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开学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1、本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共 5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 xx 年的社会热点话题。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下列是
习近平近期参加的活动,其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2014 年 9 月 5 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
B.2014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C.2014 年 9 月 28 日,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D.2014 年 9 月 29 日,习近平出席国庆 65 周年音乐会
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亲子游又大热起来,该栏目拍摄地重庆武隆仙女山、浙江
建德新叶古村、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成为旅游热点,游客量大大增加。这表明文化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影响人的价值观 ④对经济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 MBC 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与中国传统的亲子观
念不同,这一节目更强调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文化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主题讨论会上,某同学提出:“欲灭一国,先灭
其文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强调了文化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②该同学主张文化是民族的,但不一定
是世界的
③该同学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 ④该同学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
动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5、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振兴中华需要有先进文化,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而
不懈努力,如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主动发起“文化自救”的先
行者。这说明魏源等人认识到了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6、“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通行原则,值得我们
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积极倡导平等思想,孙中山为此签发临时大总统令,要求官员
之间禁止称呼“大人”“老爷”,改用官职或“先生”“君”相称。这体现
A.文化影响人际交往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决定政治措施 D.思想运动促进
文化发展
8、“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喜闻乐见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
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合作共赢”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为贵”思想对今
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说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B.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 C.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对人的影响深远
持久
11、“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如图“好客山
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3 年 12 月 5 日,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 30 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我国京剧与西方歌剧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有人称京剧为“东
方歌剧”,因为京剧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在形式上与歌剧很相似。
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不同文化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B.不同文化需要相互交融
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
14、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
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5、“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
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16、《台湾风物图卷》长达 320 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
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
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
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
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统村落不断消失。为此,中央城镇化工作
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有利于
①承袭乡土文化,保持民风民俗原汁原味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历史文脉
③保护区域特色文化,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莫言用山东方言给他的力量,使得他的文学充满着土地的元气,最
泥土就是最国际。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载体和物质承担者 ④文化交流要尊重各国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
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20、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拜年方式经历了从书信、电报到电话、短信、电子邮件、
QQ 乃至微博的变迁。这意味着科技进步
A.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促使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C.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1、xx 年是中法建交 50 周年,双方举办了文化年活动予以庆祝。我国在法国举办的大皇宫
中国之夜、中国装饰艺术展览、第三届尼斯中国新年歌舞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庆祝活动
的亮点。这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
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
中国传统思想
A.是凝固的艺术,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 B.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 D.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3、xx 年春节期间,上海的新春民俗灯会、广州“非遗”领舞的新春花会、哈尔滨的雪雕
艺术……各地以文化为主题的场所游人如织,参与者兴趣盎然。各地举办这样的活动
①让人们领悟了不同传统节日的韵味 ②展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魅
力
③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 ④促进人们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
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2013 年 10 月 1 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约定,
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维持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 ④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利用公益广告、
微电影、微博互动等形式,让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这主要体现了
A.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B.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
局限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D.道德模范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
贵资源
26、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
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7、古代 24 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 孝”不仅
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这告诉我们对待传
统文化要
①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②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6 分)
28、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O14 年 2 月 17 日人民
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
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
解。(10 分)
29、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
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
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
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
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 20 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
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
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2 分)
30、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
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2 分)
31、2014 年 6 月 22 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与
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申遗申请,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
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
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申遗成功对丝绸之路的保护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12 分)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D A C B A A A B A D B B C B
题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
案
C A D C A C B C D B A A D
二、非选择题
28、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可以发挥先进文化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5 分)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可以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 分)
29、“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3
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3 分)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3 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分)
30、①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
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4 分)
②要充分利用宽带信息技术便利、迅捷的特点,促使大众传媒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传递、沟
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使信息在更广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传播。(4 分)
③青年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努力做传播中华
文化的使者。(4 分)
31、①丝绸之路作为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申遗成功有助于加
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管理、传承和利用,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 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知名度,促进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4 分)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申遗成功将对沿线
国家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 分)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申遗成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
凝聚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4 分)
(附注:①②为必答知识,③④任意答一个要点都可得 4 分,本题最高不超过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