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练二》教材解读
练一练二
第 1 题、第 2 题,是十位叠加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训练。这种类型的题目容易出现错
误,要加强训练与指导。
第 3 题,在计算的基础上,比一比计算的过程与结果有什么异同。相同之处都是两次进位,不同之处
是下一行都是十位叠加进位。
第 4 题,作为一种计算训练的形式,对于一般学生的要求是编出其中几题算一算,增加计算训练的趣
味性。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有序地写出全部乘式:36×8,38×6,68×3,63×8,83×6,
86×3,并找出最大或最小的积。积最小的是 68×3,最大的是 63×8。
第 5 题,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条件信息,并完整地表达应用问题的条件与问题,再解答。鼓励学生提
出不同的问题,如:4 筐苹果有多少千克?4 筐苹果可以卖多少元?5 筐桃子可以卖多少元?
第 6 题,在同一问题情境中提出不同数学结构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不同类型的应用问题。
(1)300-69×4-24(元)
(2)69+18=87(元) 87×7=609(元)
(3)68×3=204(件)
第 7 题,从两位数乘一位数扩展到相应的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可以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并比较
相同点与不同点。150×3 可以先看成 15×3×10,计算方法是先算出 15×3=45,再在积的后面添上一个 O。
实质为计数单位不同,15 个“一”乘 3 是 45 个“一”,15 个“十”乘 3 是 45 个“十”。计算中要注重沟通
上下两式之间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作为迁移计算方法的基础。
第 8 题,把两步运算中其中的一个加数或减数分解为两个数相乘,通过扩展性变换,初步了解两积之
和、两积之差的运算顺序。
第 9 题,最基础的要求是能计算出结果。弹性的要求是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用几个几的思考方
法对算式进行变化。如 45×7+200×7 可以理解为 45 个 7 再加上 200 个 7,它的计算结果与 245×7 相等,
为进一步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打基础。“早期蕴伏,适时渗透”,为后继学习积累活
动经验,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