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word教案

ID:771075

大小:6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8-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2019-2020 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 魂》word 教案 一、教材分析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 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记:创新的社会作用;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从几个角度分析的,如 何分析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创新的知识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习辨证法的革命批判 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 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 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辨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创新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有差距。哲学是抽象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哲学术语、今本概念、 原理、方法论学生理解不透,容易混肴。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的社会生活并不 丰富,只是单一的学习生活,对于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的哲学术语不清楚,所以讲解时 需要详细。讲解、记忆,待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基础后,需要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 习生活,情感变化并借助哲学思维,才能有直观的认识。总之,哲学不是靠几个哲学术语、 几个哲学原理就能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的。更重要的靠他自己的社会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 师。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把握创新的社会作用的内容、意义。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若干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不破不立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破和立辩证关系如何? (2)你能举出历史上创新的例子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创新的社会作用。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 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 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 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 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 力。)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79 页虚框内的内容。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 题。多媒体展示教学目的。重点讲解创新的社会作用原理,强调创新作用的分析,注重分析 思路。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探究二: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79 页虚框 内的内容。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绕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那么传统 观念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有何认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 不能搞这一套。)我们党是如何突破这一理论束缚的?(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 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 济的缺陷。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来自于哪 里?(来自于对传统理论的突破,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先导。)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个圈是什么?(深圳经济特区。) 假如没有市场经济理论,深圳经济特区能发展起来吗?(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的指导下,我国率先在沿海地区开辟了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特区。理论创新推动 了制度创新等其他创新。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 新是智力支持。)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给了学生一个感性认识,通过阅读,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拓展了学生 哲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对哲学的兴趣。 探究三: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 式的变革?为什么?(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 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即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思维方 式。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 平不断更新和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第 79 页与之有关的虚框内容思考。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来掌握。教师可以用教材专家点 评加以总结。 探究四: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纵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 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 剧种,它的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徽班。徽班与其他剧种交流渗透,吸收了其他 杂曲的优点而形成。) 学生阅读教材第 79 页与之有关的虚框内容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哲学原理,提高生物 学的哲学素养,通过学习,具备基本的哲学观点。 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第 78-80 页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思考: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 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它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第十一课《寻觅 社会的真谛》这一部分,着重找出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材从几个角度分析的?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 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创新对科技的意义 (1)科学的本质 (2)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①更新生产工具②更新了生产技术③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④开辟了劳象。 2.创新推动生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2)不同实践活动决定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 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3)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1)(2)(3)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 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 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创新的作用是课本上重要的学生必读的内容,利用探究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进 一步领会了哲学原理,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提升了哲学的科学素养。整堂课学生求知旺盛, 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能力。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需要学生思考 的东西必须做,否则影响学生的分析拓展能力。 本节课时间 45 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 5 分钟,讲解原理 7 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 10 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5 分钟左右,其余环节 18 分钟,能够完成教 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 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导学案】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初步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二、预习内容 1、从经济角度分析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创新对科技的意义(2)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2、从政治角度分析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从文化角度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①人的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变化 ②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不断更新和提高人类的思维性质和水平 (2)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①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当代中国先进的文化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什么? ③结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创新是—的灵魂,是-不竭动力,是-源泉。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从经济角度说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从政治角度说出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从文化角度说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创新的社会作用 二、学习过程 (一) 从经济角度说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几个方面 (二)从政治角度说明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几个方面 (三)从文化角度说明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有几个方面 (四)反思总结 一、如何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从经济角度理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从政治角度理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从文化角度理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美国《科学杂志》载文指出:“人类的长跑速度有一定的极限,科学极限的例子也存在不 少,但在本年度的辉煌面前,有些神话都黯然失色,多莉羊的克隆是其中一例。”这段文字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 ) A、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经过创新实现的 B、多莉羊的出现使得人类打开了破解生命奥秘的大门 C、克隆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D、极限是不存在的,极限只是人民的想象 2、被誉为“当代毕昇”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75 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 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排系 统,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埋头苦干 18 年,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汉 字印制的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和火,进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 以上事例说明( ) 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②科学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一定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优秀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有资料说,一个好 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30%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 事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 ) A、不断创新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B、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 C、只要创新,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D、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因为(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③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ACABA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 的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上内容说明 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应是我们 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 C.只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什么人间奇迹也可创造出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需进一步发展 2.优秀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有资料说,一个好 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30%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事 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 A.不断创新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B.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 C.只要创新,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D.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 3.如何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 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③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对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全盘否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新时 代。”这句话的意思是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B.袁隆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路人 C.中国能够解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D.全球性粮食危机将可不能发生 6.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③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7.下列关于创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③历史会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巨大的跳跃 ④纵观中外历史,人类文化的每一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创新的哲学依据 在于 ①量变无关紧要,只有质变,才有发展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①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②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认识 ③意识具有能动性 ④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0.袁隆平说,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在知识、经验和思索之后,由外界诱发的创造性思维。 他说培养灵感有四个字,即:“知识”+“汗水”。这说明 ①认识不仅来源于客观,也来源于主观 ②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以实践为基础 ③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知识越多,灵感越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国都极重视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这是因为 ①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经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制于人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③增加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中国的“载人航天工 程”在未来的 5—10 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 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上材料说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中国已成为 21 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③中国科技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④科技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广阔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就要求 我们党 ①以马克思的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③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站在时代前列 ④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江泽民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创新是如何推动人类思维发展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A 3. A 4. B 5.A 6. A 7. B S. C 9. D 10. C 11. A 12. B 13.D 二、非选择题 14.答:(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 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 水平不断更新和提离.正如恩科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 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 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夕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 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