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兴 宁 市 第 一 小 学 刁 龙 中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 42 页~43 页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
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
力;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的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卷笔刀、新铅笔、水、圆锥教具、圆柱教具若干个,其
中要有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两对。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答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2.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算计)
①底面积是 6.28 平方分米,高是 5 分米。
②底面半径 2 分米,高与半径相等。
③底面直径 6 厘米,高 5 厘米。
④底面周长 6.28 分米,高 2 分米。
二、新授
1.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揭示教学目标。
2. 体积公式的推导
⑴观察启发
①让学生观察用卷笔刀削新铅笔,明白刚才那一截是圆柱体,现在这一
截变成了圆锥体。②启发学生:削成后的这一部分体积与原体积比较
有无变化。
③变小了以后的圆锥体是原圆柱体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说圆锥体积
与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关系?圆锥体体积公式如何推导?带着问题去看书。
⑵巧置陷阱
学生看书后知道圆锥体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教师巧置陷阱,让学生分组
操作,去验证课本上的知识。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一个小组
倒了 3 次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
什么缘故呢?
⑶柳暗花明
这时正是学生思维活动进入高潮时,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
圆锥体两个容器,用圆锥体量水三次正好灌满圆柱体,引导学生与上次演
示比较,1 比 3 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
体要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 1/3 。
⑷归纳总结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1/3 。
圆锥体积 = 底面积 × 高 ×
V = Sh
教师:S 表示什么?h 表示什么?Sh 又表示什么? Sh 表示什么?
3.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 27 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
分米?
(2)一个圆柱体积是 150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
厘米?
突出强调:“等底等高”这一前提下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4.运用公式。
出示例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是 12 厘米。这
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教师评讲。
例 1 解答后,提问学生:
1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 如果不直接告诉底面积,还可以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怎样进行计
算?
三、练习。
1. 巩固性练习。
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求圆锥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1 底面积 25 平方分米,高 9 分米;
2 底面半径 3 厘米,高 6 厘米;
3 底面直径 8 厘米,高 10 厘米;
4 底面周长 6.28 分米,高 3 分米。
2. 提高性练习。
(1)判断题: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1/3。( )
②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 倍。( )
③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扩大 2 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 2 倍。( )
④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 3 倍,高扩大 2 倍,它的体积扩大 18 倍。
( )
(2)选择题:
①一个圆柱形铅块可以熔铸成( )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
零件。
A.3 B.2 C.1
②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圆柱体积的( )。
A. B. C.
四、小结。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放录像)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
知道哪两个条件?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3、5题。
附:板书设计
圆 锥 的 体 积
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圆锥体积 = 底面积 × 高 ×
V = Sh
作者简介:
刁龙中,男,1964 年 8 月出生,大专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1981 年参加工
作,现任兴宁市第一小学副校长。二十多年如一日,在教育教学这块园地里默默耕
耘,无私奉献,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获得梅州市、兴宁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教坛新
秀、教改积极分子、法制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联系地址:兴宁市兴城教育路兴宁市第一小学 刁龙中 收
邮 编:514500 手机:137276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