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
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
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
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
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
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
尤其工于七绝。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文译读
•回乐烽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
•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
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
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
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
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
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
奠定了情感基调;
•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
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
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
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
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
•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
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
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
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
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一夜征人尽望乡
•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
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
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
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
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
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
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
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
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