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复习方法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出示:(提示)
1. 回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知识点
2. 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
3. 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
4. 整理知识
要求:请根据提示,试着整理这一部分知识。
计算法则可以举例子来说明。
(二)汇报交流
1. 运算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叫做减法。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
“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预设:②
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
加减。
乘除法:
预设:①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
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
积相加。(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
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
写上商;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
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
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
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预设②:
相同点: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
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分数乘法法则:
预设①:
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分数的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预设②:
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提问:如果有0或者1参与四则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预设:
0加上任何数得0,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
0不能作除数,1乘任何数得原数,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
3. 四则运算的关系
提问:观察下列算式,说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预设: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26+32=58
58-26=32
58-32=26
1.6+2.7=4.3
4.3-1.6=2.7
4.3-2.7=1.6
125×8=1000
1000÷125=8
1000÷8=125
2.5×4=10
10÷2.5=4
10÷4=2.5
提问: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
一般方法是什么?
预设: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提问: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等式。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数=
一个乘数=
被除数=
除数=
预设: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提问:请在小组内讨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可以举例说说。
预设:
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认真观察每一道计算题,先想想是什么运算。再想想运算方法是什么。
最后想想需要注意些什么。
73.05-3.96 27.5×1.4 3.12÷15+4.71 12.5×28-193
- +
5
4
3
2
6
1 × ÷54
3
3
1 × ÷ +
6
5
9
4
3
10
3
7
作业:第79页练习十五,第1题。
第79页练习十五,第2题。
图层又称层,是Dreamweaver中最有价值的对象
之一,它是由层叠式表发展过来的,它提供了一种对
网页对象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层可以包含文本、图
像、表单、插件,甚至层内还可以包含其它层。即在
HTML文档的正文部分可以放置的元素都可以放入层内。
由于层可以放置在网页的任何位置,从而能有效地控
制网页中的对象。
层是在制作网页中经常用到的对象,元素的定位
就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用表格来对网页进行排版非常
方便,但有时需要在文字上放一些图片之类的元素,
表格就不能胜任了,这时就可以利用图层来排版。
图层可以重叠地放置,制作出层叠的效果。也可
以控制层的显示或隐藏,实现交互技术。配合时间显
的使用,还可以同时移动一个或多个图层,轻松制作
出动态效果。
7.2 图层的基本操作
7.2.1 创建图层
1.插入图层
Dreamweaver创建图层,可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将光标放置在文档窗口中需要插入层的位置,然
后选择“插入”“布局对象”“层”命令。
(2)打开插入“常用”面板,单击该面板上的插入层
图标 ,然后释放鼠标,鼠标会变成十字形状,用
鼠标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来创建层。
(3)如果需要画多个层,在单击插入层图标 的同
时,按住Ctrl键,在文档窗口中画一个层,只要不
释放Ctrl键,就可以连续化多个层。
创建完层之后,在页面中会出现一个层的标志,
并且有一个矩形的层出现。
单击层标志,其属性面板显示如图所示,在属性面
板上可以设定层的属性。
2.创建嵌套图层
图层嵌套指的是在一个图层的内部创建另一个图层,
可以用嵌套的方法将多个图层组合在一起。使用嵌套
层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将多个图层组成群组,这样一来,
只要移动父层,其中的子层也会一起移动,而且子层
还会继承父层的显示隐藏状态,其可见性与父层保持
一致。这在制作动态网页是十分有用。
创建嵌套层通常有两种方法:
(1)直接创建嵌套层
先创建一个层为父层,后在父层内创建的层成为子
层,在图层面板中也可以看出层2是层1的子层。
