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提纲
灵台县什字镇北沟中心小学 郭兴平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 46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
过 100 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
计数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通过本
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屏幕显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②从实践活动中知道 1元=10 角,并学会兑换人民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结
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认识人民币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于是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认识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元、角、分
之间的关系。
4、教、学具准备: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我借助了以下的教具帮助教学(屏幕显示)
①多媒体电脑课件
②两套小面额的人民币
③标价的小商品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
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而,在设计本
节课时,我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把这
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
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概括。让学
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
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我们教学的
最终目的。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小组合作、直观的认识人民币,再以开展购物活动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
和应用。这样,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
会学、创造性地学的境界。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
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一些实践活
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使用人民币。打算由激趣
导入、学习新知、巩固内化、全课总结,实践应用五个环节完成授课任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取材于生活以创设情境,目的使教学过程与生活实
际密切联系,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开始,我用这样的导语:“今天,
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你们想去吗?”(这时用课件显示:蓝精灵文具
店)
首先,我让学生看画面,学生看到这一熟悉的画面,兴趣就会一下子调
动起来,这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买文具需要什么?”很自然,学生马上
就会想到钱。我又问:“钱的种类很多,你们见过哪些钱币?”在学生回答之
后,趁热打铁导入新课: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人
民币后,再去文具店买你们喜欢的文具,好吗?由此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板
书:认识人民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
到学习中去。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认识人民币(例 1教学)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我出示准备好的小面值的钱。提
出: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当学生逐一认识后,思维活跃,于是我再从旁推出
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不能把你知道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向你同桌的
同学介绍介绍呢?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面额的人民币或模拟人民币,
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同桌同学。这样通过交流、互补、互学,加深了学生对
人民币的认识。
在学生认识人民后,组织小组合作:把一套小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整
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会找出多种不同分法。
这时我肯定学生的分法(这时用课件显示各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通过观察,
指出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都按元、角、分分类最合理,同时指出元、角、分
是人民币的单位。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这样组织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互补互说,在交流合作
中轻松地学习新知。
2、元与角的关系(例 2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当顾客进行购物。首先让学生提出购物
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列式并说出算法。
为了让学生推算出 1元= 角,先引导学生说,老师想买 10块橡皮(每
块 1 角)奖励给大家,该怎样付钱呢?学生平时对付钱有了一定的基础,都
会争着发言,会有多种答案,这时我适时抓住付 10角钱和付 1 元这两种答案,
首先肯定这两种付钱的方法,然后师生共同推出 1 元=10 角(板书:1 元=10
角)并多媒体演示,至此完成例 2 教学。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元与角的关系,组织学生分四人一组,选
出一人当售货员,其余组员当顾客,模拟购物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购物中
掌握新知,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课程理念。打破封闭
式教学,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既培养学生自主的合作精神,
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巩固内化,运用新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一环节设计两
个活动来完成。
1、1 元钱购物活动。导语:如果你手里只有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
品呢?(用课件显示 1元钱及下列问题)
①可以买 本练习本
②如果买一把直尺,应找回 角
③要买一个转笔刀,还差 角
④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够吗?怎么办?
⑤1元钱还能买什么?
设计这些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运用,丰富
学生的生活经验。并由此教育学生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
2、换钱活动。导语:“蓝精灵”想请大家帮个忙,把手中的整钱换成零
钱,你们愿意吗?(课件显示下面内容)
1 元钱能换 张 2 角
1 元钱能换 张 5 角
5 角能换 张 1 角 张 2 角
完成这道题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练习这道题目的是通过兑换零钱呈现实
际问题。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切实实感到数学源于
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
作出评价(给自己画笑脸)。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重点和难点。目的使学生
进一步巩固新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应用、培养能力:
在学习了本节课内容后,我又及时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
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商店购买自己所需学习用品。这即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
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课堂真正做到生
活化、活动化和趣味化;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学生学习
的兴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