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 1 - / 40
第 2 讲 镁、铝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
考点一 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知识梳理
1.镁、铝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镁和铝分别位于第周期的族和族。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个电子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分
别为、;铝的熔沸点比镁的、硬度比镁的。
2.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5)铝热反应
考试
- 2 - / 40
①实验原理:高温下铝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中还原出来。
铝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②反应方程式:。
③实验现象:。
④镁条、氯酸钾的作用:。
⑤应用:在冶金工业上常用这一原理制取熔点的金属,如铬、锰等,3MnO2 +
4Al=====高温 。该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等。
3.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4.镁的化学性质(与铝比较)
铝 镁
与非金属 能被 Cl2、O2 氧化 2Mg+O2=====点燃
考试
- 3 - / 40
反应 3Mg+N2=====点燃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
Mg+2H2O=====△
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
与某些氧
化物反应
能与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
反应
能在 CO2 中燃烧:2Mg+
CO2=====点燃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2)常温下,铝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 )
(3)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
(4)1 mol Al 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 )
(5)铝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6)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 Mg 的活泼性( )
(7)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
(8)MgO 与 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9)Mg 粉与浓 NH4Cl 溶液反应放出 H2 和 NH3( )
(10)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 CO2 和 O2 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 )
考试
- 4 - / 40
(11)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 N2 中冷却( )
[提醒]
1.Mg 在 CO2 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镁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同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 Mg3N2。
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
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3.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4.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中,水作氧化剂(NaOH 不是氧化剂):
5.铝热反应是在高温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
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
对点速练
练点一 镁、铝的性质判断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
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
①CO2 ②盐酸 ③NaOH 溶液 ④水
考试
- 5 - / 40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2.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
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①:铝镁合金 ――→盐酸 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设计②:铝镁合金 ――→NaOH 溶液 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设计③:铝镁合金 ――→盐酸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
则能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是( )
A.都能 B.都不能
C.①不能,其他都能 D.②③不能,①能
练点二 镁、铝的有关计算
3.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
与足量盐酸起反应;另一份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
质量比是( )
A.1∶1 B.2∶3
C.3∶2 D.28∶9
4.Mg、Al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4.48 L,下列推断
中不正确的是( )
考试
- 6 - / 40
A.参加反应的 Mg、Al 共 0.2 mol
B.参加反应的 HCl 为 0.4 mol
C.Mg、Al 在反应中共提供 0.4 mol 电子
D.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 0.2 mol H2
练点三 铝与酸、碱的反应
5.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
应放出 H2 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 H2 的体积之比是。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
生 H2 的体积之比是。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NaOH 溶液中,二
者产生的 H2 相等,则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
