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

ID:770012

大小:39

页数:4页

时间:2021-08-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陈玉婷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的内容分“阅读 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其中“梳理探究”是 体现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材内容,它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 一起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重 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部分,忽视甚至无视“梳理探究”部分。《普通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 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第五个方面是“发现•创新”, “梳理探究”就是根据这两个方面设计的,理应得到重视。“梳理探究”是一项 全新的内容,属于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对教师而言,这部 分的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本人尝试就必 修②“梳理探究”之“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进行教学设计。 就梳理探究而言,“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个专题侧重梳理。梳理 是在积累基础上的梳理。成语的梳理,教材提供了三个方面,即“成语的来源和 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侧重成语的理解。 通过对成语来源的梳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的古代典籍,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对成语结构的梳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成语,但由于语文学 习淡化语法,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学习语法,再加上语法本身的复杂,成语 结构的分析可能会降低学生对成语梳理的兴趣。从“成语与文化”方面梳理可以 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等。但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 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而本课内容的教学时间只有 1 至 2 课时,如果不能找准梳理探究的角度,就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表面化或片面 化,难以实现教材所说的“我们通过这个窗口(汉语成语——引者注),可以窥 见中华文化的全豹”。“成语的运用”包含了成语的理解又高于成语的理解,学 习成语的主要目的就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而成语的运用又与学生的日常 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梳理兴趣。但“成语的运用”也是宽泛的, 需要把这一教学内容具体化,考虑到人们常误用成语,因此把这一专题的范围缩 小为“正确运用成语”。要求学生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以正确理解容易用 错的成语,丰富其成语积累,并强化其正确运用成语的意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过不少成语,但对多数成语一知半解,对误用成语的 现象不够敏感,因此要求他们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时,他们感到新鲜有趣又 表示为难,不知道哪些有错,哪些没有错。报刊上有不少误用成语的例子,但不 可能也没必要一本一本一篇一篇去查找,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他人整理出来的资 料。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正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他们能 在课外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用 Powerpoint 做出课件以便在课堂上交流梳理探 究的成果,这样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效果会更好。问题是,虽然学 生是全市(县级市)最优的,学习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住校,在教室以外用电 脑不方便,上网不方便。这就更需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三、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拟实践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或者 做“__目寸光、老__舐犊、__视眈眈、守株待__、望子成__、画添__足”这类的 填词练习,也许学生会很高兴,课堂会很热闹,但学生原有的成语库不见得有所 丰富,知识水平不见得有所提高。高一学生掌握的成语量还不大,绝大多数学生 还不懂“罄竹难书”“处心积虑”“炙手可热”等成语,或者听说过这些成语但 不会正确运用。让学生梳理容易用错的成语,这样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不会太难,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学 生对学习既有兴趣又有信心。 2.由课内到课外,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语文学习中要有“大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学生处处可 以学语文,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本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课前、 课外的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搜集、整理资料,课堂只是学生展示 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育是非常特殊的艺术,学生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要 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组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小组内互助学习,然后各小组之间在课 堂上交流成果,互相学习,课后各小组合作把容易用错的成语按类型整理成一本 小册子,和同年级其他班级交流,全年级共享成语梳理探究的成果。合作学习有 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让学生学会 协作和分享。 4.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使学习更高效。 学生搜集资料可以利用网络,展示梳理探究成果可以利用 Powerpoint 软件、 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学习更方便高效,同时又在语文学习 中巩固信息技术知识。 5.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这堂课对教师组 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较高:课前,教师既要调动学生参与成语学习活动的热 情,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恰当的分组,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课上,教师 要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探究成果的汇报交流,要根据生生(主讲学生——班上其他 学生)互动情况作纠正或引导或补充,教学内容更多地在课堂上生成。 四、教学目标 理解并正确运用容易用错的成语。