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应用牛顿定律解答的两类基本问
题.
•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
本思路和方法.
• 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
情况进行分析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对物体
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 4.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
简单的力学问题.
• 过程与方法
• 掌握运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牛顿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胜利升空和顺利返
回地面,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载人飞船
事业的伟大胜利.
• 载人飞船着陆过程状态的变化极其复杂,
但工作人员经过精密计算,控制飞船以安
全的着陆速度降落在预定地点.这近乎完
美的着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调整飞船
运行中的受力情况.工作人员是依据什么
调控飞船的受力呢?
• 1.受力分析的依据
• (1)力的产生条件是否存在,是受力分析的
重要依据之一.
• (2)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
相互制约的关系,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
受力情况是不可忽视的.
• (3)由牛顿第三定律(力的相互性)出发,分
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化难为易.
• 2.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 (1)明确研究对象,即对哪个物体进行受力
分析.
• (2)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
来.
• (3)按顺序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
其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
• 3.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
析和运动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
图.
•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求出物体
所受的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的
加速度.
• (4)结合给定的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
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参量.
• 特别提醒: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力学的重点之一,
已知运动情况求力或已知力分析运动情况
都是以加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桥梁”来解决
问题.
• 1.基本思路
• 是解决第一类问题的逆过程,一般是应用
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
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
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力.
• 2.解题步骤
•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
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受力图和运动
草图.
• (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
速度.
•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物体所受
的合外力.
• (4)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
出所需的力.
• 特别提醒:
• (1)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
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外力的方向,不
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
• (2)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
某一特定的力,均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
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分力.
• 1.要注意研究对象的选取,在解决问题
时,可以用“隔离法”对某个物体进行研究,
也可以用“整体法”对系统一起研究.
• 2.注意合力与分力,“内力”与“外力”的区
别,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系的运动状态.
• 3.注意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与物体运动加
速度a的瞬时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分析问
题时要特别注意物体所受的力在运动过程
中是否发生变化.
• 4.注意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加速度a是对惯
性参考系的,一般我们以地球作为惯性参
考系.
• 5.注意F合=ma是矢量式,所以在应用时,
要选择正方向,一般我们选择合外力的方
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的方
向与加速度的方向要注意区分.
• 6.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与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共同决定的.
• 例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
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
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
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
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
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 )
• A.7m/s B.10m/s
• C.14m/s D.20m/s
• 答案:C
• 分析:本题以交通事故的分析为背景,属
于从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问
题.求解此类问题可先由牛顿第二定律求
出加速度a,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
相关的运动学量.
• 变式训练1 (2009·玉溪高一检测)如图所
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10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
右上方的拉力F=1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5s末物体的速度
大小和5s内物体的位移.(sin37°=0.6,
cos37°=0.8,g=10m/s2)
• 例2一个滑雪人质量为75kg,以v0=2m/s的
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在t=5s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m,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
力)
• 答案:67.5N
• 解析:如图,受力分析建立如图坐标系,
把重力G沿x和y轴的方向分解,得到
• Gx=mg·sinθ
• Gy=mg·cosθ
• 与山坡垂直方向,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没
有加速度,所以Gy与N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彼此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F等于Gx
与阻力F阻的合力.
• 由于沿山坡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所以合
力F=Gx-f,合力方向沿山坡向下,使滑
雪的人产生沿山坡向下的加速度.滑雪人
的加速度可以根据运动学的规律求得:
• 规律总结: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的
基本思路是:
• (1)选择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
或运动情况.
• (2)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及运动示意图,
对于有一个以上阶段的运动过程,应分阶
段完成上述分析.
• (3)根据已知条件选择运动过程或运动状态,
由运动学公式解出物体的加速度a.
• (4)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把各力正交分解,由
牛顿第二定律利用已知力和已经解出的加
速度a,求解未知力.
• 变式训练2 质量是2.75t的载重汽车,在
2900N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上一个山
坡,沿山坡每前进1m,升高0.05m,汽车前
进100m时,速度达到36km/h,求汽车在前
进中所受的摩擦力.(g取10m/s2)
• 答案:150N
• 解析:此为由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的问
题,汽车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其受力
为:重力mg、牵引力F、斜坡的支持力FN、
摩擦阻力f,
• 例3在升降机中的水平底板上放一质量为
60kg的物体,如图所示为升降机下降过程
中的v-t图象,试通过计算作出底板对物
体的支持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g取
10m/s2)
• 答案:如下图所示
• 规律总结:(1)图象处理问题具有直观形象
的特点,在很多时候可以简化分析,常见
的题目主要是识图问题.