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V(乙)=1∶2,则
加入铝粉的质量为(填字母)。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方法技巧
考试
- 7 - / 40
铝与酸、碱反应生成 H2 的量的关系
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Al+6HCl===2AlCl3+3H2↑、2Al+2NaOH+
2H2O===2NaAlO2+3H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 Al 与酸、碱反应时生成 H2 的实质都是
Al ――→失 3e-
Al
+3
,所以无论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 与 H2 的关系都是 2Al~3H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
VHCl(H2)
VNaOH(H2)
=
1
1
。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
VHCl(H2)
VNaOH(H2)
=
1
3
。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
1
3
<
VHCl(H2)
VNaOH(H2)
<
1
1
,则必定是 a.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b.铝与氢氧化钠反
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题时应充分利用上述过量关系。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梳理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色固体,溶于水,有很高的。
(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①与 HCl 反应 。
考试
- 8 - / 40
②与 NaOH 反应 。
2.氢氧化铝[Al(OH)3]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性。
(2)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的电离方程式为:
3.制备
(1)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2)NaAlO2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离子方程式为。
(3)NaAlO2 溶液与 AlCl3 溶液混合:。
4.常见的铝盐及其应用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
(2)明矾的化学式为,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 pH7(选填“”或“=”)。
考试
- 9 - / 40
明 矾 可 以 净 水 , 其 净 水 的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
(2)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3)向 1 mol·L-1 AlCl3 溶液中加过量的 6 mol·L-1 NaOH 溶液制备 Al(OH)3 悬浊
液( )
(4)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制 Al(OH)3 的离子方程式:CO2+AlO-
2 +
2H2O===Al(OH)3↓+HC
O
( )
(5)Al(OH)3 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
(6)明矾的化学式为 Al2(SO4)3·12H2O( )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
Al2O3 ―――――――→
NaOH(aq)
NaAlO2(aq) ――→
CO2
Al(OH)3( )
[提醒]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Al、Al2O3、Al(OH)3
考试
- 10 - / 40
(2)弱酸的铵盐,如:NH4HCO3、CH3COONH4 等
(3)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KHS、NaHSO3 等
(4)氨基酸
(5)蛋白质
两性物质是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上述物质中只有 Al2O3、
Al(OH)3、氨基酸、蛋白质是两性物质。
对点速练
练点一 Al2O3、Al(OH)3 的两性
1.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
A.Al、NaOH 溶液、稀盐酸
B.Al2O3、氨水、稀盐酸
C.Al2(SO4)3 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
D.AlCl3 溶液、氨水、稀盐酸
2.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Ca(OH)2 ②Al2O3 ③Ca(HCO3)2
④Al(OH)3 ⑤NaHSO4 ⑥Al ⑦(NH4)2S
考试
- 11 - / 40
A.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⑦
练点二 Al(OH)3 的制备方案
3.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列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 CO2 生成 Al(OH)3 沉淀 ⑤
加入盐酸生成 Al(OH)3 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4.实验室可用铝屑、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等来制备氢氧化铝,某同学设计了
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① Al→Al3+→Al(OH)3
方案② Al→AlO-
2 →Al(OH)3
方案③
Al
→
Al
+
Al
→
AlO2
−
}
→Al(OH)3
(1)用方案①制备 Al(OH)3 时使用的药品最好是铝屑、稀硫酸和氨水,不用氢氧化
钠代替氨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
- 12 - / 40
写出该方案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方案②来制备 Al(OH)3 时,必须注意的用量,以防止生成的 Al(OH)3 溶解。
(3)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填序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
Al(OH)3 的三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可溶性铝盐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反应原理:Al3++3NH3·H2O===Al(OH)3↓+3N
H
+
方法二: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反应原理:Al
O2
+2H2O+CO2===Al(OH)3↓+HC
O
方法三:相互促进水解法
考试
- 13 - / 40
