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周门小学 任志华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二册教材 46、47、48 页“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同伴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习了《10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
起始课,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
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小朋友买笔,乘车付钱,买东西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
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 1 元=10 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 元=10 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
具体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师生谈话:
出示课件
1、小明:阿姨,我买一只圆珠笔。请问需要多少钱?
2、教师:那你们知道买一只圆珠笔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
思想方法。“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课件。那小明应该给多少钱呢
3、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
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人民币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 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
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两个 1 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小组汇报。
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元 角 分)
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1999 年 10 月 1 日,我国又发行和流通了新的 100 元人民币。2001 年又发行了新
的人民币,分别是 10 元、20 元、50 元。
3、学生数一数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比一比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
多?哪种最少?
4、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要识别这些人民币,关键是看什么?
角币和分币都有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头像,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所有
纸币上都有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
乱涂乱画。
5、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让学生自由说
三、 探索 1 元=10 角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 1 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 1 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
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
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 元 10 角
2 个 5 角
5 个 2 角
1 个 5 角 2 个 2 角 1 个 1 角
1 个 2 角 8 个 1 角
3 个 2 角 4 个 1 角
多付找回 (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
师:1 元钱原来可以付 10 张 1 角,也可以 2 张 5 角,……那么你知道 1 元等于几角?
师:那 10 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 元=10 角,10 角=1 元)并板书。
4、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 1 元=10 角,下面我们一起来
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 2 角能换( )个 1 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1 元能换( )张 5 角
2、1 元能换( )张 2 角
3、5 角能换( )张 1 角和( )张 2 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 5 角能换几张 2 角和几张 1 角 3 种方法进行分析。
四、 买东西:
教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钱去购买一
些东西,这是一些商品,每个商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
怎么买的?
铅笔(1 角)
橡皮(2 角)
剪刀(3 角)
尺(5 角)
透明胶(1 元)
你可以悄悄的把你想买的东西告诉你的同桌 。
再汇报。
五、 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 元=10 角 10 角=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