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向立群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科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4、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教学活动设计
预期行为 非预期行为
提 升
空 间
学生反应 教师
应对 学生反应 教师应
对
一、 故
事 激
趣, 引
入 新
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则寓言故事吧!(播放故事)
2、教师:听了这个故事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想说点什么
呢?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
1、引导发现,初步感知。
教师: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2、引发猜想,举例验证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由“3 和 4 交换位置和不变”
预设:生:想!
学生自由说。
学生:3+4=7 4+3=7
学生:这两个式子的加数都是 3
和 4.
学生: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和都
是 7;
学生:我发现 3 和 4 的位置变了,
根据学生的
汇报并板书:
两个加数交
换位置和不
2
二 、观
察 发
现, 探
究 新
知。
到“两个加数的交换位置和不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
不妨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当成一个猜想。
(2)师生共同探讨提出猜想后如何来举例验证?
教师:需要举什么样的例子呢?能否具体地说一说。
教师:这样的例子多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才具有
说服力呢?
教师总结孩子们的发现,提议全班每个人举 3——4 个例
子,并在举例的时候留意发现是否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
发生变化的情况。
3、观察等式,发现规律。
学生举例,教师巡视,并选取典型的举例情况。
举例情况分类:位数相同的加数交换位置的情况;位数不
同的加数交换位置的情况;有 0 或其他情况的等。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举例情况吗?在刚才的举例中
有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吗?
教师:现在有了这么多的例子,能说明“交换两个加数的
位置,和不变”了吗?
4、回顾小结,总结方法。
和没变。
学生: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
置,和不变。
学 生 : 比 如 可 以 举 20+30=50
30+20=50
学生:可以举几十个;举几个就
有了;举十几个吧!
学生:应该举无数个。
学生:举几个太少了,举几十个
又太多了。
学生:举无数个要举到什么时候
啊,要是每次验证猜想都要举这
么多例子,那什么时候才能得到
结论呢?
学生汇报自己的举例情况:有一
位数相加的,两位数、三位数相
加的,还有考虑 0 的情况的等。
生:没有。
学生:能。
学生:我知道了怎样举例。
学生:我知道了在举例的时候,
变。
教师小结学
生的发现.
板书:
提出猜想
板书:
举例验证
教师引导学
生明白要先
计算出结果,
因为和相等,
所以才能用
等号连接。
3
5、得出规律,并板书交换律。
6、教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二)研究乘法交换律
1、归纳类比,大胆猜想。
教师:从个别特例形成猜想,然后举例说明,验证猜想,
这是获取结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有时,通过已有的结
论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获得新的结
论。
教师:比如: “在加法中有交换律,那么在其他运算中
也有交换律吗?
2、选择猜想,举例验证。
3、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炼出举例的方法,比如:举正例,
举反例。
3、总结规律,用符号表示乘法交换律。
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验证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类比迁移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 a×=b×a
把多方面的情况都要考虑到,这
样举的例子才更全面,更有说服
力。
学生:我知道了有了猜想,还需
要举例去验证。
生: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a+b=b+a
学生:在减法中,交换被减数和
减数的位置,差会变?
学生: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
的位置,积不变?
学生:在除法中,交换除数和被
除数的位置,商会变?
学生举例验证。
汇报交流。
学生:我发现加法和乘法有交换
律,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
板书:
获得结论
板书:交换律
板书:
a+b=b+a
教师参与指
导,然后组织
学生汇报交
流。
4
三、 实
践 运
用, 巩
固 新
知。
四、 回
顾 新
知, 总
结 收
获。
4、沟通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联系。
教师: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如果加数是 3 个、4 个,因数也是 3 个、4 个甚至
是多个,交换它们的位置,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教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不妨把它也当成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将大大丰富我
们对交换律的认识。
1、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师: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用过这两种运算定律呢?
2、运用交换律在()填上合适的数。
课件出示:300+600=()+()
()×65=35×()
a+()=b+()
()×A=A×()
教师:孩子们今天有收获吗?
生: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生:交换位置后结果都不变。
生:位置变了,数字却没有变。
生:加法是把所有的数合起来。
生:一句乘法口诀对应了两个乘
法算式。
学生口答。
学生:有收获。我知道加法和乘
法有交换律,减法和除法没有。
学生:我知道了举例的方法。
板书:
a×b=b×a
课件展示:加
法验算的例
子;乘法笔算
的例子以及
解决问题时
的相关例子。
课件展示故
事。
课件展示
5
五、 课
外 补
充, 丰
富 提
升。
1、故事补充
教师:为了丰富今天的学习内容,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带
来了一则小故事。
教师:故事蕴含深意,可供大家课后细细品味
2、请观察下面式子有什么变化,你能根据这些变化提出
自己的猜想吗?
课件展示:20-4-5()20-5-4 18÷2÷3()18
÷3÷2
3、教师评价
展示送给学生的名言。
4、作业布置。
学生:我发现两个减数的位置变
了,两个除数的位置也变了。
学生:在减法中,交换两个减数
的位置,差不变?
学生:在除法中,交换两个除数
的位置,商不变?
课件展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