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单元备课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单元目标:
1、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和“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3、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单元重点:掌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
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和“一个条件连续
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问题。
单元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2、运用知识迁移,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4、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图片、蓝白纸条
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
课时分配: 课时
第 1 课时 窗 1 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
2、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会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交流讲解
教具:实物投影仪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菜园吗?当菜园里的蔬菜生病了该怎么办呢?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些田园小
卫士,去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信息图)
二、新授课
1、看图,你看明白了什么?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加法问题进行板书)
2、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
看图,找到相关信息。已经检查了 179 棵,还剩 364 棵。
列算式;讨论该怎么解决算式,如何计算结果,学生小组讨论。
1、用竖式计算,指生板演
提醒学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又满十再向百位进一,要连续进位。
5、学生独立解决“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的问题。
学生独立理解,列算式计算,全班交流并纠正。
6、解决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计算自主练习 1
学生列竖式计算,请学生上黑板。
全班交流,请算错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
2、自主练习 3、8 加法题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已检查了 189 棵白菜,还剩 394 棵没检查,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答:一共有 583 棵白菜。
作业设计:必做 192+58 435+298 592+109
647+354 598+102 719+285
选做 P60 2
教后反思:
第 2 课时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计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
2、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会计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实物投影仪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再到菜园里跟小卫士们打个招呼吧(投影出示教学挂图)
二、新授课
1、看图,你看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的问题。
看图,找到相关信息。一共有 435 棵茄子,已经检查了 276 棵。
列算式,讨论该怎么解决算式,如何计算结果,学生小组讨论。
2、用竖式计算,指生板演、讲解
提醒学生个位不够减的就向十位借一,十位不够减的就向百位借一,连续退位。
6、学生独立解决“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的问题。
学生独立理解列算式计算。
全班交流并纠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P61 3
学生列竖式计算,请学生上黑板。
全班交流,请算错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
2、自主练习 6、8 连一连
4、第 4、5、9、10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有 435 棵茄子,已检查了 276 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答:还有 159 棵茄子没检查。
作业设计: 必做 432-153 542-169 615-457
458+369 625-386 378+267
选做 P61 4 5(1)
教后反思:
第 3 课时 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并督促学生逐渐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重难点: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方法:讲解法、迁移法、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具:计数器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田园里不光有七星瓢虫等小卫士,还有一些卫士,我们去认识认识他们。
二、新授课
1、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说出每只猫头鹰捉的老鼠的数量。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师板书: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2、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的问题
读题,列式,竖式独立解决(指生板演),学生讲解计算方法,全体学生评议对错。
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 205,接下来从个位减 6,个位上只有 5 不够减,应从
十位退 1 当十,但这会儿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从十位退 1,
十位上是 0,就要从百位上退 1 作 10,再从这个退下的 10 中退 1 到个位作 10,这时十位上
是 9。明确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不够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
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这时再从十位上借 1 回到个位。
3、解决“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的问题。
读题,列算式,想办法解决,学生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列竖式,解决整百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
4、独立解决“爸爸比妈妈多捉多少只?”
三、练习
用竖式计算。
405-276= 704-596= 200-137= 600-348=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答: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 89 只。 答: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 184 只。
作业设计:必做: 802-637 903-335
300-149 1000-514
选做:P64 2 5
教后反思:
第 4 课时 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熟练应用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提高计算、应用能力。
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提高计算、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练习 交流汇报
教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你还记得怎样做
吗?让我们来看看吧。
用竖式计算
602-475= 408-299= 706-268=
300-149= 500-213=
学生计算完成后,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解决问题:
1、第 6 题。
先判断再改错
2、第 7、8 题 图中和表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先交
流,再列式。
3、第 9 题。踩气球
做这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是用什么方法?
4、第 10 题。
本题是通过一些动物奔跑速度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让
学生先说说袋鼠、长颈鹿和鸵鸟奔跑的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练习使
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知识。
5、第 11 题。
本题是一道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只要学生选择的光盘架能放得下 210 张光盘,并能作出合理解释,就给予肯定。
6、第 12 题。
读题,找出所有数学信息,再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的减法
作业设计:必做 基础训练随课测评 选做 完成了更聪明
教后反思:
第 5 课时 窗 3 树林医生—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
学的意识。
重点:会借助摆纸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方法: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讲解
教具: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谁是大树的医生吗?(啄木鸟、喜鹊和黄鹂)他们不停地
忙碌着,捉树身上的虫子。你们看,他们捉的。出示信息窗 3。
2、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黄鹂捉了 146 只虫子,喜鹊
比黄鹂多捉 38 只。)
想:在这个问题里,是谁和谁在比多少?
喜鹊和黄鹂究竟谁捉的虫子多?谁捉的虫子少?
多的比少的多了多少?
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2、操作: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纸条将这道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示得最清楚。(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汇报方法
(汇报时可以先找表示不够清楚的同学,再依次找表示较好的同学)
师:同学们看这个小组的表示方法,你们有什么意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表示的演示给大家看?
师小结,并在黑板贴出纸条
先把一张纸条贴在黑板上,说明这是黄鹂的只数 146 只,再问:喜鹊的纸条要比着黄鹂
的怎么样?(说明还要长,因为多 38 只虫子。)
146 只
黄鹂:
多 38 只
喜鹊
?只
4、在纸条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列式:146+38=184(只)
汇报算法。
小结:多的=少的+相差的。
(二)、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引导学生用纸条摆一摆。
146 只
黄鹂:
啄木鸟
少 12 只
?只
问:在这里为什么要少一块呢?