练点三 化工流程中的“铝”
5.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 Fe2O3 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 X 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CO2 可以用 H2SO4 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Al
O2
+2H2O===Al(OH)3↓+HC
O
D.工业上还可采用 Fe 还原 Al2O3 的方法制 Al,成本更低
6.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 和 Fe2O3 等杂质)为
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 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考试
- 14 - / 40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 NaHCO3 溶液,溶液的 pH(填“增大”“不变”或
“减小”)。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 Al2O3 ,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粉在 1 000 ℃时可与 N2 反应制备 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l 固体并充分
混 合 , 有 利 于 AlN 的 制 备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
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方法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Al2O3,含有的杂质是 Fe2O3 和 SiO2,由于 Al2O3 具有两性,而杂
质 SiO2 是酸性氧化物,Fe2O3 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法一 酸溶法
考试
- 15 - / 40
方法二 碱溶法
微专题·大素养
“铝三角”中的图像题
【知识基础】
一、Al3+、Al(OH)3、
AlO2
之间的转化关系——“铝三角”
1.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
- 16 - / 40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掌握 Al3+、Al(OH)3、
AlO2
三者之间的转化比例:
二、四个基本图像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图像:
操作
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
性铝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
多→渐少→消失
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
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
考试
- 17 - / 40
图像
离子
方程
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
O2
+2H2O
Al3++4OH-===Al
O2
+
2H2O
3Al
O2
+Al3++6H2O===4Al
(OH)3↓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操作
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
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
多→渐少→消失
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
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
图像
离子
方程
式
Al
O2
+H++H2O===Al(OH)
3↓
Al(OH)3+3H+===Al3++
3H2O
Al
O2
+4H+===Al3++2H2O
Al3++3Al
O2
+6H2O===
4Al(OH)3↓
考试
- 18 - / 40
三、三个拓展图像
1.向 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 NaAlO2 溶液至过量,图像如图 1 所示。
2.向 NaAlO2 溶液中逐滴加入 AlCl3 溶液或通入 CO2 至过量,图像如图 2 所示。
3.向含 MgCl2、AlCl3、盐酸、NH4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沉
淀图像如图 3 所示,反应的先后顺序与图像关系为
(1)H+ ――→
OH-
H2O
(2)Mg2+、Al3+ ――→
OH-
Mg(OH)2、Al(OH)3
(3)NH+
4 ――→
OH-
NH3·H2O
(4)Al(OH)3 ――→
OH-
AlO-
2
【素养专练】
一、单一图像的判断计算
考试
- 19 - / 40
1.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1 的 AlCl3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OH 溶液,
下图[n 表示 Al(OH)3 的物质的量,V 表示 NaOH 溶液的体积]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过程的
是( )
二、复合图像的判断计算
2.[Al3+、Al
O2
形成 Al(OH)3 图像的综合分析]如图表示 AlCl3 溶液与 NaOH 溶液相互
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线表示 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 表示 AlCl3 的物质的量
C.③线表示 Al(OH)3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④线表示 Al
O2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3.某 Na2CO3、NaAlO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 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 HC
O
、
C
O
2
、Al
O2
、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考试
- 20 - / 40
A.原混合溶液中的 C
O
2
与 Al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B.V1∶V2=1∶5
C.M 点时生成的 CO2 为 0.05 mol
D.e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3H+===Al3++3H2O
4.向盛有 10 mL 1 mol·L-1 NH4Al(SO4)2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1 mol·L-1NaOH 溶液,
沉淀物质的量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图:
