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八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八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

ID:772478

大小:1402880

页数:35页

时间:2021-09-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 气压带和风带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夯实】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表示3月份、春季 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解析】1选B,2选B。第1题,先根据纬度判断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再 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判断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第2题,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 北半球冬季的气压带分布情况,N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情况。   (2020·葫芦岛模拟)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 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 很大。如图为两地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甲地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 D.大气环流 4.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甲地(  )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气温日较差更大 C.降水量较多 D.地形较平坦 【解析】3选B,4选A。第3题,读图,甲地北京时间8-20时降水较少,21时-次日8 时降水多,据此,甲地应位于盆地(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 到谷地,谷地地区夜晚降温慢,气温较高,谷地的暖空气被山坡下沉的冷空气抬 升,形成降水;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谷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 形成降水;因为山坡和山谷温度不同而形成的大气运动为热力环流,所以甲地 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热力环流,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匀。第4题,读图, 甲地夜间降水多,夜间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下渗较多,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 乙地白天降水多,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下渗较少,不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因 为甲地夜晚降水多而乙地白天降水多,可以判断甲地位于谷地(盆地),乙地位 于山地,乙地的气温日较差大;读图,乙地降水时间长,降水量更大;甲地降水的 日变化特点主要是对土壤的水分影响大,和地形平坦无关。   如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6.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 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5选B,6选B。第5题,分析图示①地和②地气压变化,②地的气压变化 幅度大于①地,所以①地的风力小于②地。第6题,由图示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 低压,所以可判断为夏季,则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方法技巧】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如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 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 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 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 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7.(2021·南昌模拟)如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判断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2)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描述1月赤道低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地位于赤道以北,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受赤道 低气压带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及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 雨林气候。第(2)题,两地水温高低,要结合月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洋流对 海水温度的影响角度分析。读图可知,P地位于海洋内部,而Q地离陆地较近,受 陆地影响大。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同时, 由于Q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7月份P地水温较Q地高。 第(3)题,读图可知,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西段位于北半球,而东段位于南 半球,主要从热力性质差异角度考虑。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但是由于西部 海洋面积大,而海洋升温速度慢,陆地升温快,导致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所以东段朝南,而西段位于北半球。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7月东南 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地处迎风坡; 纬度较低,太阳高 度角较大; 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P地水温较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P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 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地产生上升流,水温较低。 (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气压 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 道低气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 【能力挑战】   (2020·武汉模拟)如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 流”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C.Ⅱ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 球“三圈环流”模式图;Ⅰ纬度和Ⅲ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Ⅰ 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Ⅱ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 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Ⅳ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 无台风形成。第2题,Ⅰ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 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 为干湿两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 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如图示意南亚地 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回答3~5题。 3.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4.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 为 (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解析】3选B,4选C,5选D。第3题,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 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 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 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 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第4题,3月到5 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 多,气温较高,故①对;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 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故②错,③对;南亚北部为 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故④对。第5题,斯利那加位于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即东北风的背风坡;夏季风到达的时间为7月份前后,3月份 夏季风尚未到达;3月份大部分日期为冬半年,西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处于 30°~40°,很可能是受暖湿的西风影响而降水量大。   (2020·济南模拟)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 为高原季风。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图,回答6~8题。 6.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7.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 A.a、b B.b、c C.c、d D.a、d 8.由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解析】6选D,7选B,8选C。第6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 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 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第7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 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 表示冬季风。第8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9.(2020·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独特气候区,如10°N~20°N和30°N~40°N的大陆西部地区。图甲示意北半 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乙示意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分布。 (1)若图乙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 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理由。 (3)除文字材料所述两个地区外,推测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 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具体说明。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 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图中M地位于高压中心北部,气流 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偏西风(或西南风)。 第(3)题,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随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 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 带沙漠气候;60°N附近的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 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第(4)题,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 均较多;但两地纬度不同,在西风带中的位置也不同,受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 水量也有所不同。 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偏西风(或西南风)。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您好,谢谢观看! (3)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 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西风带控制,降 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 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较少。 (4)同: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异: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带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带边缘控制区, 故N地西风强于P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