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练)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练)解析版

ID:773667

大小:888522

页数:18页

时间:2021-09-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18 专题 6.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向量  1,2a   ,  3, 1b   ,  ,2c m , (2 )c a b    ,则 m 的值 为( ) A. 2 B. 3 C.2 D.10 【答案】C 【解析】 先求出 2a b  的坐标,再借助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即可得解. 【详解】 因  1,2a   ,  3, 1b   ,则  2 5,5a b    ,而  ,2c m , (2 )c a b    , 于是得 (2 ) 0c a b     ,即 5 5 2 0m    ,解得 2m  , 所以 m 的值为 2. 故选:C 2.(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  2 4, 4,3a b a b      , ,记 a 与b 夹角为 ,则 cos 的值 为( ) A. 13 20 B. 5 16  C. 3 4 D. 5 7  【答案】B 【解析】 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以及模长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  4,3a b    ,所以 5a b   , 因为 2 22( ) 2a b a b a a b b              , 所以 25 4 16   16cos ,所以 5cos 16    . 故选: B . 2 / 18 3.(2021·天津和平区·高一期末)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 E 是 BC 的中点, F 是线段 AE 上的点, 则 AF CF  的最小值为( ) A. 9 5 B. 9 5  C.1 D. 1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坐标运算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知,  0,0A ,  2,1E ,  2,2C , 由 F 是线段 AE 上的点,设 , 2 xF x     ,且 0 2x  , 因此 , 2 xAF x      , 2, 22 xCF x       , 故   252 2 32 2 4 x x xAF x x xCF            , 因 0 2x  ,所以当 6 5x  时, AF CF  取最小值 9 5  . 故选:B. 4.(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文))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中,E是AD 的中点,F在线段BE上,且 3BF FE , 记 a BA  ,b BC  ,则CF  ( ) 3 / 18 A. 2 1 3 3a b  B. 2 1 3 3a b  C. 1 3 4 8a b   D. 3 5 4 8a b  【答案】D 【解析】 取 a BA  ,b BC  作为基底,把 BE 、BF  用基底表示出来,利用向量的减法即可表示出 CF  . 【详解】 取 a BA  ,b BC  作为基底,则 1 2BE a b    . 因为 3BF FE ,所以 3 3 1 3 3 4 4 2 4 8BF BE a b a b              , 所以 3 3 3 5 4 8 4 8CF BF BC a b b a b              . 故选:D. 5.(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 A B P, , 三点共线,O 为直线外任意一点,若OP xOA yOB      ,则 x y  ________. 【答案】1 【解析】 由共线可设 AB BP    ,进而得OB OA OP OB           ,化简对应的 ,x y 即可得解. 【详解】 ∵ , ,A B P 三点共线, ∴存在非零实数  ,使得 AB BP    , ∴OB OA OP OB           ∴ 1 1OP OB OA       ∵OP xOA yOB      , 4 / 18 ∴ 1 1 1x y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1 6.(辽宁高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四边形 ABCD 的边 / /AB DC , / /AD BC ,已知点  2 0A  , ,  6 8B , ,  8,6C 则 D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  0, 2 【解析】 平行四边形 ABCD 中,OB OD OA OC      , ∴        2,0 8,6 6,8 0, 2OD OA OC OB           , 即 D 点坐标为  0, 2 ,故答案为 0, 2 . 7.(2021·中牟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一期中)设已知向量  1,1a  ,向量  3,2b   . (1)求向量 2a b  的坐标; (2)当 k 为何值时,向量 ka b  与向量 2a b  垂直. 