(1)写出 m 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 NH4Al(SO4)2 溶液中改加 20 mL 1.2 mol·L-1Ba(OH)2 溶液,充分反应
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
三、不规则图像的分析
考试
- 21 - / 40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 Mg2+、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生成氢
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 在 0.1 mol·L-1 MgSO4、0.05 mol·L-1Al2(SO4)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0.5 mol·L
-1 NaOH 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的加入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可将 NaOH 溶液置于(填仪器名称)中滴
加。
(2)图中有三个 pH 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 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二阶段(b 点~c 点)溶液 pH 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推测,请
补充推测 2 和 3:
推测 1:生成 Mg(OH)2 沉淀,消耗 OH-;
推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
- 22 - / 40
若推测 1 符合实际情况,则 a 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请据此描述 Mg(OH)2、
Al ( OH ) 3 两 种 物 质 在 水 溶 液 中 溶 解 性 的 差 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 e 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6.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 Al2O3、MgO),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用 NaHCO3
溶液处理,测得溶液 pH 和 Al(OH)3 生成的量随加入 NaHCO3 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 mol·L-1
B.b 点与 c 点溶液所含粒子种类相同
C.a 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Na+、Al
O2
、OH-、H+
D.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HC
O
+Al
O2
+H2O===Al(OH)3↓+C
O
2
考试
- 23 - / 40
本讲真题研练
1.[2020·某某卷,9]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 MgCO3,含少量 SiO2、Fe2O3 和 Al2O3)为
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 SiO2、Fe(OH)3 和 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出镁的反应为 MgO+2NH4Cl===MgCl2+2NH3↑+H2O
B.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NH3、NH4Cl
D.分离 Mg2+与 Al3+、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 Ksp 的不同
2.[2020·某某卷,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3.[2020·某某 1 月,1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考试
- 24 - / 40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
C.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
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4.[2019·全国卷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
肥料等工业。一种以硼镁矿(含 Mg2B2O5·H2O、SiO2 及少量 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
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 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 1”的主要成分有。为检验“过滤 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3+离子,可选
用的化学试剂是。
(3)根据 H3BO3 的解离反应:H3BO3+H2O⇌H++
B
(
OH
)
,Ka=5.81×10-10,可
判断 H3BO3 是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pH 调节至 3.5,目的是。
(4)在“沉镁”中生成 Mg(OH)2·Mg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母液经加热后可返
回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
5.[2018·某某卷]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Fe2O3、SiO2,少量 FeS2 和金属硫
考试
- 25 - / 40
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 Fe3O4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 SO2,用 NaOH 溶液吸收过量 SO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添加 1% CaO 和不添加 CaO 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
示。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 600 ℃
硫去除率=(1-
焙烧后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
焙烧前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
)×100%
①不添加 CaO 的矿粉在低于 500 ℃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
②700 ℃焙烧时,添加 1% 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
主要原因是。
(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填化学式)转化
为(填化学式)。
