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估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保康镇中心校 赵艳艳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31 页例 4 及“做一做”,第 32 页练
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掌握
估算的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境用不同的策略进行估算,增强数感。
3、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估算的
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估算的过程
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难点:正确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我们都知道超市当中有很多的商品。
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出示三种商品:玻璃水杯、童话书、
篮球。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它们的价格。
1.猜测玻璃水杯的价格
(1)学生第一次猜测价格(乱猜)
(2)师:透漏一点,接近 10 元。
(3)学生第二次猜测:11、12、8、9、13……
(4)师: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 10,我们说它大
约是 10 元,这个玻璃水杯的价格是 12 元。
2.猜测童话书的价格:大约 20 元,价格 18 元。
3.猜测篮球的价格:大约 40 元,价格 42 元。
师:刚才我们猜测商品大约价格的过程就叫做估计。它能使我们可以
更简洁、迅速的解决一些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
板书课题:加减法估算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感
受估算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激发了学生
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妈妈带 100 元去商店购买下列商品。热水瓶 28 元、
烧水壶 43 元、水杯 24 元(出示相应的图片和价格)估一估妈妈带的
钱够吗?
1.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妈妈带了 100 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
师:妈妈带的钱够吗?你是怎么想的?
赶快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比一比谁的
最合理。
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鼓励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去判断)
学生实际操作(笔算、口算……)
汇报结果:
师:哪一组来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生 1:够。28+43+24=95(元) 95 元〈 100 元
生 2:我列竖式算也认为够的。
生 3:我不是计算的。把热水瓶价格看成 30,烧水壶价格看成 40 元,
加在一起就是 70,茶杯价格看成 20,这样全部加起来就不到 100 元,
当然够。
师:你为什么把 28、43、24 分别看成 30、40、20 呢?
生:因为 28 接近 30,43 接近 40,24 接近 20,这样算起来比较快。
师:刚才这位同学不仅估计了价钱而且还进行了计算,这就是一种估
算。
板书:
28 + 43 + 24 = 95(元) 95 元〈 100 元 够
∶ ∶ ∶
30 + 40 + 20 = 90(元) 够
师:这三种做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
学生通过比较明白:第三种做法是把三个数分别看成整十数后再来算
的。
教师点拨:一种是估算,一种是竖式计算,还有的同学口算,你们觉
得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判断,通过实际体验,
集体讨论比较,学会估算的一般方法,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2.多种策略进行估算。
师:要判断妈妈带 100 元钱买这三样东西够不够,除了这样估算以外,
还可以怎样估算?先请你独立思考,再和伙伴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
办法多?
小组汇报:
生 1:我们把 28 看成 30,43 看成 40,24 看成 20,100-30-40-20=10
(元)所以够。
生 2:我们认为热水瓶和烧水壶加在一起大约是 70 元,那就看作 70
好了,100-70=30,剩下的钱买 6 个茶杯就够了。
生 3:热水瓶和茶杯的价格大约是 50 元,烧水壶的价格还不到 50,
那么肯定够用。
……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这里充分给学
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中集体的智慧,
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花。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加以点拨,引
导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明确估算策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 31 页“做一做”。
2、出示练习六第 1 题。
90-11 31+52 23+41+29
98-17 38+39 100-10-12
讨论:上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 80 大,为什么?
师:解答的关键在于对于数值的估算。用多加,多减,或少加少减来
思考。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3、出示练习六第 2 题
看图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妈妈又给小明购买了一盒彩笔,共 12 支。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4、完成练习六第 3 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其实很简单,
可以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大约的计算,也可以加减十位
上的数,再估计个位上的结果。遇到实际情况要灵活运用。)
五、板书设计:
加减、法估算
30+40+20=90(元)
90 元〈 100 元
答:妈妈带的钱够了。
六、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第一
次接触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结合
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定位在让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估算的策略,体会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准
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行了,并且让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就创设了“猜价钱”的情境,让学生根
据“大约10元”这条信息猜玻璃杯的价格,使学生体会大约10,有可
能比10大,有可能比10小,理解大约10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
所猜的价格,让学生体会接近10的数是大约10,接近20的数是大约20。
其次,我又创设了“老师走进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先出示超
市里的一些物品,让学生估成大约几十元?从而使学生学会估数的方
法,即把数字估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以上是我在本节课教学中的
闪光点。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想的教学目的,但却出现了许多瑕疵。
1、激情导入占用的时间太久,细节的处理也有很多欠缺。妈妈
付钱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完以后,我只是一带而过,没能进行总结,
加以重点强调。这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不高,没能及时地
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反应,这个环节的目的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在老
师的跟进式评价上,还需加强。
2、对教材把握得不够透彻。
听了宋主任的点评,我才恍然大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还有重
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到估算是快捷,便于我们口算,是一种真实
的需求。备课前,我也细致地翻看了教材、教参,我的理解是认为,
生活中有时没有必要准确计算只要估出大致的结果就行了,比如说判
断带的钱够不够时,估计一下就可以。也曾想到估算比较快,便于我
们口算,但是没能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自己第一次
教二年级数学,对教材的不太熟悉,把握得不够准确,理解不够透彻。
尽管本节课有些失误,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得当,但是在这次
讲课中我还是得到了锻炼,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会在教
学中不断努力,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