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

ID:771151

大小:97.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8-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校名 推荐⋯⋯⋯⋯⋯⋯⋯⋯⋯⋯⋯⋯⋯⋯⋯⋯⋯⋯⋯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7 ·安徽五校联考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 读图,完成 1~2 题。 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 A.A 表示环境, B 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 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 b 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解析:第 1 题,在阶段 ①,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 到阶段 ②, 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 ,只能被动地适应 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 ,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 作用;到了阶段③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 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 ,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 到了阶段④ , 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 ,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 自然 ,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 2 题, “斩伐养长 ,不失其时 ”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阶段 ①显然 1 ⋯⋯⋯⋯⋯⋯⋯⋯⋯⋯⋯⋯⋯⋯⋯⋯⋯⋯⋯⋯⋯⋯⋯名校名 推荐⋯⋯⋯⋯⋯⋯⋯⋯⋯⋯⋯⋯⋯⋯⋯⋯⋯⋯⋯ 是不具备的; “竭泽而渔 ,焚林而猎 ”“ 伐木为薪 ,围湖造田 ”都是 人类中心论思想; “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是人地伙伴论思想。 答案: 1.A 2.C (2017 ·山西原平模拟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 ,该岛人口约 2 000 人,气候寒湿 ,为纯牧业区。 读图,回答 3~4 题。 3.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 ) A.淡水枯竭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破坏 D.气候变暖 4.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 解析:第 3 题,该岛受海洋影响深刻 ,气候寒湿 ,淡水资源丰富;地 域狭小,缺乏现代工业 ,受酸雨危害程度低;臭氧层破坏对两极地区 及青藏地区影响深刻;岛屿周边地势低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 会使岛屿面积减小 ,居住环境受限 ,故气候变暖是该岛居民最担心的 环境问题。第 4 题,近十几年来 ,岛屿的地形、封闭性及降水量等自 然条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因而生物种类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只能是 人类破坏。 答案: 3.D 4.D 2 ⋯⋯⋯⋯⋯⋯⋯⋯⋯⋯⋯⋯⋯⋯⋯⋯⋯⋯⋯⋯⋯⋯⋯名校名 推荐⋯⋯⋯⋯⋯⋯⋯⋯⋯⋯⋯⋯⋯⋯⋯⋯⋯⋯⋯ (2017 ·芜湖联考 )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 调关系。 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 5~6 题。 5.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 )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 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 6.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 , 表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第 6 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 平最高,可判断答案。 答案: 5.A 6.C (2017 ·甘肃模拟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 的肥料、农药 ,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 ,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 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 ,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 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劳动 力投入 ,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 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 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 7~9 题。 3 ⋯⋯⋯⋯⋯⋯⋯⋯⋯⋯⋯⋯⋯⋯⋯⋯⋯⋯⋯⋯⋯⋯⋯名校名 推荐⋯⋯⋯⋯⋯⋯⋯⋯⋯⋯⋯⋯⋯⋯⋯⋯⋯⋯⋯ 7.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B.生态混合型农业 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 D.自给自足型农业 8.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 的是 ( ) 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 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适合多种生产模 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 术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 7 题,由材料信息可知 ,该农业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故机械 化水平低;从图中可知 ,该农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 ,且生 产过程中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属于生态混合 4 ⋯⋯⋯⋯⋯⋯⋯⋯⋯⋯⋯⋯⋯⋯⋯⋯⋯⋯⋯⋯⋯⋯⋯名校名 推荐⋯⋯⋯⋯⋯⋯⋯⋯⋯⋯⋯⋯⋯⋯⋯⋯⋯⋯⋯ 农业,选 B。第 8 题,为了提高粮食增产指标 ,在有些地区 ,我国可 能把一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方发展了种植业 ,需要消耗大量灌溉水 源,导致水资源更加短缺 ,①正确;在干旱区过度垦荒可能导致荒漠化 加剧 ,但在湿润地区过度垦荒不一定导致荒漠化现象 ,例如,东北地 区对荒地的开垦 ,主要造成水土流失、黑土流失、肥力下降 ,而不是 土地荒漠化 ,所以②说得不全面;小农经营是精耕细作 ,会使得粮食 单产增高而不是降低 ,③错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大量施用功效更 高的化肥、农药 ,化肥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板结 ,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土 壤污染 ,从而使得耕地质量下降 ,④正确。