(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 Fe2O3。Fe2O3 与 FeS2 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
成 Fe3O4 和 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n(FeS2)∶n(Fe2O3)=。
考试
- 26 - / 40
6.[2016·某某卷,27Ⅰ]化合物 Mg5Al3(OH)19(H2O)4 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
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
2Mg5Al3(OH)19(H2O)4=====△ 27H2O↑+10MgO+3Al2O3
(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 Al2O3 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MgO 可溶于 NH4Cl 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某某卷,14]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
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 Al,含有少量的 Fe、Mg 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 ―――――→
试剂①
微热,过滤
滤液 A ―――――→
NH4HCO3
沉淀 B ――――→
稀 H2SO4
K2SO4
产物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填标号)。
a.HCl 溶液 b.H2SO4 溶液 c.氨水 d.NaOH 溶液
考试
- 27 - / 40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 B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w=1.0×10-14,Al(OH)3⇌Al
O2
+H++H2O K=2.0×10-13。Al(OH)
3 溶于 NaOH 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第 2 讲 镁、铝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1 知识梳理
1.三 ⅡA ⅢA 3 Mg Al 高 大
考试
- 28 - / 40
2.(1)4Al+3O2=====
点燃
2Al2O3 (2)2AlCl3 (3)钝化 2Al+6HCl===2AlCl3
+3H2↑ (4)2NaAlO2+3H2↑ (5)氧化物 2Al+Fe2O3=====
高温
Al2O3+2Fe 剧烈燃
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液珠滴落到盛有细沙的蒸发皿中 引燃剂 较高 2Al2O3+3Mn 焊
接钢轨
4.2MgO Mg3N2 Mg(OH)2+H2↑ Fe2O3、MnO2、Cr2O3 2MgO+C
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2 对点速练
1.解析:Al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而 Mg 不能;Mg 能在 CO2 中燃烧而 Al 不能。
答案:C
2.解析: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实验设计①、②中,利用金属的质量、氢气的量可计
算出镁的质量,进而求得其质量分数;实验设计③中,沉淀的质量为氢氧化镁的质量,由元
素守恒可知镁的质量,进而求得其质量分数,即三个实验方案中均可测定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A
3.解析: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铁与氧化铝,由得失电子守恒
可知生成 n(Fe)=n(Al),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
铁与氢气,由电子得失守恒可知,n(H2)=n(Fe),所以 n(H2)=n(Al);直接加入足
量的 NaOH 溶液使之充分反应,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由电子得失守恒可
考试
- 29 - / 40
知 2n′(H2)=3n(Al),所以 n′(H2)=
2
(Al)。故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n(H2)∶n′(H2)=n(Al)∶
2
(Al)=2∶3,故选 B。
答案:B
4.解析:反应的实质为 Mg+2H+===Mg2++H2↑,2Al+6H+===2Al3++3H2↑,n
(H2)=
.8L
22.L
·
mol
-
1
=0.2 mol,则参加反应的 n(HCl)=n(H+)=0.4 mol。因为盐酸过量,
故产生 H2 的量取决于金属的量,所以若换成过量的稀 H2SO4,同样产生 0.2 mol H2。依据得
失电子守恒,由 2H+→H2 得电子总数为 0.4 mol。0.2 mol Mg 在反应中提供 0.4 mol 电子,
0.2 mol Al 在反应中提供 0.6 mol 电子,0.2 mol Mg、Al 混合物提供的电子应大于 0.4 mol
而小于 0.6 mol,A 项不正确。
答案:A
5.答案:(1)1∶1 (2)1∶3 (3)3∶1 (4)A
考点二
1 知识梳理
1 .( 1 ) 白 难 熔 点 ( 2 ) Al2O3 + 6HCl===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2NaAlO2+2H2O
2.(1)吸附 (2)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
+2H2O 2Al(OH)3=====
△
Al2O3+3H2O
3.(1)Al3++3NH3·H2O===Al(OH)3↓+3
NH
+
(2)
AlO2
+CO2+2H2O===Al
考试
- 30 - / 40
(OH)3↓+
HCO
(3)3
AlO2
+Al3++6H2O===4Al(OH)3↓
4.(1)复 (2)KAl(SO4)2·12H2O <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 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
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2 对点速练
1.解析:可溶性的铝盐 Al2(SO4)3 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继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中加盐酸也会溶解。
答案:C
2.解析:①Ca(OH)2 与氢氧化钠不反应;②Al2O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③Ca(HCO3)2 是弱酸的酸式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
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④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
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⑤NaHSO4 与盐酸不反应;⑥Al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⑦(NH4)2S 是弱酸弱碱盐,与盐
