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 认识人民币教案 (3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一年级下 认识人民币教案 (37)

ID:766201

大小:4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课题:认识 1 元及 1 元以下的人民币 单位:伊山中心小学(胜利校区) 唐 慧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以认币-换币-取币-用币这四个环节贯穿全程,其中认币为本课的教学 重点,而换币与取币则是教学难点,最后的用币,即知识的实际运用,则为全课 点睛之处。在整节课的始终,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调,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出 新课,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自然而然的抓住了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玩中 学。 课初,以师生谈话的形式引出“买物品要用人民币”,揭示课题,接着让学 生在分组活动中认识 1 元、1 角、一分,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再出 示课件认识 5 角、2 角、5 分、2 分。 认识人民币以后,通过设立“小银行”、“小商店”设计换币、取币、用币等 游戏,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身参加、体验这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学会 合作。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8-70 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 1 元及 1 元以下的人 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 受 1 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 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 2 - 教学难点: 1.认识 1 元及 1 元以内人民币的面值 2.掌握人民币的换与取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适量的面值 1 元以内(含 1 元)的纸币和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买过东西吗?都买过什么东西呢?花了多少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钱,我们吃的、用的、穿的都需要钱。 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钱的名字都不一样,我们中国的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有 谁知道吗?想知道吗?出示课件:利用多拉 A 梦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今天,多拉 A 梦邀请我们去人民币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 二、自主探索、合作认币 1.认识面值是 1 元、1 角、1 分的人民币 请小朋友们拿出信封 1 里的人民币,分小组认一认、说一说。 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怎样记住它们呢? 师拿 1 元的纸币和硬币,提问:它们都是 1 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引 导学生说出辨认方法。 2、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明做作业时发现作业本用完了,于是他就去买本子了,1 本笔记本 1 元钱, 可是他带了 10 张 1 角钱,请大家判断行不行?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看出 1 元=10 角、1 角=10 分。 3、认识 5 角、2 角、5 分、2 分的人民币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怎样记住它们呢? 4、教学“试一试” 出示课件,指名读题,同桌两人换一换,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换的,为什么这样换? 5、课中操:表演唱《一分钱》 - 3 -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师读题,先让学生认一认人民币,再连一连,提醒学生不要把线连到人民币 上,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展示学生部分的答案,共同评议。 师追问:左图的 7 角是怎样计算的?右图的 3 角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课件出示小商店,模拟购物,1 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4、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课件出示小银行,分组操作,师巡视,请小组长汇报,可以怎样拿? 5、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出示课件,怎样付 8 角钱?学生分组操作,反馈时让学生说说用一种面值怎 样拿?两种呢?三种呢? 四、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2.课外实践:周末时,陪爸爸、妈妈去超市逛逛,看看哪些商品是 1 元钱? 3、 取一取 (1) 我们来看看电脑屏幕(电脑出示)练习本 5 角 (2) 如果买 1 本这样的练习本,需要多少钱?你准备怎么付? 生:付一张 5 角。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跃跃欲试) 生:我拿了 5 张 1 角。 师:为什么这样拿? 生: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5 角 - 4 -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媒体演示)你的方法真不错!还有吗? 生:2 张 2 角+1 张 1 角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2 角+2 角+1 角就是 5 角 师:(电脑演示)你真棒!喔,你还有,来 生:1 张 2 角+3 张 1 角也是 5 角(电脑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各种方法) (3) 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要付 5 角,不仅可以直接付 5 角的纸币 或硬币,还可以用 2 角,1 角的零钱凑成 5 角。这儿还有一支 1 元的自动铅(出示自动铅 1 元) 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付钱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摆一摆,比一比哪组的方法最多? (4) 学生试着拿一拿,交流。多媒体出示。 哪组先来说?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说得对不对? 生:我付 2 张 5 角的(电脑演示) 师:你总共付了几角? 生:10 角。 师: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生:1 元就是 10 角。 - 5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付 5 角 2 张 2 角 1 张 1 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5 角+2 角+2 角+1 角就是 10 角 ,10 角就是 1 元 ┉ (5)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 角就是多 少?1 元就是多少角?(板书:1 元=10 角) 4、 想一想 刚才我们认识了 1 元=10 角,下面大家想一想,1 角=( )分呢? 三、 创建购物情境,巩固新知 小朋友学得真快!接下来,我们就开展购物活动。先来挑选几位商店经理。 哪位经理来介绍一下你的商店? 生:这里是“阿凡提商店”,我们商店的东西可多啦!一支铅笔 4 角,一本 本子 5 角,还有其他好多,大家快来买吧! 师:那怎样才是文明小顾客呢? 生:要排队。 生:要付钱才能买到东西,不能随便拿走。 学生进行活动,汇报买的过程。 - 6 - 生:我买了一支笔,用了 4 角,我付了 1 元,找回 6 角。 ┅┅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 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我在设计《认识人民币》这课时,充分 利用“兴趣”这一手段。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购物的挂图。联系学生生活,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 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 处都有使用人民币的地方,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课堂中我还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 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模拟购物活动时,利用生活经验的再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 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 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认识人民币的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因为 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实践活动 是学生最喜欢的事情,因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观 察人民币,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同时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 人民币的分类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 - 7 - 学生的热情高涨,对人民币的分类更轻松,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有很 大的帮助。同时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 学习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了合作意 识,并逐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 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 意识。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也是利用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在实践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 系。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 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回顾本课的教学,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 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比如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给人民币分类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 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 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 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对分币的陌生,应该抓住学生提出的问 题“5 分是 5 角吗?”让学生来展开讨论,虽然可能会影响教学任务 的完成,但是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给人民币分类 的活动没有组织好,充足的时间是探究的保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 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其次是分币的教学不够理想。第一是学生对分币比较陌生,因为 - 8 - “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而我对此又估计不足。第二是认 为分币很少用到,便想轻轻带过。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分 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 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 需要第三是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重点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突 出辨认人民币的方法,但是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学生去认、记人 民币的颜色、图案等。其实我觉得只要学生会认就可以了。通过学生 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 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