从而发现:求啄木鸟的只数就是从 146 里面去掉 12,
列式:146—12=134(只)
小结: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 1 题:
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2、第 2 题。
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解答,若有困难,就建议学生使用纸条图来帮助。完成后全班交流
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会了用纸条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弄懂了比多比少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是:“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板书设计:
146 只
黄鹂: 146+38=184(只)
多 38 只
喜鹊: 答:喜鹊捉了 184 只虫子。:
?只
多的=少的+相差的
146 只 146-12=134(只)
黄鹂:
答:啄木鸟捉了 134 只虫子。
啄木鸟
少 12 只
?只
少的=多的—相差的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第 6 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并熟练掌握。
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并熟练掌握。
教学方法:练习法、交流汇报、讲解法
教具:图片、纸条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3
鸽子每分钟扇动 360 次翅膀。
乌鸦每分钟比鸽子多扇动 60 次。
丹顶鹤每分钟比鸽子少扇动 140 次。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解答问题,可以自己画线段图。
全班交流并纠正。
二、自主练习 4
小游戏,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说比这个数大几或小几的数是多少,并计算。
三、自主练习 5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各种鸟类 265 种。海洋性水生动物比鸟类多 153 种,淡水
鱼类比鸟类少 157 种。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自主练习 5
剑麻 146 棵。海芋比剑麻多 38 棵。
卖了 120 棵海芋,卖出的剑麻比海芋少 27 棵。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全班交流纠正。
五、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多的=少的+相差的 少的=多的—相差的
作业设计:必做:基训随课测评 选做:完成了更聪明
教后反思:
第 7 课时 窗 4 池塘卫士 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能解决生活中的
有关实际问题。
2、能借助纸条、线段图等手段理解问题的意义,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理解“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教师讲解
教具:实物投影仪、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前面我们认识了“菜园卫士”、“灭鼠能手”、“树林医生”,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池
塘卫士”,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2、出示信息窗:你看到了哪些有关“池塘卫士”的数学信息?(师板书)
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二、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1、解决: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你能象学习信息窗 3 那样,用纸条表示信息和问题吗?(小组合作用纸条表示信息与问题)
2、交流汇报表示方法
3、教师总结
你能根据纸条列出算式吗?
学生自主解决,交流汇报,说说你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列式: 150-30=120(只)
120+150=270(只)
答:两只青蛙一共捉 270 只虫子。
小练习:104+580+226 用你喜欢的竖式方法计算,指生板演,集体纠正。
4、自主探究“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总结板书: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1,看图编出应用题,再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
150-30=120(只) 120+150=270(只)
教后反思:
答:两只青蛙一共捉 270 只虫子
第 8 课时: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解决问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会解决“一个条件用两次解决问题”的题目,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会解决“一个条件用两次解决问题”的题目,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师讲解
教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 第 2 题 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图中的火车分上下两层
2、自主练习 第 3 题 要求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谁不知道要先算?
3、自主练习 第 4 题
在练习本上用你喜欢的竖式方法计算
集体纠正
4、自主练习 第 5 题 先让学生说出关系式,再计算、交流
5、自主练习 第 6 题 学生读题,思考:读完第一个对话泡,你可以算出什么?再读第二
个对话泡,又可以算出什么?
6、基础训练:口算练习
7、课堂评价:这节课的练习你完成的怎么样,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必做:基础训练 随课测评
选做:完成了更聪明
教后反思:
第 9 课时:回顾整理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学生对第六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在回顾与整理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并查漏补缺。
重难点:
在回顾与整理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并查漏补缺。
教学方法:自主练习 交流汇报
教具: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了第六单元,你都记得我们学过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三位数加减三位
数口算、笔算,学习了验算……。
二、复习
我们在做三位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满十就进一,不够减就借)
计算(出卡片) 276+151= 837-205=
这两道题如果要验算该怎么验算呢?(学生回答)复习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学生在自己
的本子上对这两道题进行验算。
三、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
老师这有 16 张卡片,你能求出小李和小红的卡片数量吗?
小李的卡片比老师多 25 张,小李的卡片数量是 ?张
小红的卡片比老师的卡片少 7 张,小红的卡片数量是?张。
四、练习
1、帮小动物找家
猪 900 兔子 377 老虎 925
708+ 217 576+324 722-345
2、先估一估哪些题目的得数比 500 大,然后用竖式算一算。
389+314= 800-239= 654+268= 606-259=
3、综合练习 第一题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五、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76+151= 837-205=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第 10 课时:73 页综合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学生能熟练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重难点:准确计算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练习 教师讲解
教具: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综合练习 第 2 题
2、魔术箱,观察第一、二个魔术箱上的 3 个数,你发现什么?把剩下的魔术箱也变一变。
学生观察,汇报发现,解决问题
三、看图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 3 这两辆卡车一次能将这些牛奶运走吗?
2、自主练习 4 读信息,解决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两步计算)
3、自主练习 7 认真读信息,解决 4 个问题。
四、玩一玩,猜一猜
五、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必做 “我学会了?” 1、丹项鹤身高多少厘米?
2、长颈鹿身高多少厘米?
3、提一个问题并解决
选做: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动物体长的数据,和同伴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 11 课时:单元测试
第 12 课时:试卷讲评
课型:讲评课
讲评目的:1、通过试卷讲评,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使本单元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
固提高。
2、在讲评、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培养认真细致
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查漏补缺,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自主练习
教具:实物投影
讲评过程
一、试卷分析,学生一次自主纠错
二、典型错误集体讲解,学生二次纠错
三、针对性练习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