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一水合氨。
答案:D
3.解析:若先加盐酸,Mg、Al 均溶解,制取 Al(OH)3 的步骤较多;从 NaAlO2 制
备 Al(OH)3,加盐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故 B 项操作步骤为最佳顺序。
答案:B
4.答案:(1)若用 NaOH 溶液沉淀 Al3+,终点不易控制,因为 Al(OH)3 会溶于过
考试
- 31 - / 40
量的 NaOH 溶液,从而影响 Al(OH)3 的生成量 2Al+6H+===2Al3++3H2↑,Al3++
3NH3·H2O===Al(OH)3↓+3NH+
4
(2)稀硫酸 (3)③ 药品用量最少,操作最为简单
5.解析:A 项,试剂 X 应为强碱溶液,使 Al2O3 溶解;B 项,若用强酸代替 CO2,强
酸过量时,Al(OH)3 会溶解,不能生成 Al(OH)3 沉淀;D 项,因 Al 比 Fe 活泼,不能用
Fe 置换 Al。
答案:C
6.解析:(1)“碱溶”时,Al2O3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2 和 H2O,注意离子方程
式。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为 NaAlO2溶液,加入NaHCO3溶液,过滤Ⅱ后电解的是 Na2CO3
溶液,说明溶液的溶质由 NaAlO2 变为 Na2CO3,发生反应
AlO2
+
HCO
+H2O===Al(OH)
3↓+
CO
2
,说明
AlO2
结合 H+能力强于
CO
2
,即其水解能力强,说明碱性 NaAlO2>Na2CO3,
溶液的 pH 减小。
(3)电解 Al2O3,阳极 O2-放电生成 O2,石墨(C)电极会被 O2 氧化。
(4)NH4Cl 加热时分解生成 HCl 和 NH3,HCl 可以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有利于反应
进行。
答案:(1)Al2O3+2OH-===2
AlO2
+H2O
(2)减小
(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 O2 氧化
考试
- 32 - / 40
(4)NH4Cl 分解产生的 HCl 能够破坏 Al 表面的 Al2O3 薄膜
微专题·大素养⑥
【知识基础】
1.(1)Al3++3NH3·H2O===Al(OH)3↓+3
NH
+
Al3++3
AlO2
+6H2O===4Al(OH)
3↓ Al3++3OH-===Al(OH)3↓
(2)Al(OH)3+3H+===Al3++3H2O (3)Al3++4OH-===
AlO2
+2H2O (4)
AlO2
+4H+===Al3++2H2O (5)
AlO2
+CO2+2H2O===Al(OH)3↓+
HCO
AlO2
+H+
+H2O===Al(OH)3↓ (6)Al(OH)3+OH-===
AlO2
+2H2O
【素养专练】
1.解析: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OH 溶液,反应情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OH-+H+===H2O,此时无沉淀产生;第二阶段有白色沉定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3OH-===Al(OH)3↓;第三阶段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2
+2H2O,结合反应方程式及浓度关系可知
三个阶段消耗 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 1∶3∶1。
答案:D
2.解析:AlCl3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有两种方式:向 AlCl3 溶液中缓慢滴加 NaOH
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3∶1,显然符合题意,则 x 表示 NaOH 的物质的量,B 项错误;另一种方式是向 NaOH
溶液中缓慢滴加 AlCl3 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有沉淀生成,与本题图示情况不符。
考试
- 33 - / 40
答案:B
3.解析:向 Na2CO3、NaAlO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 的盐酸,首先发生反
应:
AlO2
+H++H2O===Al(OH)3↓,a 表示
AlO2
,根据盐酸消耗的体积可知:n(H+)=
n(
AlO2
)=n[Al(OH)3]=1 mol·L-1×0.05 L=0.05 mol;当
AlO2
反应完全,
CO
2
反应,
b 表示
CO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O
2
+H+===
HCO
,n(H+)=n(
CO
2
)=0.05 L×
1 mol·L-1=0.05 mol;c、d 表示
HCO
,
CO
2
反应完全,产生的
HCO
会发生反应:
HCO
+H+===CO2↑+H2O,n(
HCO
)=n(H+)=0.05 L×1 mol·L-1=0.05 mol;当
HCO
反应完全,Al(OH)3 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e 表示 Al3+,当 Al
(OH)3 反应完全,消耗 HCl 的物质的量是 Al(OH)3 的 3 倍,n(H+)=3n[Al(OH)3]
=3×0.05 mol=0.15 mol,则该阶段加入盐酸的体积是
.1mol
1mol
·
L
1
=0.15 L=150 mL。原混合溶
液中的 CO 2-
3 与 AlO -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05 mol∶0.05 mol=1∶1,A 错误;在原混合
物中 n(
CO
2
)=0.05 mol,在 V1 时溶液中的
CO
2
和
HCO
的物质的量相等,都等于 0.025 mol,
根据方程式:
CO
2
+H+===
HCO
可知反应 0.025 mol
CO
2
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 0.025
mol,盐酸的体积为
.2mol
1mol
·
L
1
=0.025 L=25 mL,故 V1=50 mL+25 mL=75 mL,根据前面
的分析可知:V2=150 mL+150 mL=300 mL,所以 V1∶V2=75 mL∶300 mL=1∶4,B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M 点时溶液中
CO
2
完全转化为
HCO
,没有产生 CO2,C 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e 曲线表示反应:Al(OH)3+3H+===Al3++3H2O,D 正确。
答案:D
4.解析:(1)向 NH4Al(SO4)2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由图像分析,先发生 Al3+
+3OH-===Al(OH)3↓,之后是
NH
+
+OH-===NH3·H2O,最后是沉淀的溶解:Al(OH)
3+OH-===
AlO2
+2H2O,故 m 点的离子反应为
NH
+
+OH-===NH3·H2O。
考试
- 34 - / 40
(2)因 NH4Al(SO4)2 的物质的量为 0.01 L×1 mol·L-1=0.01 mol,Ba(OH)2 的
物质的量为 0.02 L×1.2 mol·L-1=0.024 mol,产生沉淀的反应有两类。一是
SO
2
+Ba2+
===BaSO4↓,n(
SO
2
)=0.01 mol×2=0.02 mol,0.02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