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联合中心小学 郭晓霞
生活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平台。朱老
师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较好地诠释了这一标准,创设出一个和谐、互动
的生活课堂。
一、童话故事的创设,和谐的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朱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设置了小动物拿
钱购物的故事,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步入课堂。本堂课中老师首先从课前板
演一个简笔画——课堂储蓄罐入手,生动有趣,而且为后面课堂教学打下伏
笔,接着通过猜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引入课堂,这样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无
意注意走向有意注意,为创设和谐课堂建立了一个基调,课中朱老师通过多
媒体课件演示,使课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不自觉的在学习着新知,其中又
穿插购物活动,颁奖嘉宾等,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变
成意义学习。师生之间,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二、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课堂
课堂需要合作,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不但能使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本课朱老师带领学生步入情境
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下“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在课中教师与学生互扮角色进行购物演示,在活动环节中更让学生直接购物,
互动的过程是有效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当讲到到分的单位时,更播放《一
分钱》的儿童歌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了一次教育,
不失为一举两得。
三、学习生活数学,生活的课堂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朱老
师根据教材很好地设计了内容。例如在认识一元时问:你是怎样知道的?从
而明确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现由人民币上面的国徽阐述了爱护人民币的
原因和方法,抵制了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再如生活中购物的场景,朱老师移
入了课堂,如何购物,要找对钱,要文明购物等等,这些生活经验的培养正
是对学数学、用数学的最好标注。生活是现实的,课堂中的生活情景也应尊
重事实,一本本子多少钱请学生猜一猜,再给出条件估一估,最后揭示“5 角”,
与学生生活的吻合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由此说明生活课堂的创设是成功的。
此外朱老师课堂中不断奖励学生各种五角星:智慧的、倾听的、合作
的……并说明这将是一生的财富,即要教书也要育人。朱老师充分利用了教
材与课堂给了我们完美的解释,但课中我觉得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在
此提出供大家讨论:
1、课堂中朱老师的课件中让小猪买一个棒棒糖,让学生例举了 5 角钱怎
么拿?有四种方法,其实生活中学生已经了解,不如把思路放宽一点,让更
多的学生得到拓展与提高,即设置疑问:一个棒棒糖 8 角,小猪怎么付?这
样的提问思维含量就大了,不但可以几角加几角的拿法,还可以付多少钱,
找回多少钱的付法,这样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课堂结尾,由于时间关系,故事的结尾没有“呈现”有些可惜。其实
这儿也隐藏着品德教育。一元钱开不了店,也就是说故事讲述的还不是十分
详密,有点牵强,不如趁此机会教育学生节约用钱,不要像小猪那样吃光用
光,应积少成多,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良好行为习惯、社会风尚的完善正
是要从孩子抓起。
3、朱老师出示各种一元信封,验证一元有不同的方法组成,由老师一人
演示,一人验证似乎太过于单调,其实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还是很好的,但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元除了由 10 个 1 角组成,还可以怎样组成,如有学生能
利用已有经验说出 2 个伍角、5 个贰角等,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再加以验证,更
能使课堂变得丰富起来。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币的真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教师适当加
以介绍,如人民币中的水印、盲文、金属线以及新版人民币的介绍也是有必
要的,毕竟新版人民币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使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