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六: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意义:一个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小数),就是求
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意义:已知两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四则运算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 商 × 除数
除数 = 被除数 ÷ 商
(2)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求四则运算中的未知数(解方程);
2) 验算
3、 四则运算法则:
(1) 加法:
整数、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满 10 就向前一位进一。和
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分数加法:
(1) 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2)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例如】
25 14 25 14 39
27 27 27 27
4 5 28 25 28 25 53
5 7 35 35 35 35
(2) 减法
整数、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
本位加十再减。差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分数减法:
(1) 同分母分数想减,只要把分子想减,分母不变。
(2) 异分母分数想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想减。
【例如】
25 14 25 14 11
27 27 27 27
4 5 28 25 28 25 3
5 7 35 35 35 35
(3) 乘法
1) 整数乘法: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乘得数的末尾要和相应
的数位对齐,最后把乘得的数相加。
2) 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3) 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是带分数的先化成假分数再相乘。
【练习】
3 8 =4 15
2 7 =5 13
0.72 3= 0.65 0.4=
【答案】
3 8 2=4 15 5
2 7 14=5 13 65
0.72 3=2.16 0.65 0.4=0.26
(4) 除法
整数、小数除法:除数是几位,就在被除数的前几位数上除,如果不够除,向右移动一位,依次
除下去,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不够商 1,用 0 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分数除法: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例如】 4 78 =8 =147 4
4、 倒数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0 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例如】 4
7
的倒数是 7
4
,9 的倒数是
9
1 。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
5、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1) 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一般情况下,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小数计
算比较简便;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例 1】2.45+
25
4 =2.45+0.16=2.61
【例 2】 2 2 3 10 27 370.69 9 5 45 45 45
(2) 分数与小数相乘、除时,一般将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也可以先把除式变成乘式,然后约
分计算。
【例 1】 53.2 8
解法一:把 3.2 化成分数。
5 1 5 16 53.2 3 28 5 8 5 8
解法二:把 5
8
化成小数。
53.2 3.2 0.625 28
解法三:直接相乘。
【例 2】 90.45 16
解法一:把 0.45 化成分数。
9 9 9 9 16 40.45 16 20 16 20 9 5
解法二:把 9
16
化成小数。
90.45 0.45 0.5625 0.816
解法三:把除式转化成乘式,直接相乘。
9 160.45 0.45 0.816 9
6、 因数、因数与积
第一个因数大于 0:
(1) 第二个因数大于 1,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2) 第二个因数等于 1,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3) 第二个因数小于 1,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例如】
2 21.45 5
, 2 215 5
, 2 2 2
5 5 5
7、 被除数、除数与商
被除数大于 0:
(1) 除数大于 1,商小于被除数;
(2) 除数等于 1,商等于被除数;
(3) 除数小于 1,商大于被除数;
【例如】
3 31.24 4
, 3 314 4
, 3 2 3
4 5 4
8、 估算
根据实际需要和常规,按照近似数的截取方法与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法则,粗略地口算出结果
的方法,叫做估算。
(1) 加、减法的估算
计算加、减法,有时不要求精确结果,可以用已知数的近似数来估算和、差。
【例如】876 与 417 的和约是多少?912 与 589 的差约是多少?
876 + 417 ≈ 900 + 400 = 1300
912 – 589 ≈ 900 – 600 = 300
(2) 乘、除法的估算
计算乘、除法,有时不要求精确结果,可以用已知数的近似数来估算积、商。
【例如】49 与 52 的积约是多少?792 与 215 的商约是多少?
49 × 52 ≈ 50 × 50 = 2500
792 ÷ 215 ≈ 800 ÷ 200 = 4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四则运算的法则。(并说一说加减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填写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4、述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
a+0=a a-0=a a×0=a 0÷a=0
a×1=a 1÷a=1
a (a≠0) a÷1=a
二、整理应用:
1、计算下列各题:
175+49= 540-138= 64×37= 1692÷47=
54+1.42= 30-2.5= 1.03×6.3= 442.8÷36=
a. 一说各个算术的运算意义和法则。(选择有代表的几题)
b. 说说它们运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案】
224 ; 402 ; 2368 ; 36 ;
55.42 ; 27.5 ; 6.489 ; 12.3。
2、填空;
(1)已知 a+b=c , 那么 c- ( ) =a c- ( )=b
(2)已知 a×b=c, 那么 c÷( )=a c÷( )=b
【答案】
(1)已知 a+b=c , 那么 c- ( b ) =a c- ( a )=b
(2)已知 a×b=c, 那么 c÷( b )=a c÷( a )=b
三、思考题:
1、若 a>b ,a 与 b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差是( )。
2、在一个除法算式中,商 7 余 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 571。被除数和除数各是( )。
【答案】
1、(a+b)-(a-b)= a+b-a+b=2b
2、571-2-7=562
(562-2)÷(1+7)=70
70×7+2=492
答:被除数为 492,除数为 70。
反思: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该课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对四则运算的基
本方法的掌握。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