【答案】(1)  7, 3 ;(2) 27 4k  . 【解析】 (1)进行向量坐标的减法和数乘运算即可得出 2 (7, 3)a b   ; (2)可求出 ( 3, 2)ka b k k    ,然后根据 ka b  与 2a b  垂直即可得出 7( 3) 3( 2) 0k k    ,解出 k 即 可. 【详解】 (1)∵  1,1a  ,  3,2b   , ∴  2 7, 3a b  rr . (2)∵  3, 2ka b k k   rr ,且 ka b  与 2a b  垂直, ∴    7 3 3 2 0k k    ,解得 27 4k  . 8.(2021·江西新余市·高一期末(文))已知| | 4a  , ( 1, 3)b   5 / 18 (1)若 //a b   ,求 a  的坐标; (2)若 a  与b  的夹角为 120°,求 a b r r . 【答案】(1)  2, 2 3 或 2,2 3 ;(2) 2 7 . 【解析】 (1)先求与向量b  共线的单位向量,结合 //a b   ,即可得出 a  的坐标; (2)先根据夹角求出 a b  ,根据模的运算律 2 2 a a  ,即可得到 a b r r . 【详解】 解:(1)  1, 3b    , | | 2b  与b 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1 3,2 2 bc b            . | | 4a   , //a b   ,  | | 2, 2 3a a c     或 2,2 3 . (2) | | 4a   ,| | 2b  , , 120a b    , | || | cos , 4a b a b a b          , 2 22( ) 2 28a b a a b b            , | | 2 7a b    . 9.(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在 △ ABC 中,D,E 分别为 AC,AB 边上的点, 1 2 CD AE DA EB   ,记 BC a   , CA b   .试用向量 a  , b  表示 DE  . 【答案】 1 ( )3DE b a     【解析】 根据向量的减法及向量的数乘,化简即可求解. 6 / 18 【详解】 因为 1 1 1( ) ( )3 3 3AE AB CB CA a b            , 2 2 3 3AD AC b      , 所以 1 2 1( ) ( ) ( )3 3 3DE AE AD a b b b a                 . 即 1 ( )3DE b a     10.(2021·江西省万载中学高一期末(理))已知向量 (1, 3), (1, )a b t      ,若 ( 2 )a b a      , (1)求向量 a  与 b  的夹角; (2)求 3a b    的值. 【答案】(1) 3 4  ;(2)5 5 . 【解析】 (1)根据 ( 2 )a b a      得到 2t  ,再求出 = 5a b     , 10a   , 5b   ,即得解;(2)直接利用向量的 模的坐标公式求解. 【详解】 (1) (1,-3), (1, )a b t     ,  2 3, 3 2a b t        ,  ( 2 )a b a      ,  ( 2 ) =3 1 3 2 -3 0a b a t            ( ) ,解得 2t  , 1 1 -3 2 5a b          ( ) , 10a   , 5b   , 5 2cos , 210 5 a ba b a b               , 所以向量 a  与 b  的夹角为 3 4  . (2) 2 2 2 3 9 6 9 10 6 -5 5 125a b a a b b                 ( ) , 3 5 5a b      . 7 / 18 1.【多选题】(2021·浙江高一期末)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和 m  , n  ,定义: m nm n n n         ,若平面向量 ,a b 满足| | 2 | | 0a b  ,a 与 b 的夹角 πθ 0, 3 骣琪Î 琪桫 ,且 a b  和 b a  都在集合 4 n n Z     中,则 a b  的值可 能为( ) A.5 B.4 C.3 D.2 【答案】CD 【解析】 由已知得集合{ | }4 n n Z 的元素特征,再分析 a b  和b a  的范围,再由定义计算后,可得答案. 【详解】 首先观察集合 3 1 1 1 1 3{ | } , 1, , , ,0, , , ,1,4 4 2 4 4 2 4 n n Z            ,从而分析 a b  和 b a  的范围如下: 因为 (0, )3   ,∴ 1 cos 12   ,而 cos bb ab a a a a          ,且| | 2 | | 0a b   , 可得 10 cos 2 b a     , 又∵ b a   { | }4 n n Z 中,∴ 1cos 4 b a     ,从而 1 4cos b a    , ∴ 2cos 4cosaa ba b b b b            ,又 21 cos 14   ,所以 21 4cos 4a b    .且 a b  也在集 合{ | }4 n n Z 中, 故有 2a b  或3. 故选:CD. 2.(2021·江西新余市·高一期末(文))如图所示,A,B,C 是圆 O 上的三点,线段 CO的延长线与 BA 的 延长线交于圆 O 外的一点 D,若OC mOA nOB    ,则 m 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8 / 18 【答案】 ( 1,0) 【解析】 如图所示,由 A , B , D 三点共线,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可得:存在实数  满足 (1 )OD OA OB      , OD tOC  , 1t   , (1 )tOC OA OB      ,即 1OC OA OBt t      ,与OC mOA nOB    两比较,即 可得出. 