学习根据一定的要求查找、搜集资料并对 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的方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 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成语使用 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这堂课的 成败。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学习任务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任务安排要具体,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在课前 准备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 教学难点主要是,梳理探究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 识、能力都较弱,他们更习惯于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在课外探究学习上有一 定惰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梳理探究”课必须有较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 搜集资料。布置全班学生分组(按褒贬不当、望文生义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 搜集媒体上用错成语的例子并查出该成语的正确意思,做成书面作业交给组 长。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学习本组搜集来的成语,然后选出同学们普遍认为最 容易用错的三个,做成演示文稿(内容包括误用成语的例子和对该成语的解 释说明),以便在课堂上与其他组交流。 2.课堂导入。 (教师安排汇报交流活动) 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把梳理成果拿出来与其他组交流。因为时间关 系,课堂上只请其中三组的主讲人上讲台各讲三个该组认为最容易 用错的成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有疑问马上向主讲人提问,并 随时准备被主讲人请出来用成语造句。 3.抽取三个组的主讲人依次上台讲解成语。 (每人约用 8-10 分钟讲三个成语) 这是本堂课的最主要环节。主讲人就着课前做好的演示文稿讲解成语,分析 误例,并随机请同学用成语造句以检验讲课、听课效果。主讲人毕竟也是学生, 有些成语知识可能理解不正确,有些难点可能没分析到或分析不全面不深入,对 同学的回答可能一时无法应对,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绝不能成为旁观者无 所作为,而要随堂点拨,使课堂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和延伸。 4.教师对汇报交流活动进行总结。 (要求学生就划线部分说出成语) 教师总结如下:媒体误用成语的现象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屡见不鲜)。媒 体误用成语有什么不好呢?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 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不要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 出去,结果越传越错(以讹传讹)。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误用成语呢?成语误用 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一知半解)。要 准确地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长时间地积累(日积月累)。我们语文学习的课堂 时间有限,但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同学们要注意观察语言现象, 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今天,我们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搜集整理 资料的几组中只有这三组上来展示成果,展示的又只是其中的三组成语。他们讲 的这九个成语,在成语中只是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九牛一毛)。同学 们课后要把你们组搜集来的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与其他组交流,大家合作把这些 容易用错的成语按类型整理成一本小册子(此为本节课作业),以便和其他班级 交流,全年级共享成语梳理探究的成果。 5.课堂练习正确运用成语。 考虑到讲了这些误用成语的例子后,学生可能会因为成语容易用错而不敢用 成语,教师投影显示冰心《忆读书》(学生初中学过)中的一段:“对于现 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 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 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帮助学生体认其中“无病而呻”(无病呻吟)、“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不能自已”等成语的运用有使语言简洁、典雅的效果,从 而让学生认识到:因为成语有言简意赅等特点,恰当运用成语能增强语言的 表达效果。指出别人对成语的误用是为了促使自己正确运用成语。接下来让 学生练习正确运用成语——请学生写出关于本堂课(环境气氛、同学教师的 表现、学习效果等)的两三句话,要求用上一两个成语。 6.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的第 4 环节已提及,此再次提醒强调)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有眼下看得见的效果和暂时看不见的长远的效果,学生收益明显: 1.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成语本身。学生从网络上搜集材料,分析整理,不只 是学成语,探究能力也得到提高。对成语的梳理探究,是让学生做一件很具体的 事——梳理、分析、归类。重在过程,重在课外、课前学生的工作。这样的教学 设计很有价值,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2.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学生放眼各种报刊,从报刊中发现问题——大家都 可能出错。这样一来学生的眼界变宽了,自信心增强了。 3.对成语的理解、运用比过去深刻。让学生从对一个个具体成语的理解入 手,进而认识到以后用成语不能犯“望文生义”等错误,从个例上升到一般。 4.让学生知道以后自己运用成语应抱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别人错用成 语,是前车之鉴。 ( 陈玉婷) 八、点评 本设计能根据学生实际将教材中成语专题的范围缩小为“正确运用成语”, 要求学生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并加以梳理探究。这体现了执教者在教学中能 自觉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同时又使设计具有较强 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重点定为“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强调学生在课前、课外的准备, 在课外搜集、整理资料,这一定位符合梳理探究的特点,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落实, 又强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教学重点在课外完成,教师如何指导,任务如何 安排,学生如何合作,效果如何检查,在设计中应有更具体的说明和阐述。 课堂教学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为主,以教师的点拨和总结为 辅,既突出学生自主合作的主体性,又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主导性,力求使 课堂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和延伸。但力求在哪方面有所掘进和延伸设计未作 说明,到底是正确使用方面,还是文化内涵方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能加 以明确会更好。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