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文档
- 1 - / 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
[双基巩固练]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 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
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
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
力 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 )
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
B.棒的动能增加量
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D.电阻 R 上放出的热量
2.(多选)一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两条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导轨竖直放置
在磁场内,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 B=0.5T,导体棒 ab、cd 长度均为 0.2m,电阻均为 0.1Ω,
重力均为 0.1N,现用力向上拉动导体棒 ab,使之匀速上升(导体棒 ab、cd 与导轨接触良好),
此时 cd 静止不动,则 ab 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ord 文档
- 2 - / 13
A.ab 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2N
B.ab 向上运动的速度为 2m/s
3.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 abcd,ab 边长大于 bc 边长,置于垂直纸
面向里、边界为 MN 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
向均垂直于 MN.第一次 ab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 Q1,通过线框导体横
截面的电荷量为 q1;第二次 bc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 Q2,通过线框导
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2,则( )
A.Q1>Q2,q1=q2 B.Q1>Q2,q1>q2
C.Q1=Q2,q1=q2D.Q1=Q2,q1>q2
4.[2021·某某某某一模](多选)如图所示,U 形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 37°角倾斜放置,
现将一金属杆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与两轨道接触良好,在与金属杆垂直且沿着导轨向上的外
力 F 的作用下,金属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
强磁场中,外力 F 的最小值为 8N,经过 2s 金属杆运动到导轨最上端并离开导轨.已知 U 形
金属导轨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为 1m,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金属杆的质量为 1kg、电阻为 1Ω,
word 文档
- 3 - / 13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1T,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拉力 F 是恒力
B.拉力 F 随时间 t 均匀增加
C.拉力 F 的最大值等于 12N
D.金属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5.[2021·某某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绝缘水平面内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
距为 1m,其左侧用导线接有两个阻值均为 R=1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 B 方向
竖直向上、大小为 1T 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 1kg 的金属杆 MN 垂直于导轨放置,已知杆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1Ω,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对杆施加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10N
的拉力 F,杆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
度大小 g=10m/s2.则当杆的速度大小为 3m/s 时( )
A.杆 MN 的加速度大小为 3m/s2
B.通过杆 MN 的电流为 1A,方向从 M 到 N
C.杆 MN 两端的电压为 1V
D.杆 MN 产生的电功率为 1W
word 文档
- 4 - / 13
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两根相距 L 且电阻不计的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处
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铜棒 a、b 的长度均等于两导轨的间距、电
阻均为 R、质量均为 m,铜棒平行地静止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给铜棒 a 一个平行
导轨向右的瞬时冲量 I,关于此后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BLI
mR
B.铜棒 b 的最大加速度为
B2L2I
2m2R
C.铜棒 b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I
m
D.回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为
I2
2m
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斜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在斜面上虚线 aa′和 bb′与
斜面底边平行,在 aa′、bb′围成的区域有垂直斜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1T;现有一质量为 m=10g、总电阻为 R=1Ω、边长为 dMNPQ,让 PQ 边与斜面底边平行,
从斜面上端静止释放,线圈刚好匀速穿过磁场.已知线圈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
取 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线圈进入磁场区域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2)线圈释放时,PQ 边到 bb′的距离;
(3)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圈上产生的焦耳热.
word 文档
- 5 - / 13
[综合提升练]
8.[2020·某某模拟]如图甲中,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放置在水平面上且间距为 L,左端接
电阻 R,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将质
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ab 置于导轨上.当 ab 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
静止开始运动时,F 与金属棒速度 v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ab 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
设 ab 中的感应电流为 I,ab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 安,R 两端的电压为 UR,R 的电功率为 P,
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9.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 MN、PQ 水平放置且间距 L=0.3m,导轨电阻
word 文档
- 6 - / 13
忽略不计,其间连接有阻值 R=0.8Ω的定值电阻,开始时放置着垂直导轨的金属杆 ab,金属
杆质量为 m=0.1kg、电阻 r=0.4Ω,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0.1,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0.5T.金属杆 ab 在与之垂
直的水平外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理想电压传感器即时采集电压 U 并输入电脑,获得
的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m/s2.