【详解】 解:如图所示, A , B , D 三点共线, 存在实数  满足 (1 )OD OA OB      , 又OD tOC  , 1t   , (1 )tOC OA OB       , 即 1OC OA OBt t      ,与OC mOA nOB    两比较, 可得 m t  , 1n t  , 则 1 ( 1,0)m n t     . m n  的取值范围是 ( 1,0) . 故答案为: ( 1,0) . 3.(2021·宁夏银川市·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 A (1,1), B (0,1),C (1,0), M 为线段 BC 上一点, 且CM CB  ,若 MA BC MB MC      ,则实数 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21 ,12      9 / 18 【解析】 根据 CM CB  可得 1x y       ,再表示出 MA MB MC BC    , , , 坐标,由条件可得 2 2 2 0x y y   ,再将 1x y       代入可得关于  的不等式,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析:设点  ,M x y ,由 CM CB  ,得    1, 1,1x y    ,所以 1x y       . 因为 MA BC MB MC      ,所以       1 ,1 1, 1 ,1 1 ,x y x y x y         , 即 2 21 1x y x x y y        ,化简得 2 2 2 0x y y   将 1x y       代入 2 2 2 0x y y   ,得  2 21 2 0      ,即 22 4 1 0    , 解得 2 21 12 2     . 因为 M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CM CB  ,所以 0 1≤ ≤ .综上,可知 21 12    . 故实数  的取值范围是 21 ,12      . 4.(江苏高考真题)在同一个平面内,向量 的模分别为 与 的夹角为 ,且 tan ㌳ 与 的夹角为 ,若 ,则 _________. 【答案】 【解析】 以 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䁠 ,由 的模为 与 与 的夹角为 ,且 tan ㌳ 知, cos 䁠 th 䁠 ,可得 ㌳ cos th , ,由 可得 ㌳ ㌳ ㌳ , ,故答案为 . 10 / 18 5.(2021·福建漳州市·高一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向量 2 2,2 2m        ,  sin ,cosn x x ,  0,x  .若 //m n ur r ,则 x ______;若存在两个不同的 x 值,使得 n m t n    恒成立,则实数t 的取值 范围为______. 【答案】 3 4   2 2,2 . 【解析】 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可求 3 4x  ;用坐标表示出 n m t n    ,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可得实数t 的取值 范围. 【详解】 由向量共线得 2 2cos sin2 2x x  ,则 tan 1x   , 又  0,x  ,则 3 4x  ; 计算得 2 2sin ,cos2 2m n x x           , 则 2 2 2 2sin cos 2 2sin2 2 4m n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存在两个不同的 x 值,使得 n m t n    恒成立, 则 2 2sin 4t x       在 0, 上有两个不同的解, 令  2 2sin , 0,4y x x        ,由  0,x  ,得 3,4 4 4x         , 作出简图如下,所以有 2 2 2t   . 11 / 18 故答案为: 3 4  ; 2 2,2 . 6.(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已知四边形 ABCD , 0AB BC   , AD BC uuur uuur , 1AB AD  ,且 2 2| | | | CB CD CB CD       ,(i)   ___________;(ii)若 2DE EC  ,动点 F 在线段 BE 上,则 DF FC  的最大 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1 2 6 13 【解析】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得 4BCD   ,过点 D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O ,可得 1DO OC  ,进而可得 2BC AD ,求出  ;以 B 为坐标原点, ,BC BD 为 ,x y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求出点 E 坐标,设  ,F x y ,利用向量共线求出 5x y ,再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 2 2| | | | CB CD CB CD       ,则 1 2 1 2 2cos 2e e e e BCD       , 因为  0,BCD   ,所以 4BCD   , 过点 D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 O ,可得 1DO OC  , 因为 1AB AD  ,所以 2BC AD , 由 AD BC uuur uuur ,所以 1 2   . 