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一比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一比

ID:768775

大小:195.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8-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 教材第 4~7 页的内容. 1.通过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正确进行三个量的比较. 主题图,投影,天平等. 1.数数,从 1 数到 10,从 10 数到 1. 2.认数,教师拿着数字卡片 1~10,让学生认. 3.教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通过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 生往比较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 1.学习比较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朋友.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3)同桌互相交流. (4)集体交流.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 2.学习比较高矮. (1)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观察比较出两个小朋友的高矮的. 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得到的.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的方面比较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3.学习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天平. (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 (3)集体讨论交流. (4)通过讨论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的第 1 题. (1)学生亲手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 (2)交流比较的方法. (3)集体讨论,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2 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的路要远一些) 3.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3 题. 4.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4 题. (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 (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5 题. 6.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6 题. (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方法. (2)组织讨论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7.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7 题. 8.教材第 7 页“思考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直的路近. 3.略 4.轮椅上的小男孩儿高;长颈鹿最高,小兔子最矮. 5.第二个杯里水最多,第三个杯里水最少. 6.西红柿重;红萝卜重. 7.略 8.菠萝最重,桃最轻. 比 一 比 长和短 高和矮 轻和重 1.学生容易掌握大小的比较,因为直观性很强,但是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因为有 些东西大的不一定就重,最好是用实物进行教学. 2.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时,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可以引导学生先两两比较. 3.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辨别能力,这一点应该适当给予表扬.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 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 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 矮)和轻重. 1.突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 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较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较的方法.如,比较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跳绳拉直,一端对齐 着平放;比较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较柿子和石榴哪 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 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在比较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比, 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跳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 在比较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观察研究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 上不容易看出谁高.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考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 察行吗.“想想做做”的第 1 题,要让学生思考比较两支、三支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 应用并掌握比较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较的对象.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 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 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 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较的过程,应用比较的方法,感 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 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第 2 题比 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 4 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头和脚,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 孩儿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右边一题,小熊比长颈鹿矮、比 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 ”,也不能画“○”.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第 6 题 右边一题中,天平平衡表示 1 个红萝卜和 3 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 1 个红萝卜比 1 根胡萝卜 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 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 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让学生在方框里画“ ”或“○”,这是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这种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比较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 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出现一些“谁比谁长”“谁比谁重”这些完整 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理解比较的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 教师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并且只要求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表达, 而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 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得出后者,又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好处 的,也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