(1)求金属杆在 0~1.0s 内通过的位移;
F 的瞬时功率;
R 上产生的热量是 0.45J,则外力 F 做的功是多少?
10.[2020·某某某某适应性考试]为了探究导体棒在有磁场存在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MN、M′N′是两条相距为 L=0.5m 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放置在倾角
均为θ=30°的对称斜面上,两导轨平滑连接,连接处水平,两导轨右侧接有阻值为 R=0.8Ω
word 文档
- 7 - / 13
的定值电阻,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T,方向垂直于左边斜面
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 m=0.1kg,电阻为 r=0.2Ω的导体棒Ⅰ从左侧导轨上足够高处自
由释放,运动到底端时与放置在导轨底端的质量也为 m=0.1kg 的绝缘棒Ⅱ发生完全弹性碰
撞.若不计棒与导轨间的摩擦阻力,运动过程中棒Ⅰ和棒Ⅱ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垂
直,g=10m/s2.
(1)第一次碰撞后,求棒Ⅱ沿右侧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 h;
(2)第二次碰撞后,棒Ⅰ沿左侧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s=0.25m,求该过程的时间;
(3)从释放棒Ⅰ到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的整个过程中,若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0.64J,
求棒Ⅰ释放点的高度 H.
word 文档
- 8 - / 13
课时作业(三十六)
1.解析:棒受重力 G、拉力 F 和安培力 F 安的作用.由动能定理:WF+WG+W 安=ΔEk
得 WF+W 安=ΔEk+mgh,即力 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选项
A 正确.
答案:A
2.解析:对导体棒 cd 分析:mg=BIl=
B2l2v
R 总
,得 v=2 m/s,故选项 B 正确;对导体棒
ab 分析:F=mg+BIl=0.2 N,选项 A 错误;在 2 s 内拉力做功转化的电能等于克服安培力
做的功,即 W=F 安 vt=0.4 J,选项 C 正确;在 2 s 内拉力做的功为 Fvt=0.8 J,选项 D 错误.
答案:BC
word 文档
- 9 - / 13
3.解析:设线框边长 ab=l1,bc=l2,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Q1=I2Rt=
Bl1v
R 2·R·
l2
v
=
B2l2
1l2v
R
=
B2l1l2v
R
l1,Q2=
B2l1l2v
R
l2,由于 l1>l2,所以 Q1>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 I-·Δt
=
E-
R
·Δt=
ΔΦ
R
=
Bl1l2
R
,故 q1=q2,A 选项正确.
答案:A
4.解析:t 时刻,金属杆的速度大小为 v=at,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电路中的
感应电流为 I=
Blv
R
,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 安=BIl=
B2l2at
R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ma+mgsin 37°+
B2l2at
R
,可见 F 是 t 的一次函数,选项 A 错误,B 正确;t=0 时,F 最小,
代入数据可求得 a=2 m/s2,t=2 s 时,F 最大,最大值为 12 N,选项 C、D 正确.
答案:BCD
5.解析:MN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1×1×3 V=3 V,感应电流 I=
E
r+
R·R
R+R
=
3
1+
1×1
1+1
A=2 A,对金属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BIL-μmg=ma,代入数据
解得 a=5 m/s2,选项 A 错误;由 A 项解析可知,流过 MN 的电流为 2 A,由右手定则可知,
电流方向为从 M 到 N,选项 B 错误;MN 两端的电压 U=IR 外=2×
1×1
1+1
V=1 V,选项 C 正
确;杆 MN 产生的电功率 P=I2r=22×1 W=4 W,选项 D 错误.
答案:C
6.解析:给铜棒 a 一个平行导轨的瞬时冲量 I,此时铜棒 a 的速度最大,产生的感应电
word 文档
- 10 - / 13
动势最大,回路中电流最大,每个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大,其加速度最大,I=mv0,v0=
I
m
,铜
棒 a 产生的电动势 E=BLv0,回路电流 I0=
E
2R
=
BLI
2mR
,选项 A 错误;此时铜棒 b 受到安培力
F=BI0L,其加速度 a=
F
m
=
IB2L2
2Rm2
,选项 B 正确;此后铜棒 a 做变减速运动,铜棒 b 做变加速
运动,当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铜棒 b 速度最大,据动量守恒,mv0=2mv,铜棒 b 最大速
度 v=
I
2m
,选项 C 错误;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Q=
1
2
mv2
0-
1
2
·2mv2=
I2
4m
,选项 D 错误.
