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当前,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
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是中国
共产党的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人口问题上,过去一些地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陷入了恶性循环。而计划生育
搞得好的地方,则出现了“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良性循环。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着事物发展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3.“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A.理论对社会和个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B.实现人身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C. 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4.十七大号召我们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意识对物质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以其美学品
位和历史品位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亿观众,是一部既养“眼”更养“心”
的精品力作。回答 5--6 题。
5.《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弘扬了艰苦艰斗、自强不息的民族
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于 ( )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②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
④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
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7.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状况,山东部分政协委员强烈呼吁:“不能再
让应式教育累坏孩子!”做出这种价值判断 ( )
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反映出局部利益与人民整体利益的根本冲突
③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
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据此回答 8--9 题
8.强调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 )
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④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9.强调干部要“洗脚”,是因为 (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经济条件是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幸福感)并不完全与
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诸多其他因素,如健康的身体、美
满的婚姻、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对人的幸福指数影响越
来越大。这说明 ( )
①在生活中幸福没有真正确定的意义 ②主体感受并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物质条件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把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断理论看作是生命的最大价值.看
作是自己的“生命之约”和“信念支撑”。他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得到
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这说明
1
①集体主义是人人都在践行的价值观 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③个人对杜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④方永刚的行为是正确价值现的评价标准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合同违约、虚假广告、假冒伪劣等失信现象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我们要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提高诚信、增强诚心意识,促进我国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提倡诚信意识,从价值观上表明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起指导作用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
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
人民的共同心声。回答 13-14 题
13.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14.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
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从哲学角度,这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认真学好书本知识
C.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6.我国改革 30 年来,经济快速稳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就。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调动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②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
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艾青的《光的赞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自己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B.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C.追求个性解放,学会享受生活 D.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的人生
18.“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
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
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19.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
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人民网曾就《您怎样看待“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结果有
38%的人支持,认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有 57%的人反对,认为这样会造成不便。这一调
查结果表明 ( )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 ②利益出发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专家指出:
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次提出的是“使更多
的群众拥有”,它从属于发展成果群众分享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
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2.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 10 万场馆志愿者、
40 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
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从哲学角度,说一说你能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
23.近年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
段。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
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就如何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的突出问题提两条建议。
24.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
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
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
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
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为了很好地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说明我国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D 5B 6B 7D 8C 9B 10C 11D 12A 13B 14D 15D 16C 17B 18C 19B 20D
二、非选择题:
21.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②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③事物排列次序、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改变社会阶层收入结构,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发
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理念。
22.
①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③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3.①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
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注重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
效益。
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要从
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
的政绩观。
24.(1)①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否则整个生态环境会遭
到破坏。
②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
③坚持适度原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有限度的,过度砍伐会走向反面。
(2)我们应坚持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
本利益。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人
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能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环保的重
要性,从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