• (2)识图题分析的目的在于把图象信息与物
体的物理情景对应起来,必要时要给出图
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 (3)对于v-t图象.其纵坐标代表了速度的
大小及方向,其斜率的大小及正负表示了
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图象下方“阴影”部
分的面积代表了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 (4)对于F-t及a-t图象,其纵坐标表示了F
或a的大小及方向.
• (5)有些运动过程的处理可以考虑画v-t图象
以帮助分析,此法对能力高的学生适用.
• 变式训练3 (2007·上海卷)固定光滑细杆
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
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
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
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 (1)小环的质量m;
•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 例4如图所示,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
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
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
大于直径.
• (1)当杆在水平方向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
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
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
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 (2)保持小球所受的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
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0.6,cos37°=0.8)
• 分析:求解本题时先由水平面上小球做匀
速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求出动摩擦因数,再
分析小球在杆与水平面成37°角时的受力
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得
加速度,再由运动学方程求解.注意(1)中
小球做匀速运动,(2)中小球做匀加速运动,
两种情况风力及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不变,不要错误地认为滑动摩擦力相
同.
• 解析:(1)设小球所受风力为F,则F=
0.5mg.
• 当杆水平固定时,小球做匀速运动,则所
受摩擦力Ff与风力F等大反向,即
• Ff=F
• 又因Ff=μFN=μmg
•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
数
• μ=0.5.
• (2)当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时,小球
从静止开始沿杆加速下滑.设下滑距离s所
用时间为t,小球受重力mg、风力F、杆的
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
律可得,
• 沿杆的方向Fcosθ+mgsinθ-Ff′=ma
• 垂直杆的方向
• FN′+Fsinθ-mgcosθ=0
• 又Ff′=μFN′,F=0.5mg
• 规律总结:在动力学问题中,有很多问题
是知道部分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求解未
知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对这类问题的解决
办法是根据已知的受力和运动,利用牛顿
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求出未
知的受力和运动.
• 变式训练4 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2s后到达最大高度,
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不变,g取10m/s2.问:
• (1)运动中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大小是多少?
• (2)物体落回原地时的速度有多大?
•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
二定律求出__________,再通过
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
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__________,再根
据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
力.这是力学所要解决的又一方面的问
题.
• 自主校对:一、物体的加速度 运动学的
规律
• 二、运动学公式 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 2.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
沿粗糙的斜面上升,上升至最高点后又从
斜面上滑下,物体的v-t图象如下图所
示.g取10m/s2,则由此可知斜面的倾角为
• ( )
• A.60° B.37°
• C.30° D.53°
• 答案:C
• 解析:上升过程,由题中图象知a上=6m/s2,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α+μmgcosα=ma
上①
• 下降过程,由题中图象知a下=4m/s2,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α-μmgcosα=ma
下 ②
•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α=30°.
• 3.如右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
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地放在传
送带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0.5,则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10m的距离
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g取10m/s2)
• 解:以传送带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
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在竖直方向
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
滑动摩擦力作用,做v0=0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
• 物体移动0.4m后,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
速度相同,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 s2=v2t2⑤
• 因为s2=s-s1=(10-0.4)m=9.6m,v2=
2m/s
• 代入式⑤式得t2=4.8s,
• 则传送带将物体传送10m的距离所需要的
时间为t=(0.4+4.8)s=5.2s.
• 解析:以传送带为背景的动力学问题很多,
结合受力状况的变化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过
程和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进行划分是解决本
类问题的关键.
• ABS——汽车防抱死的原理分类
• ABS防抱死是最近两年新兴的安全制动装
置,在国外应用已相当普遍.目前,国内
的许多车上也安装有这一装置,那么ABS
是什么呢?
• 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
上.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
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
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
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
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
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1s内可作
用60次~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
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
• 因此,ABS防抱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
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
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
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
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
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
命.装有ABS的车辆在干柏油路、雨天、
雪天等路面的防滑性能分别在80%~90%、
10%~30%、15%~20%.
• ABS分电子式与机械式,两者的区别如下:
• (1)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
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力量,如果换装
至另一辆车就必须改变它的线路设计和电
瓶容量,没有通用性;机械式ABS的通用
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
用,可以从一辆车换装到另一辆车上,而
且安装只要30min.
• (2)电子式ABS的体积大,而成品车不一定
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子ABS,相比之下,
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
• (3)电子式ABS是在车轮锁死的刹那开始作
用,每秒钟作用6~12次;机械式ABS在踩
刹车时就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车速,每
秒钟可作用60~120次.
• (4)电子式ABS的成本较高,在国外的销售
价最低一千多美元,国内目前的汽车大都
几万至几十万元,相比之下,使用机械式
ABS要经济实用些.
• 当然,ABS防抱死系统并非万能,在轮胎
与路面附着力较差的情况下(如冰面)或特
殊路况下,ABS的作用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