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临资口中学 程建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
部分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
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过程与方法: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
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铺垫(出示第一张 PPT)
1.填一填
路程÷ 时间 = ( ) 总价 ÷ 数量=( )
7÷8=
5
9
=( )÷( )
2.只列式不计算
某班统计会骑车的人数,男生有 18 人,女生有 12 人,会骑马的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会骑车的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二)情境导入
(出示第二张 PPT)
同学们,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
号顺利升空。看这是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
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的照片。
(出示第三张 PPT)
这两面旗帜都是长 15 厘米,宽 10 厘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
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出示第四张 PPT)
用 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 15 比 10;
用 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 10
比 15;
汇报:这里的 15cm 和 10cm 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
的比。
练习:说出班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
2.不同类量的比(出示第五张 PPT)
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 ,平均 90 分钟绕地球
一周,大约运行 42252 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的平均速度?
(1)题目中有哪几个量?求什么?怎样求?
(2)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
(3)讨论思考题:
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生: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2252 比 90。
师: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
一个新的量。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3.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比的意义,用波浪线画出来,齐读两遍。
(二)阅读自学(出示第六张 PPT)
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比的读法和写法。
2.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3.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三)自学汇报
1.比的一般形式
如:15 比 10 记作:15 :10
2.比的分数形式
如:15 比 10 记作:15 :10 仍读作 15 比 10
3.比的各部分名称(出示第七张 PPT)
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4.怎样求比值?
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5.练习求比的比值。(出示第八张 PPT)
10:5
:4 0.3:0.5
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出示
第九张 PPT)
(四)学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小组讨论“比与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出示第十张 PPT)
2.教师指出:比与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但又有区别。
(出示第十一张 PPT)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它们各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在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说“相当于”而不能说“等
于”或“是”。
3.汇报交流,教师在投影仪上填表。(出示第十二张 PPT)
4.教师问“在除法中,对除数有什么要求?在分数中呢?在比中,
后项应怎样?(出示第十三张 PPT)
实际生活中的比赛结果“4:0”与我们所学的比的意义相同吗?
5.教师追问“3∶2 写成二分之三后怎么读?能否再化成 1 又二
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出示第十四张 PPT)
完成教材 49 页“做一做”第 1、2 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出示第十五张 PPT)
请同学们想想着节课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来解决。
五、作业布置
《学法大视野》:比的认识
板书
比的认识
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
长与宽的比 15 :10 路程与时间的比 100:2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5 : 10 = 15 ÷ 10 =
前项 比号 后项 前项 除号 后项 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