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 加减法的估算教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 加减法的估算教案 (2)

ID:766841

大小:870.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8-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3.课题:加减法估算 4.课时:1 5.课前准备: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的资料图片及有关知识资料。 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经历猜测估数、验证比较等过程,体验数学就在身边、非常简单; 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学生经历猜测估数、验证比较等过程,体验数学就在身 边、非常简单;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学会估算的方法。 知识目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估算的结果时,体验不同的人估算策略不同,估 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并能对估算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估算”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 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 索关于上课用的一些图片,制成课件,上课直观演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 教材分析 1、 教材分析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 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材在 100 以内加、减法笔算 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 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 "100 元买 3 种生活用品够吗 "的情境让学生 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 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 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 【百度图片】数学课程标准 2、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 100 以内的加 减法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对 100 以内的加减法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估算意识的 培养比较难。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方便" 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 我的思考 估算这个教学内容是我们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出现;另外,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笔算(精 确计算)的内容,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这就要求我 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审视估算教学。 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小学生不太喜欢估算,他们在大量的精确计算的影响下,对于精确计 算的意识强于估算,遇到问题,他们首先会用精确计算来解决问题,他们宁可用纸笔一步一 步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尽管花费的时间很长,也不会在乎。殊不知,一个人在一天活动中, 估算的和、积、差、商的次数比精确计算结果的次数要多得多,所以要让学生有一种能动估 算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将估算纳入 到原有的解决问题策略的结构中,再经过长时间熏陶,形成一定的估算意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这节课。 1、逐步感悟估算的必要性: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 悟到估算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本节课我试图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设计,体现这一想法: 第一层次,感知估算,第二层次,通过例题与练习,学生对商品价格的估算,体会在买东西、 付钱时,估算的必要性。第三层次,巩固新知,培养估算意识,感悟到估算的作用之大。 2、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 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 次。估算中的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重要体现。 3、结合具体情境,展示估算的科学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而 本节课的第二层次的设计正好体现估算的科学合理。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一估(出示课件) 这堆大约是 10 个 请你猜一猜这一大堆大约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2、说出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数?接近是什么意思? 19()61()48()53()27()32()76( )84( ) 提问:我们在说一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数时,什么时候往多看,什么时候往少看? 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总结找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数的方法。 3、出示 45,提问:45 接近哪个整十数?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个位上是 6、7、8、9 的都离下一个整十数近,就多估一些,而个 位是 1、2、3、4 的都就少估一些,对于 5,估多估少都可以。 【设计意图】把一个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十数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加法估算的难点, 为正确进行加法估算打好基础。 二、走进商场,感知估计 (一)走进商场 师生谈话,获取信息。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里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商店里的东西多不多, 你最喜欢什么? (二)估计价格 1、出示: 这个书包大约 40 元。你知道大约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你能猜猜这个书包的价钱吗?学生自由猜测。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6 41 37 42 38 43 39 44 大约 40 元 在学生充分猜测的基础上:板书 38 元 3、小结:其实大家猜的都很有道理,因为这些数都怎么样?(接近 40)大约是 40 的数可能 比 40 大,也可能比 40 小。 【设计意图】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通过估计书包的 价钱,让学生理解求大约是多少就是在估数,也就是要找它最接近的整十数。 三、加减法估算 (一)两个数相加估算,学习估算方法 师:小明到商店里选中了这两样商品 (课件)足球 31 元,蛋糕 38 元 1、请你们帮他算一算这两样商品大约一共多少钱? 大约要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2、师指名汇报:谁来说一说大约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后师出示算式。30+40=70(元)多找几个人说估算过程。 4、实际多少钱呢? 31+38=69(元) 5、方法回顾。我们在算两样商品大约多少钱时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本着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的新理念,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增 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老师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估算,师生共同寻 找最好的估算方法。 教师小结:像这样先把一个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把这两个数都看成接近的整十数,再进 行计算的过程就叫做估算。(板书估算) 【设计意图】《数学科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生 活经验上,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创设了买 东西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加法估 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 历“数学化的过程”,较好地掌握了估算方法。 6、小力到商店买字典和书包,,快帮他估算一下,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带多少元? 28 元 43 元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反馈:把 28 元看成 30 元,把 43 元看成 40 元,这两样东西大约 70 元。 (3)学生实际算算。28+43=71(元) (4)讨论:你觉得买这两样东西带多少钱更好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估算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生活实际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 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 思维的方式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中”的教学理念。 练习: 1、口答 (1)小红拿了 91 元去买书,花了 49 元,大约还剩( )元。 (2)78 减 26 大约得( ),23 加 58 大约得( ) (3)有 100 本书,送给一年级 27 本,送给二年级 41 本,一共送出大约( )本,大约还剩 ( )本。 2、出示课件: 34 元 17 元 42 元 39 元 61 元 53 元 (1)学生任意选数进行估算练习并说出想法。(可以是加法,也可是减法,可以多个数相加, 或连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能力选择估算,充分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 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 欲望,孩子思维的火花就会撞击出来,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会焕发出来。 (2)感悟估算的作用。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计算这些题时,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感悟估算的作用,体会估算的简便。 3、小结: 今天学习了加减法估算这部分知识,在估算时可以把它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数,在进行计算, 而且估算要比实算简便,让学生例举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4、三个数加减估算,完善课题 出示: 17 元 39 元 32 元 (1)老师有 100 元,想买这三样商品, 你认为 100 元够吗? (2)你有什么方法让大家很快可以知道够不够?看谁想的方法多。写完后把你的方法与旁边小 朋友说一说 (3)汇报:可能出现 ①计算 32+39+17=88 88<100 够 师小结你采用了计算的方法,肯定是够了。 ②估算 师板书 30+40+20=90 90<100 够 师说你采用了估算的方法,估计是够了。那估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③100-30-40-20=10 够 师小结:这些方法有的是计算,有的是估算,都能解决 100 元够不够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 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估算中的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重要体现。 四、巩固应用 1、小明有 20 多支 ,妈妈又给小明买了 12 支,现在小明大约有( )支水彩笔。 预设 1:生可能先会出现 30。师问你是怎样想的?生答 预设 2:生没出现 40 师策略:有一个小朋友说可能还有一种答案,你认为可能吗?生思考 引导:20 多支可能接近 20 支,可能接近 30 支吗?如果大约 30 支的话加上 12 支那大约有几 枝呢? 师小结: 20 多支可能是 21 支,加上原来的 12 支大约是 30 支;20 多支也可能是 29 支,加 上原来的 12 支,大约有 40 支;因此估算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不同的情况,情况不同结果也会 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 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 中”的教学理念。 五、知识梳理,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本领? 周末与爸爸妈妈逛超市或商场时,利用这个 知识,我们来做爸爸、妈妈的购物小帮手,好吗?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又是锻炼学生自我总结、 自我评价的一个好机会。课外延伸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 活的理念。 板书设计 加减法估算 31 + 38 = 71 28 + 38 = 71 30 + 40 = 70 30 + 40 = 70 36 44 37 43 (1) 32+39+17=88 88<100 够 38 42 (2)30+40+20=90 90<100 够 39 41 (3)30+40=70 100-70=30 30>17 够 大约 40 元 (4) 100-30-40-20=10 够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