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字,会写 8 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 12 个字,会写 8 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 8 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
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
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 2.教师播放多
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
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
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二)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
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
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
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
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
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练习
1. 齐读古诗,加强记忆。
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
诗,读给大家听听。
四、总结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
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
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
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
们面前。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
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
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
喜悦和热爱之情。
4 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
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
景。
2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 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
“见”的音。)
3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 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 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
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
歌。
2 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
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
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
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
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
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
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
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
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
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
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
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
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 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
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
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
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
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
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
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
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
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
五、总结
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
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
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