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 10 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致读懂课文,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
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走近宝玉这一
人物形象。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通过细节描写初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激
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熟悉《红楼梦》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影视)。
2. 参照文前的“阅读提示”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
语意思,做好阅读批注。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
出示风筝图片,你能用 、 (词语)来形容。
出示课文插图,让我们走进课文,到大观园里去放风筝吧!(板书课题)
二、交流课前准备“资料袋”
1.了解名著《红楼梦》,出示书评:
《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周汝昌
《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大英百科》
(可见这部名著的在国内、国际范围的文学地位,达到了一个巅峰!)
2.交流《红楼梦》主要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人生百味,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史诗性著
作。
3.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
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家庭,因家族衰败饱尝人世艰辛,创作出极具思
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语,交流读音和意思。
我会读: 恰似 籆子 高墩 窗屉子
忌讳 晦气 敞地 豁喇喇
嫣红 宝钗 晴雯 袭人
理解词语: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交流个别字音、义,点击多音字“喇”。
小结理解词语方法:联系上下文猜想词语的意思,如籆子、窗屉子。
小结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猜读、跳读、搜集资料、结合影视剧。
2.默读课文,围绕文前的“阅读提示”交流课前课文预习。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听到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的声响。
经过:大家放风筝的情景。
结果:风筝随风而去。
小结课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黛玉、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
事。(板书: 放风筝 )
四、感受有趣、走近宝玉
(一)对照课题,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趣”事,找出相关句
子读一读。
1.小组合作,梳理趣事
放风筝前的准备、风筝各式各样
三拿宝玉的风筝、宝玉的风筝没放成
风筝飞满天、风筝断线后随风而去
2.整合、朗读并想象画面:关注句中的“笑道”、“了、来、儿、罢”感
受热闹非凡、场面宏大。(板书:自由 快乐)
3.播放短视频:大观园里放风筝
(二)浏览课文,说说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交流阅读批注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
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心细、体贴关心别人)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
大鱼取来。”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边叫:“放起来!”
(和睦相处、平等之心)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
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
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天真可爱、开朗直率)
2.逐一读句子逐一想象情景,假若你也在场。完成填空:
我想对宝玉说:“你真是一个 的人!”
3.课堂交流小结:
从宝玉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读出了纯真、率直、平等、随和的性
格特点。
(三)总结学法:
1. 阅读古典名著,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课堂小结:我们认识、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要关注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外貌描写。课文写的趣事多、人多,但是作者描写
人物没用平均用力,仍然用较多的笔墨突出了主人翁。
五、阅读链接、传承民俗
1.出示林庚的散文《风筝》片段,速读思考: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
些内容?
汇报交流: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
看风筝的感受
旧时北平放风筝的盛况
2.比较阅读,想一想:《风筝》和《红楼春趣》两篇文章在内容和表达情
感上的异同。
不同点:文章体裁、内容及情感
《风筝》一文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
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红楼春趣》记叙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热闹场面,突
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宝玉等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相同点:放晦气
3. 出示“知识小贴士”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放风筝传统习俗大约起源于周代的
清明节,至今已 2000 多年。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宋代,
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红楼春趣》都提到了“放晦气”,
这一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山东潍坊市被称为“风筝之都”,可见放风筝这
一活动历史悠久。
六、播放微课,推介阅读
“我的读书吧”分享——宝黛共读、踏雪寻梅、晴雯补裘、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
七、作业布置
1. 熟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句段。
2. 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青少版)。
板书设计
红楼春趣
放风筝
自由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