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一、 课题的评析
本课在全书中不是重点,但是本课知识点纷繁且有些难懂。
尤其是新式教育的开端一目, 时间跨度大,知识点杂,理论性强。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考的话,可以与隋唐的科举考试、明朝的八
股文,清朝的文字狱相关联考试。综合性、理论性太强。
二、 教学设想
本课知识点散的情况下,既不能平铺直叙、主次不分也不能
挑肥拣瘦、丢三落四。因此我决定采用表格的形式,罗列出知识
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对主要枝干知识进行详解、引申。主次
兼顾,详略得当。
三、课堂教学反思
(一)课堂采用复习上课知识导入, 自然巧妙。 更重要的还在第
二目中,进行了再次回顾。既实用又有效恰切。
(二)话剧有效的带动了全班的气氛,内容也暗合本课知识点,
具有抛砖引玉的功效,今后要多多加强。
(三)由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 和《黄河大合唱》,引发问
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正确率很高。
四、两点感悟
(一)在本课的第二目,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
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 由此
得出结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也显得难
懂艰涩生硬强权——人除了社会属性, 难道就没有自然属性。 当时还
有许许多多更大更有名气文豪、才子,如徐志摩、胡适、沈从文、张爱
玲、巴金、老舍,为何都避而不谈。文化为政治,是国家目的;历史不
是为政治,因为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史实。因此,在这里,我还要加强
学习和研究,力争讲得更通俗,更巧妙。
(二)正确认识讲授的作用。历史课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历
史知识所反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类活动,不可能通过实验加以重演,很
多也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大多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人们获得
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听(听他人讲述历史) 、读(阅读有关历史
的书刊)、看(考察历史的遗迹)等,而学生也不外如此,其中,听课
又是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
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
关系, 因此适当的讲授是必须的, 但要把握好讲的内容适度、时机恰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