(2)将已有的多个层变为嵌套层
打开图层面板,在层列表中将需要作为子层的层选
中,按住Ctrl键将该层拖动到父层上,释放鼠标即可。
7.2.2 选择图层
1.选择一个图层
选择图层的目的是便于层的对齐、重定位和缩放,
还 可 以 为 图 层 添 加 背 景 图 像 和 背 景 颜 色 。 在
Dreamweaver中要选择一个层,可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1)用鼠标单击层标志 。
(2)用鼠标单击层的任意边框线。
(3)选择“窗口”|“其它”|“层”命令,打开图层面
板,单击该面板中需要选择的层的名称。
2.选择多个图层
如果要同时选择多个层,可以按住Shift键,再
执行上述操作之一。
注意:当选择了多个图层后,最后选择的图层标记高
亮显示,同时调控点显示为黑色,其他图层的调控
点显示为白色。
选择层后,层的四周出现8个调控点,且层的标
志反色显示 。
7.2.3 激活图层
如果需要在图层中插入对象,必须激活图层。
把鼠标指针移动到层内任何地方单击,即可激活该
层。此时,插入点位于图层内,被激活图层的边界
突出显示,选中手柄也同时显示出来。
注意:激活图层的操作不同于选择图层。
7.2.4 移动图层
在文档中要移动一个图层,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先选择层,然后在该层的选择手柄上按住鼠标左
键并拖动鼠标,则可移动。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需要移动层的边框位置,当鼠
标指针形状为四个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鼠
标,则可移动层。
(3)在属性面板中直接设置“左”、“上”的数值,
也可以移动层。
(4)利用键盘,每按一次方向键,则移动一个像素单
位;若按Shift键的同时按一次方向键,则移动一个
网格单位。
7.2.5 复制图层
在Dreamweaver中要复制一个层,可执行以下:
(1)按住Ctrl键,将鼠标指针移到需要复制层的标
志 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移动一定距离后,
释放鼠标,则该层被复制。
(2)先选择一个层,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取消被选层,执行“编辑”|“粘贴”命令,则该
层被复制。
7.2.6 调整图层的大小
要调整一个图层的大小,可执行如下操作之一:
(1)拖曳法:选择层,拖曳图层的调控点。上/下调控
点只能调整层的高度,左/右调控点只能调整层的宽
度,四角的调控点能同时调整层的高度和宽度。
(2)在层属性面板中设置“宽”和“高”的数值。
(3)利用键盘来调整图层的大小:选择要调整的图层,
按 C t r l + 方 向 键 , 每 次 调 整 一 个 像 素 单 位 。 按
Ctrl+Shift+方向键,每次调整一个网格单位。
1.调整单个图层的大小
2.调整多个图层的大小
在文档中要调整多个图层的大小,可执行如下操作之
一:
(1)在设计视图中按Shift键选择多个图层,单击
“修改”|“对齐”|“设成宽度相同”或“修
改”|“对齐”|“设成高度相同” 。
(2)选择要调整的图层,打开其属性面板。在属性
面板的多个层“高”和“宽”文本框中修改所有选
中的层的宽度值和高度值。
7.2.7 对齐图层
在文档窗口中有多个图层,可以选择这些图层,
然后使用图层对齐命令使被选择的多个图层与最后
被选择的图层边框对齐。
对齐多个层的方法如下:
在文档窗口中选中需要对齐的图层,执行“修
改”|“对齐”命令,选择下列对齐方式中的一种:
左对齐、右对齐、对齐上缘、对齐下缘、设成宽度
相同、设成高度相同。
注意:在对齐图层时,没有选择的子图层会因为其父
图层的移动而移动。
如果启用吸附功能,在移动和调整图层的大小
时,该图层被自动定位到最近的网格位置。不论
网格是否可见,吸附功能都起作用。
7.2.8 吸附图层到网格
要显示网格线,可选择“查看”|“网格”|“显
示网格”菜单命令。
1.显示网格
2.吸附图层到网格
要 吸 附 图 层 到 网 格 , 可 选 择 “ 查 看 ” | “ 网
格”|“靠齐到网格”菜单命令。
3.改变网格和吸附设置
设置网格和吸附设置的步骤如下:
(1)选择“查看”|“网格”|“网格设置”命令,
打开“网格设置”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项设置。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7.3 图层的管理
命名图层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选择图层,在其属性面板的“层编号”文本框
中输入图层名称。
(2)选择“窗口”|“其它”|“层”命令,打开图
层面板。双击要命名图层的“名称”栏,使之处于
可编辑状态,输入图层名称。
7.3.1 图层的命名
若要更改单个层的可见性,可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打开图层面板,单击图层面板中一个层的眼睛
图标以更改其可见性。眼睛睁开表示该层是可见的。
眼睛闭合表示该层是不可见的。
(2)选择图层,在其属性面板的“显示”栏中设置
图层的可见性。
7.3.2 改变图层的可见性
1.改变单个层的可见性
2.改变所有层的可见性
若要同时更改所有层的可见性,单击图层面板标题栏
的眼睛图标,所有图层为可见或不可见。
注意:
1.改变所有层的可见性时,可以将所有层设置为“可
见(Visiable)”或“隐藏(hidden)”,但不能设置
为“继承(inherit)”。
2.设置层为隐藏后,想对其编辑,这时候在设计状态
下是看不到层的,需要在“拆分”视图下点击代码
窗口的该层代码,在下面的设计窗口才会出现这层。
7.3.3 改变图层的叠放次序
1.利用图层面板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利用图层面板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的操作步骤如
下:
打开图层面板。把光标放置到要改变位置的层的
名称上,拖动到合适位置释放鼠标。
2.利用层属性面板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在层属性面板中直接修改层的“Z轴”值,可以
改变层的叠放次序。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数值,当
输入的数值比当前值大时,表示图层的叠放次序提
高;当输入的数值比当前值小时,表示图层的叠放
次序降低。
图层和表格都可以用来进行页面定位,但图层是
可以随意移动的,应用图层来进行页面设计更快捷、
方便、灵活。但图层只有在较高版本的浏览器中才能
够正确显示,如果要使设计的网页在3.0版本的浏览
器中也正确显示,则不能使用图层来控制版面。
为了避免显示错误,可以先用图层来快速创建复
杂的页面布局,然后再把图层布局转换为表格布局。
需要时,也可以进行图层和表格的相互转换,以调整
布局和优化页面设计。
7.4 图层与表格
在Dreamweaver中,先用图层来制作一个页面,
选择“修改”|“转换”|“层到表格”命令,弹出
“转换层为表格”对话框,根据需要对以上各项
进行设置,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7.4.1 将图层转换为表格
选择是否使用gif透
明图像对表格最后
一行进行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