圆锥的顶点、高和底面圆心
及底面半径。
三、应用反馈
1、教材第 32 页“做一做”。
组织小组内同学相互指出各个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进行讲解。
2、教材第 35 页练习六第 2 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课外练习
(1)、幻灯出示练习题: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学生同桌交流,
进行分类。
(2)联系前面所学的圆柱,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写写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
汇报结果)
预设:
生 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
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生 2: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
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有了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圆锥的一些特征。
2、总结圆锥的特征: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五、小制作(学生制作圆锥)
(七)教学反思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基础,再加上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认识圆
锥应不成问题。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在导入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
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
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通过变小魔术我
引入课题圆锥,通过让学生看、摸、剪、说、辩等小组活动来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看:
看圆锥的形状;摸:摸一摸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剪:剪开看看侧面和底是什么形状;
说: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辩:辩一辩圆柱和圆锥的相同与不同。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
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
识。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
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
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再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结合旧知自主参与圆锥特点的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
造了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动手实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
问题。把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对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
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与“说一说”“辩一辩”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
在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
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通过量高的过程,使学生
认识到数学是严谨的学科,要多次实验得到的。 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
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
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也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
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
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