以 B 为坐标原点, ,BC BD 为 ,x y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12 / 18 则  1,1D ,  2,0C ,设  ,E m n 由 2DE EC  ,即    1, 1 2 2 ,0m n m n     , 解得 5 1,3 3m n  ,即 5 1,3 3E      , 设  ,F x y , 50 3x  , 10 3y  , 则 5 1,3 3BE       ,  ,BF x y , 因为 , ,B F E 三点共线, 所以 5 1 3 3y x ,即 5x y ,  1, 1DF x y   ,  2 ,FC x y   , 所以         21 2 1 5 1 2 5DF FC x x y y y y y y            2 2 4 626 16 2 26 13 13y y y           , 当 4 13y  时, DF FC  取得最大值为 6 13 . 故答案为: 1 2 ; 6 13 7.(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 A(-2,4),B(3,-1),C(-3,-4).设 , ,AB a BC b CA c        ,且 3 , 2CM c CN b      . (1)求3 3a b c    ; (2)求满足 a mb nc    的实数 m,n; (3)求 M,N 的坐标及向量 MN  的坐标. 13 / 18 【答案】(1)(6,-42);(2) 1 1 m n      ;(3)M(0,20),N(9,2), (9, 18)MN   . 【解析】 (1)利用向量加、减、数乘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 (2)利用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相等即可求解. (3)利用向量减法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已知得 a  =(5,-5),b  =(-6,-3), c  =(1,8). (1)3 3a b c    =3(5,-5)+(-6,-3)-3(1,8) =(15-6-3,-15-3-24)=(6,-42). (2)∵ mb nc  =(-6m+n,-3m+8n), ∴ 6 5 3 8 5 m n m n        ,解得 1 1 m n      . (3)设 O 为坐标原点,∵ 3CM OM OC c      , ∴ 3OM c OC= +   =(3,24)+(-3,-4)=(0,20). ∴M(0,20). 又∵ 2CN ON OC b       , ∴ 2ON b OC= - +   =(12,6)+(-3,-4)=(9,2), ∴N(9,2),∴ MN  =(9,-18). 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 △ ABC 的面积为 S 满足 3 2 3S  ,且 AB  · BC  =3, AB  与 BC  的夹 角为θ.求 AB  与 BC  夹角的取值范围. 【答案】 ,6 4       . 【解析】 可设 AB  与 BC  夹角为 ,则据题意得出 为锐角,且 3| || | cosAB BC   ,从而根据 ABC 的面积 3 3[ , ]2 2S  14 / 18 可得出 3 tan 13 „ „ ,这样根据正切函数在 (0, )2  的单调性即可求出 的范围. 【详解】 解: 3AB BC   ,  ,AB BC   的夹角为锐角,设 ,AB BC   的夹角为 ,则:| || | cos 3AB BC    ,  3| || | cosAB BC   , 又 3 3[ , ]2 2S  ;   3 1 3| || | sin2 2 2AB BC    „ „ ,  3 1 3| || | sin2 2 2AB BC   „ „ ,  3 3 3tan2 2 2 „ „ ,  3 tan 13 „ „ ,  6 4  „ „ ,  AB  与 BC  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 ]6 4   . 9.(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 O,A,B 是不共线的三点,且 ( , )OP mOA nOB m n R     (1)若 m+n=1,求证:A,P,B 三点共线; (2)若 A,P,B 三点共线,求证:m+n=1.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由 1m n  原式可代换为  1OP mOA m OB     ,再由  1OP m m OP       ,两式联立变形即可 求证; (2)由 A,P,B 三点共线,可得 AP PB  ,变形得  OP OA OB OP      ,整理成OP  关于 ,OA OB   的 表达式,再结合OP mOA nOB    ,由对应关系即可求证 【详解】 (1)证明: 若 m+n=1,则  1OP mOA m OB     ,  1OP m m OP       , 15 / 18 故    1 1mOP m OP mOA m OB        ,即     1m OP OA m OB OP       ,  1mAP m PB   ,即 ,AP BP   共线,又 ,AP BP   有公共点,则 A,P,B 三点共线; (2)证明: 若 A,P,B 三点共线,则存在实数λ,使得 AP PB  ,变形得  OP OA OB OP      ,即  1 OP OB OA      , 1 1 1 OB OA OB OAOP               ,又OP mOA nOB    , 1 11 1      ,故 1m n  10.