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二、教具准备:
让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量杯(等底等高的也有不等底等高的)和沙子
三、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圆的面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过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
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与圆锥体积计算有关的
简单实际问题。
2、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自觉性。。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材分析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在探索圆柱体积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
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
学生观察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额圆柱和圆锥,估计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初步建立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猜想。在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
说明”自己的猜想,教材中呈现了用做实验来“验证说明”的方法,即
用一个空心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来
验证,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尽
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并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教师还可以
引导学生用“高相等底不等”“底相等高不等”“底和高均不等”等几
组圆柱和圆锥做对比实验,促进学生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关
系的理解。
四、 教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等底等高的援助圆柱和圆锥,借助圆柱和圆锥模
型
进行观察,帮助学生进行合理估算和猜想。在实验操作中,让学生明确
实验目的、任务
以及具体的实验步骤。学生建立猜想后,自然产生验证自己是否正确的
愿望。在此引导学生思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究竟存在
什么关系?此时,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状态已经形成,然后将学生分成
6 组,每组准备了圆柱、圆锥形量杯和沙子(其中 5 个组的圆柱、圆锥
等底等高,一个组的圆柱、圆锥底、高不等)组织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操作演示: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圆柱、圆锥)请同学
们再仔细看,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那么圆柱的体积与谁有关
系呢?(底面积和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能与谁有关系呢?(底面积和高)
(2)引导猜想:
师:既然你们都认为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它们的体积还都与底面积和高
有关系,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以高,圆锥的体积能不能也是底面
积乘以高呢?你们猜猜它们的体积会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使学生初步
形成实验验证的思路)
(3)揭示课题:
师: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板
书课题)
(二)实验验证:
(1)选取实验用品:
师:我们通过操作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
多空心的圆柱、圆锥和沙子,你想选用什么样的圆柱和圆锥来做这个实
验呢?为什么?每组选一名代表来取。
(2)实验要求:
师:大家先别忙着动手实验,老师希望大家能认真的听听老师对你们的
要求。大家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先商量商量这个实验怎么做啊?
然后再进行小组分工,最后大家再交流交流你们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
大家听清楚了吗?好,我们开始实验。
(3)操作实验:
(4)汇报实验: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得出的结论
(5)强调重点:
师:刚才三个组都说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就倒满了,但有
一个组结论不同,为什么?(不等底不等高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
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应该怎样说呢?(答)圆
柱和圆锥必须等底等高
(6)得出结论:
师:如果我们用 v=sh 来表示圆柱的体积(板书),那么和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的体积又应该怎样表示?
(7)验证猜想:
师:刚才谁猜对了?举手让老师看看,恭喜你们。没猜对的同学也没关
系,因为你们要知道许多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都要经过反复的猜想
与验证才能成功的,所以,我觉得大家敢想、敢说还敢做,这就很了不
起了。
(三)应用生活:
(1)试一试
师:好,我们就用刚才得出的实验结论来做试一试,会做吗?把它做在
练习本上,谁愿意到前边来做?(做后订正)
(2)学以致用:
师:大家现在已经会求圆锥的体积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在生活当中,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计算出圆锥的体积呢?(生答)生活当中是处处都有
数学的,出示练一练,指生来读一读,让大家把它做在作业本上,再指
一生到板前来做,做后订正。
(3)巩固练习:
练习八,(1、4 题)
延伸生活: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物体的开关是圆锥体或者接近圆锥体,
你能经过量算出它的体积吗?回家试一试。
(四)、总结全课:同学们不但做得好,说得也很棒。正像同学们说的
那样,你们很具有探索精神,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我觉得一个良
好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使你们受益终生。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
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
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
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我感悟特深刻。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
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
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
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装沙子,
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
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
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
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
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推导公式时,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
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还
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
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
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
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
住!
五、 教师个人介绍
六、 省份: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裴坡村
七、 学校:青州市谭坊镇赵坡小学 姓名:
王奉云
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3879024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王奉云,1962 年出生,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裴坡村人 1982 年参加工作,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出版国家及论文多篇,多次被评为青州市优秀教师。
使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