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2-43 页,例 1.例 2 及第 43 页上的"做一做",练习九的
第 3-4 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
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
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看谁能帮助我解决。有两种冰淇淋,
一种是圆柱形的,2 元一支,一种是圆锥形的,0.5 元一支,你们说
老师买哪种冰淇淋合算呢?
生有的说买圆柱形的合算,有的说买圆锥形的合算。(大家争论不
休)
(这时,我把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各派代表说说自己
的理由)。
生甲:圆柱形上下一样粗,冰淇淋装得多些,所以买圆柱形合算。
生乙:那也不一定。如果圆锥形冰淇淋的底比圆柱形的底大些,那
么圆锥形的冰淇淋就不一定比圆柱形的少。
生甲:虽然圆锥形的底大,但它的上面是越来越小,这样冰淇淋装
得还是少些,所以买圆锥形的不合算,还是买圆柱形的好。
生乙:不错,圆锥形的上面是越来越小,但如果圆锥形比圆柱形高
些呢?
(通过辩论,学生逐渐明白了,合不合算,应该与它们的体积有关。)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
题)
二、探究新知
1、猜测:你们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联系密切?(讨
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与圆柱的体积有联系。)
2、实验:下面我们来分组做实验,看看它们之间有什样的联系?
(1)请各组拿出实验材料
(课前准备好的)每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
和圆锥各一对,黄沙一袋。另外,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单。(见下表)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二、实验步骤:
(1)比较圆锥,圆柱的底和高。
(2)在圆锥里装满沙,再倒入圆柱内,倒几次才能正好把圆柱装满。
(3)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圆锥、圆柱的特征 次 数
等底等高
等底不等高
等高不等底
不等高不等底
三、问题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
系?
(2)介绍实验方法:先在圆锥内装满沙土,圆锥口要抹平,然
后把沙土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
(3)学生小组合作边实验边填报告单。
(4)汇报实验结果。
大家都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
一。(5)验证实验结果
(因为沙粒之间有空隙,结果不十分精确。老师拿出透明的等底等
高的圆锥和圆柱一对,用水作实验,进一步验证其结果。)
(6)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3、公式运用。
出示例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 12 厘
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质疑:“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正确吗?
三、巧设练习,开拓思维。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2)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圆柱体积的
( )
2、开放题。
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稻谷堆,测得它的底面周长是 12.56 米,高
是 1.2 米,这堆稻谷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解决课伊始的问题。
假如圆柱形的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等底等高,你们说买哪种
合算呢?
4、探究题
师:我们学习的是一些规则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但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东西都是不规则的,如:鸡蛋、不规则的石块等,如何测量它
们的体积呢?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圆锥的体积》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
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
会。让学生通过主动地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
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在自主探索中力图创新,学会创新。
老师在执教“圆锥的认识”时,就大胆抛弃了程式化的东西,采
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寻找其内在规律,
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节课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
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通过游戏引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把圆锥型的蛋筒奖励给学
生时教室里一片惊呼声,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
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
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
分之一。由此看来,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
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拓展智力的目标。基于以上
的认识,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
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把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
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开拓创新,成就未来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只是全心全意为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环境和条件,
提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创造思维机会和舞台的引路人。因此,老师
注重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们亲身体验
“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例如: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沙、同底等高
的圆柱、圆锥等相应的实验材料,组织引导学生分小组实验,然后通
过实验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究空
间。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
的,操作是自由的,结果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学生们
通过自主探索的实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等数学
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
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但缺憾之处是在时间安排上有
前松后紧之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合理统筹安排好教学时
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