(2021·北京首都师大二附高一期末)在 △ ABC 中.∠BAC=120°,AB=AC=1 (1)求 AB BC  的值; (2)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 与原点重合,边 AB 在 x 轴上,设动点 P 在以 A 为圆心,AB 为半 径的劣弧 BC 上运动.求   BP CP 的最小值. 【答案】(1) 3 2  ;(2) 1 2  . 【解析】 (1)由  10B , , 1 3,2 2C      ,利用坐标公式求得数量积即可. (2)设点 P 坐标为  2cos ,sin 0 3        ,求得   BP CP 1 sin2 6       ,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求 得数量积的最值. 【详解】 解:(1)  10B , , 1 3,2 2C      , AB BC    3 3 31,0 ,2 2 2          . 16 / 18 (2)点 P 在以 A 为圆心, AB 为半径的劣弧 BC 上运动, 设点 P 坐标为  2cos ,sin 0 3        , 又  10B , , 1 3,2 2C      ,   BP CP   1 3cos 1,sin cos ,sin2 2             2 21 1 3cos cos cos sin sin2 2 2           1 sin2 6       , 又 20 3   ,则 5 6 6 6      1 sin 12 6       , 故当sin 16      时,   BP CP 有最小值 1 2  . 1.(2019·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 AB =(2,3), AC =(3,t),| |BC  =1,则 AB BC  =( ) A.-3 B.-2 C.2 D.3 【答案】C 【解析】 由 (1, 3)BC AC AB t      , 2 21 ( 3) 1BC t    ,得 3t  ,则 (1,0)BC  , (2,3) (1,0) 2 1 3 0 2AB BC        uuur uuur .故选 C. 2.(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向量    3,1 , 1,0 ,a b c a kb        .若 a c  ,则 k  ________. 【答案】 10 3  . 【解析】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求得向量c 的坐标,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求得 k 的值 17 / 18 【详解】      3,1 , 1,0 , 3 ,1a b c a kb k          ,  , 3 3 1 1 0a c a c k           ,解得 10 3k   , 故答案为: 10 3  . 3.(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向量    1,3 , 3,4a b   ,若 ( )a b b    ,则   __________. 【答案】 3 5 【解析】 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的线性运算列出方程,即可解出. 【详解】 因为      1,3 3,4 1 3 ,3 4a b          ,所以由  a b b    可得,    3 1 3 4 3 4 0     ,解得 3 5   . 故答案为: 3 5 . 4.(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向量    2,5 , ,4a b    ,若 //a b r r ,则   _________. 【答案】 8 5 【解析】 利用向量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到关于 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实数  的值. 【详解】 由题意结合向量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 2 4 5 0    , 解方程可得: 8 5   . 故答案为: 8 5 . 5.(2018·北京高考真题(文))(2018 年文北京卷)设向量 a=(1,0),b=(−1,m),若 ,则 m=_________. 【答案】-1. 18 / 18 【解析】 䁠 , 䁠 , 由 得: 䁠 , 䁠 , 即 . 6.(2020·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点 P 满足 1 ( )2AP AB AC    ,则 | |PD  _________; PB PD   _________. 【答案】 5 1 【解析】 以点 A 为坐标原点, AB 、 AD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 y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点  0,0A 、  2,0B 、  2,2C 、  0,2D ,        1 1 12,0 2,2 2,12 2 2AP AB AC       , 则点  2,1P ,  2,1PD   ,  0, 1PB   , 因此,  2 22 1 5PD     ,  0 2 1 ( 1) 1PB PD          . 故答案为: 5 ; 1 .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