故选 D。第 9 题,由材料 信息可知 ,该农业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而我国是人口大国 ,劳动力 资源丰富 ,有利于精耕细作 ,③正确 ,排除 A、D;该农业种植业和 畜牧业相结合 ,我国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 营 ,②正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农业技术方面 ,远跟不上发达国 家 ,④不准确 ,所以选 C。答案: 7.B 8.D 9.C (2017 ·山东日照模拟 )读我国某能源化工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 图,回答 10~11 题。 注:PVC 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塑料; PVA 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 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 ,可分为纤维和非纤 5 ⋯⋯⋯⋯⋯⋯⋯⋯⋯⋯⋯⋯⋯⋯⋯⋯⋯⋯⋯⋯⋯⋯⋯名校名 推荐⋯⋯⋯⋯⋯⋯⋯⋯⋯⋯⋯⋯⋯⋯⋯⋯⋯⋯⋯ 维两大用途。 10.该企业建立图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1.该产业链的主要好处是 ( ) A.通过提升工艺水平,增加就业岗位 B.通过企业集聚,实现清洁生产 C.通过综合利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D.通过多元化投资,弥补市场需求 解析:第 10 题,该产业链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 同时节约了资源 ,因此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 11 题,就业岗位的增加 ,是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实现的 ,而提升工艺水 平 ,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多元化投资与弥补市场需求关系不 大;该产业链通过废弃物再利用 ,实现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答案: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共 56 分) 12.下图为四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问题。 (26 分) (1)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受 其影响最为显著的国家是 ________。 (2)图中甲环境问题是 ________,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 6 ⋯⋯⋯⋯⋯⋯⋯⋯⋯⋯⋯⋯⋯⋯⋯⋯⋯⋯⋯⋯⋯⋯⋯名校名 推荐⋯⋯⋯⋯⋯⋯⋯⋯⋯⋯⋯⋯⋯⋯⋯⋯⋯⋯⋯ 些? (3)经检测发现,图中甲、乙、丙环境问题发生区域都是 PM2.5 的高 密度区,但甲环境问题发生区域与乙、丙环境问题发生区域相比, PM2.5 密度高的原因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解析:第(1)题,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太平洋中低纬度的一种自然 现象,从图中看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受其影响都很大 , 但印度尼西亚是散布在该区域的一个群岛国家 ,受影响应更大些。 第 (2)题,结合分布区域判断 ,甲环境问题应为酸雨。防治酸雨的途径 , 应从污染源、科技手段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入手分析。第 (3)题, 甲环境问题发生区域与乙、 丙环境问题发生区域相比 ,前者主要为人 口稠密区 ,PM2.5 密度高的原因分析应侧重于 “人为 ”方面;后者主 要位于人口稀疏区 ,PM2.5 密度高的原因分析应侧重于 “自然 ”方 面。 答案:(1)印度尼西亚 (2)酸雨 开发新能源;依靠科技手段,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鼓励市 民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3)甲环境问题发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中国,是大量燃烧 化石燃料导致的;乙、丙环境问题发生区域多位于干旱区,地表细小 颗粒多,且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多。 13.(2017 ·建莆田模拟福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0 分) 芦苇是在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 位于我国东北的辽河 三角洲地区分布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存完好、 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 泽湿地,成为世界最广阔的芦苇集中分布区。近年来 ,芦苇已经成为 当地栽培的经济作物 ,一般冬季收割。过去在春节前后 ,在收割后的 苇塘上会人工放火烧芦苇地 (俗称 “炼塘 ”)。 7 ⋯⋯⋯⋯⋯⋯⋯⋯⋯⋯⋯⋯⋯⋯⋯⋯⋯⋯⋯⋯⋯⋯⋯名校名 推荐⋯⋯⋯⋯⋯⋯⋯⋯⋯⋯⋯⋯⋯⋯⋯⋯⋯⋯⋯ 芦苇浑身是宝 ,它不仅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 来源,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也是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图为苇塘 发展模式示意图。 (1)分析过去农民在芦苇地“炼塘”的原因。 (2)说明苇塘发展模式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述苇塘发展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近年由于纸业市场的萎缩造成芦苇价格持续走低,为了苇塘地区 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提议优先发展芦苇工艺品产业或立体养殖业, 你 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减少地表覆盖物,增加地表光照和来年新芦苇生长空间; 减少虫害;燃烧的灰烬可提供养分,提高来年的芦苇产量。 (2)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海浪对三角洲的侵蚀,为鸟 类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发生 的频率;改善局部小气候,净化水中污染物,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环 境。 (3)多样化发展为造纸、建材和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 效益。 (4)芦苇工艺品产业 芦苇工艺品市场需求量大;延长产业链,增加 8 ⋯⋯⋯⋯⋯⋯⋯⋯⋯⋯⋯⋯⋯⋯⋯⋯⋯⋯⋯⋯⋯⋯⋯名校名 推荐⋯⋯⋯⋯⋯⋯⋯⋯⋯⋯⋯⋯⋯⋯⋯⋯⋯⋯⋯ 附加值;促进当地产业转型 (结构升级 );促进就业。 立体养殖业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产品多样化,增加收入;降低 污染,净化环境;生态良性循环,提高土地生产力;可以充分利用空 间,提高产出。 9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