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1《宇宙中的地球》word 教案
1
课标要求:描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
星。
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2、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
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5、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众所周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那么,(什么是宇宙?宇宙又 是由 什么组成的
呢?)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
球。
☆新课学习
(阅读)课本第 2 页的第一节文字和图 1.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什么是天体?
天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读图指导)读图第一步应该是什么?
生:物质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等
师: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读图)图 1.2 天体系统
师:完成图 1.3 天体系统的层次
(师生归纳)
师:1、总星系是否等同于宇宙?
2、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有哪些?
3 、图 1.3 所示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还是地球?为什么?
生:略
(读图)图 1.4 太阳系模式图
师: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大家来说说看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及分类。
生:略
(活动)运用图 1.4 和表 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
(师生归纳)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总结归纳)从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征和物质特征来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
星。
(承转)但是,地球也是特殊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存在和
繁衍的行星。
(活动)阅读课本第 6 页本节第三目“存在生命的行星”,归纳总结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师生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及原因:
1、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有液态水——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地球自身的演化形成海洋(地
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师:此外,稳定的光照条件和安全的运行轨道也构成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认识到在浩瀚的宇宙
中,地球是沧海一粟,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学习中,我们读图分析了天
体系统的层次性,运用资料归纳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意识到地球家园的孤独和生命的
可贵。
☆板书设计: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巩固练习
《金榜直通》2~3 页:单项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第 6 题
作业布置:
作业 1
1、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分类及小行星带的位置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参考答案:
1、 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
2、由内而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轨道之间。
3、a 适宜的温度;
b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 有液态水。
教学反思:
新环境,新气象。期望诸位同学在成化的三年有所为有所不为。言归正传,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
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
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
阶段 原因
原始型 高 高 低 农业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具体略)传统型 高 低 高 工业文明
现代型 低 低 低 后工业文明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
没有什么变化?
学生:略
老师小结: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
有变多的,有变少的。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
最直观的,在数量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
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
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
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板书】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新课教学】:(图片展示):世界 60 亿人口日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大家春节回去有没
有发现自己住的社
区周围人口有没有
什么变化?
生产力
水平高低
出生率
死亡率
生存环境、生活
水平、医疗水平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
南都要亲临现场?
学生:因为他们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
录的 60 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
地成为了 “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从这
个图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
当庞大的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 7000 多万的数量在
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下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
少?
学生:约 65 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新课教学】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
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
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
率
(2)根据 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
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本图片展示):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 100 年来世
界人口的增长
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
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
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及判断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
取信息:(1)认清坐标表示的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
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
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
说明了这个问题:
【教师承转】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空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
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
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
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间上也是有差异的。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
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
【新课教学】(课本图片展示):1950-2000 年各大洲和地区人
口数量的增长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
这一差异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
取信息:(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
(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
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结合 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师小结】(表格对比)
【新课教学】
通过之前 探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
势,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出现的人口
问题和解决对策,树立学生的人口发展观。(结合课本图片 1.5
“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政策”,并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人们的
生活图片来直观说明各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人口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采用以中国
目前的人口增长数量与英国、法国、德国的总人口数量作比较
计算,同时比较他们的 GDP 世界排名。
其间,适当补充各国具体采用的人口政策的材料,例如:
日本、意大利耗资鼓励生育,印度采用的抑制生育政策等。
【教师小结】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太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
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社
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
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
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
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
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资源需求增
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
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自然增长
率水平
人口
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
国家
保 持 较 低
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
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
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和日本
发展
中国
家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
慢
中国、印度
和巴基斯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
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
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
异的原因。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作业设计】
阅读 1950-2000 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
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师承转】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衡量人口数
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而自然增长
率=出生率-死亡率,这三项指标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口再生产
的不同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构成人口的增长模式。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新课教学】
(课本图片展示):图 1.6“人口增长及其转变示意”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
引导:
(1)三种不同的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引导学生注意从出生率、
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入手:原始型发展为传统型主要是
由于死亡率发生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则是由于出
生率发生了变化,从而探讨可能的原因。)
(3)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
期?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
阶段 原因
原始型 高 高 低 农业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具体略)传统型 高 低 高 工业文明
现代型 低 低 低 后工业文明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的图掌握三种人
口增长模式各自的特点和产生的时间及原因。采用问题引导
法,帮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加强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新课教学】
幻灯片展示表格: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 年)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非洲 3.8 1.4 2.4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发展中国家 2.5 0.9 1.7
大洋洲 1.8 0.7 1.1
北美洲 1.4 0.9 0.5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
特征,采用问题引导。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欧洲 1.0 1.1 -0.1
发达国家 1.1 1.0 0.1
全世界 2.2 0.9 1.4
通过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
间差异,并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探讨。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现代型的 人口增长模
式(例如:欧洲和北美)
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属于由传统
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例如:亚非拉地区)
全世界: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的过渡阶段
【新课教学】
结合“案例 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 P7 的“活动”,
让学生根据第二部分学
习的内容,自主地归纳总结出针对芬兰这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因素。
【设计意图】前面由老师帮忙引导,在学生掌握了一 定的知识
内容和分析方法之后,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探讨,有助于开拓他
们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内容作最后的概括评价。
【作业设计】
查阅 49 年以来中国历年的人口数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
的统计图表,探究中国人口增长的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
特征,采用问题引导。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