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50、51 页
学情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是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生对体积有了一
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
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容积的概念较抽象,理解是重点,教学中应
让学生多说。从表象抽象出概念,在教学容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关系时,
让学生多观察感知。因此本节设计以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为主,感受
升和毫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 掌握升和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3、 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
2. 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探究意识。
2、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概念,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观察表述,实际操作演示。
学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1L 量杯,一次性纸杯 24 个(每组 3 个),1cm3 的自制的小正
方体容器,1dm3 的自制的可盛水的纸盒,2 个 500ml 的饮料瓶,10ml
钙铁锌口服液,习题纸,小黑板(复习题),5ml 注射器 1 支
学生:贴有商标的各种饮料瓶,药水瓶,家用油壶,牛奶袋,果汁盒
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2、 常用体积单位有哪些?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填一填:
2.04m3=( )dm3 ( )dm3=12000cm3
1400cm3=( )dm3 1.2m3=( )dm3=( )
cm3
(设计意图:复习是为了为容积和容积单位的学习做铺垫,为单位换
算提供方法)
大家练习做得很好,相信大家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今天的新知识
会掌握得更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
和容积单位)
一、 创设情境,引入容积
1. 自主分类,初步感知。
出示:魔方、木块、油桶、鱼缸、水杯、字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
谈话: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把“油桶、鱼缸、文具盒、长方体
塑料盒”分为一类,其他物品分为一类是怎样想的。二、理解容积的概念
1 观察发现,引出容积。
出示长方体纸盒:什么是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打开盒子,你发
现了什么?(空的)可以放什么?(学生说一说)我们把这个盒子所
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盒子的容积。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墨水瓶的容积。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容积的含义。
利用你准备的学具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
3、什么是容积呢?
像粉笔盒、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由表象抽象出概念,这
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加深了。)
4、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你能说说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计量体积和计量容积相同的地方是:都要量
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的地方是:只有里面是空的、能装东
西的长方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计量容积时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
宽、高。
联系:求的都是体积。
区别:体积求的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外部)
容积求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空间的大小。(内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1、 明确计量容积使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认识升和毫升。
a、观察学具,看看你所带的物品上所标示的净含量,你发现了什
么?小组交流。
汇报: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L 、 ml),而且这些东西里边装的
是液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认识容积单位在生活中的
应用。)
b、 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
毫升(ml)并板书。当遇到液体体积很大时,例如:计量蓄水池
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
c、 指名说说你所带物品的容积是多少?
3、探究 L 、ml 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你们想知道 L 和 ml 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吗?请大家认真观察。
(1)介绍量杯,观察 1L 的刻度线,并往里边倒入 1L 水。感受
1L 的大小。(由于纸盒自制,要盛水需套塑料袋,倒水时需要边倒
边解释,由于水的张力使塑料袋紧贴纸盒四壁。)
(2)出示装有 1ml 红墨水的注射器,观察并感受 1ml 的大小。
(3)演示操作:
将 1 升水倒入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中,(由于纸盒自制,要盛水
需套塑料袋,倒水时需要边倒边解释,由于水的张力使塑料袋紧贴
纸盒四壁。)你发现了什么?
将 1 毫升水挤入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中,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你的发现,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 升=1 立方分米 1 毫升=1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看得更直观,不仅感受了 1 升和
1 毫升的大小,并使得升和毫升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化抽象为直
观形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4、研究 L 与 ml 的关系
演示:将两瓶 500ml 的水倒入量杯中,观察量杯的刻度你发现了
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1L=1000 ml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 估算 1L 的大小
(1)小组活动: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估
计一下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 1 升。
小组活动,交流汇报。
(2)倒入量杯,验证估算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估算大约几杯水是 1L,
之后倒入量杯证实学生的估计。再次真实地感受 1L 的大小。)
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五、练习巩固
1、完成答题纸上练习一。
填一填:
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 60( )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 8( )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是 600( )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是 40( )
微波炉的容积是 45( )
集体订正、纠错。
2、完成答题纸上练习二。
化一化:
4 L =( )ml 4800 ml =( )L
2.4 L =( )ml 500 ml =( )L
785 ml=( )cm3=( )dm3 7.5 L=( )dm3=( )cm3
8.04 dm3=( )L =( )ml 2750 cm3=( )ml=( )L
你能说说是怎么换算的吗?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七、板书设计:
容 积 像墨水瓶、粉笔盒、教室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
做它们的容积。
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积单位 计量液体: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们间的关系: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容积
1. 自主分类,初步感知。
出示:魔方、木块、油桶、鱼缸、水杯、字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
谈话: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把“油桶、鱼缸、文具盒、
长方体塑料盒”分为一类,其他物品分为一类是怎样想的。
2. 观察比较,深化认识。
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请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在两个
水杯里分别倒满水,比较一下哪个水杯里能盛的水比较多。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归纳:水杯能盛水的多少就是水杯的容积。
提问:你能说一说油桶的容积指的是什么吗?鱼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呢?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叫做容积吗?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容积的概念。
【评析: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设计的这一教
学环节别具特色。首先,通过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一些东西,有些
不能;接着,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水杯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并类
推出油桶、鱼缸等容器的容积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显
得水到渠成。】
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 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容积,你们还想了解容积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出容积的计算、容积单位、容积和体积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
谈话:怎样计算容积呢?请每个小组拿出桌上的长方体塑料盒,先仔细观察,想
一想怎样才能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
学。
交流并归纳: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相同,但要从容器的里面量出长、宽、高。
追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引导学生交流:塑料盒是有厚度的,从外面量,算出的是塑料盒的体积;从里面
量,算出的才是塑料盒的容积。
【评析: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
去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容积和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
别。】
2. 认识容积单位。
(1)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 28 页第 2、3 小节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
么?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 升和 1 毫升各有多少?为什么 1 升 = 1 立方分米”等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升=1000 毫升。
(2) 谈话:1 升和 1 毫升的水有多少呢?先用量筒量出 1 升的水,再把 1 升的
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教师拿出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谈话:这是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你能用它倒出 1
毫升的水吗?
学生活动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3)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 1 升和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你能通过实验说明 1
升 = 1000 毫升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可以怎样做,再按自己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反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可以一边说,一边做。
(4)出示: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正方体的容器(里面的棱长是 1 分米)。
谈话:这里有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里面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你
有办法说明 1 升 = 1 立方分米吗?
演示:把 1 升的水倒入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怎样解释 1 毫升 = 1 立方厘米呢?(可以通过单位间的进率推出,也可以
通过实验说明)
(5)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评析: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使用量筒、量杯等学具,通过观察、实
验、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升、毫升的概念,弄清容积单位与体
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
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 教学例 4。
(1) 出示例 4,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你想怎样解答?自己
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你是怎样解答的?
(2)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五的有关习题。(略)
四、 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评析: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所收获,有所体验,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
些新的问题将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结构紧凑、合理、巧妙,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全课教学以活动
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验、比较、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地设计活动方
案、交流活动体验、总结活动成果,实现了从被动地“听”数学向主动地“做”数学
的转变,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使学生在
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