答案:B
7.解析:(1)对线圈受力分析有:F 安+μmgcos θ=mgsin θ
代入数据得 F 安=2×10-2 N.
(2)F 安=BId,E=Bvd,I=
E
R
解得 F 安=
B2d2v
R
.
代入数据得 v=2 m/s
线圈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运动,
a=gsin θ-μgcos θ=2 m/s2
线圈释放时,PQ 边到 bb′的距离 x=
v2
2a
=1 m.
(3)由于线圈刚好匀速穿过磁场,则磁场宽度等于 d=0.1 m,
由功能关系得 Q=-W 安=F 安·2d
word 文档
- 11 - / 13
解得 Q=4×10-3 J
答案:(1)2×10-2 N (2)1 m (3)4×10-3 J
8.解析:由题图乙可得 F=F0-kv,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 E=BLv,金属棒中电
流 I=
BLv
R+r
,金属棒受安培力 F 安=BIL,对金属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 安=ma,代入得:
F0-
k+
B2L2
R+r v=ma,所以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做匀速运
动,选项 A 正确;F 安=
B2L2v
R+r
,UR=
BLv
R+r
R,R 消耗的功率 P=
U2
R
R
,选项 B、C、D 错误.
答案:A
9.解析:(1)由图象知 U=ktt,
金属杆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E=BLv,
电压传感器测电阻 R 两端的电压,故 U=
R
R+r
E,
联立得 v=0.2×
R+r
BLR
t,
由于 R、r、B 及 L 均为常数,所以 v 与 t 成正比,即金属杆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为 a=
R+r
BLR
×0.2=2.0 m/s2.
金属杆在 0~1.0 s 内的位移 x=
1
2
at2=1 m.
(2)在第 1 s 末杆的速度 v=at=2 m/s,
word 文档
- 12 - / 13
安培力 FA=BIL=
B2L2v
R+r
=3.75×10-2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A-μmg=ma,
解得 F=0.337 5 N,
故 1 s 末拉力 F 的瞬时功率 P=Fv=0.675 W.
(3)0~3 s 内 R 上产生的热量是 Q=0.45 J,则回路中总的热量是 Q 总=
R+r
R
Q=0.675 J,
摩擦生热μmgx′=0.9 J,
金属杆的动能
1
2
mv′2=1.8 J,
由功能关系得 WF=
1
2
mv′2+μmgx′+Q 总=3.375 J.
答案:(1)1 m (2)0.675 W (3)3.375 J
10.解析:(1)棒Ⅰ从足够高处滑下,到导轨底端前已经匀速,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mgsin θ=BIL,其中 I=
BLvmax
R+r
联立解得 vmax=2 m/s
棒Ⅰ和绝缘棒Ⅱ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棒Ⅰ和棒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
律可得 mvmax=mv1+mv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1
2
mv2
max=
1
2
mv2
1+
1
2
mv2
2
联立解得碰后棒Ⅰ的速度为 v1=0,棒Ⅱ的速度为 v2=2 m/s
word 文档
- 13 - / 13
对棒Ⅱ,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0-
1
2
mv2
2
解得 h=0.2 m.
(2)由(1)中解析可知,两棒第二次碰撞后,再次交换速度,棒Ⅰ以 v′max=2 m/s 的速度向
上运动,直到速度为 0,这个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mgsin θ·t-B I-L·t=0-mv′max
又 q= I-t=
ΔΦ
R+r
=
BLs
R+r
解得 t=0.275 s.
(3)最终棒Ⅰ和棒Ⅱ都停在导轨的底端,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gH=Q 总
电阻 R 产生的热量为 Q=
R
R+r
Q 总
解得 H=0.8 m.
答案:(1)0.2 m (2)0.275 s (3)0.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