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
1 / 42
第 5 讲 地球的公转
最新考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定位
1.人地协调观: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调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地球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
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3.区域认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五带的划分。
4.地理实践力:测量当地昼长,描述其变化规律;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当地纬度。
教材整体感知
命题趋势分析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
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
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优选
2 / 42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________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 方向绕转
南极上空俯视: 方向绕转
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做________。
4.轨道与速度
【疑难辨析 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同_______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________。示意图如下:
高效速记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优选
3 / 42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
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
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 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 X 围:①_______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_______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 X 围:①________之间有直射现象。②________
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疑难辨析 2】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 1°,对五带 X 围有何影响?
优选
4 / 42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分析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________,纬度越高,昼
________,夜________
图 1 中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________,纬度越高,昼
________,夜越长
图 3 中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______现象
春、秋
分日
图 2 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或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各地________
优选
5 / 42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________,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________。
(2)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
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______相等,例如某日 23°26′N 的昼长等于 23°
26′S 的夜长
递增规律 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________;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________
极昼、极
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
夜)出现的天数________
昼夜长短
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________,且越向该半球高纬地区白
昼时间________。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优选
6 / 42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
太阳高度_______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________。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______各纬度
冬至 ______及其以南各纬度 ______各纬度
二分 赤道
【疑难辨析 3】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太
阳高度?
优选
7 / 42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优选
8 / 42
第 5 讲 地球的公转
板块一
一、
1.太阳
2.逆时针 顺时针
3.一个恒星年
4.慢 南 冬
【疑难辨析 1】 提示: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
后;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
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
1.赤道平面 23°26′ 赤道 黄道
2.(1)南北回归线 6 月 22 日 3 月 21 日 9 月 23 日 12 月 22 日 (2)回归线 极
圈 (3)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疑难辨析 2】 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 X 围增加(减少)2°,寒带 X 围增
加(减少)2°,温带 X 围缩小(增加)4°。
三、
优选
9 / 42
1.(1)夏至 春、秋分 冬至 (2)昼长夜短 越长 越短 北半球各地 北极圈及其
以北地区 昼短夜长 越短 北半球各地 极夜 3 月 21 日 昼夜平分
2.(1)等长 越小 (2)夜长 平分 越大 愈多 昼长夜短 越长
四、
1.最大
2.(1)递减 (2)北回归线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北半球
【疑难辨析 3】 提示:能够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
到一天中最大、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
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五、
1.(1)季节
2.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优选
10 / 42
第 1 课时 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
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 体验高考真题
例 1】 [某某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一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二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
题。
(1)6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优选
11 / 42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2.方法规律
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
(2)关系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思维流程
优选
12 / 42
(2)具体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3.题组精练
考向 1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
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 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
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优选
13 / 42
C.①③ D.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 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 X 围减小
D.某某气温年较差变大
考向 2 二十四节气判读
2.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在黄道
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示意图,图 2 是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1)~(2)题。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太阳最接近图 1 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关于节气与农事、气象的连线,正确的是( )
优选
14 / 42
A.春分——江淮地区播种小麦
B.谷雨——东北地区采摘茶叶
C.大暑——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D.霜降——天山南北油菜花开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高考真题
【例 2】 [2017·全国卷Ⅲ,10~11]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
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
成(1)~(2)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当天可能是( )
优选
15 / 42
A.4 月 28 日 B.6 月 28 日
C.9 月 2 日 D.11 月 2 日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根据关键的信息,如海风、落叶、入秋、四季分明、极光等判读半球和纬度,
再推导日期。
区域认知
纬度不同,自然景观不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由甲所在地区将要入夏,乙
所在地区为金秋、丙所在地区为夏末、丁所在地区为隆冬可知,甲所在地区
在南半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有极光,太阳直射南半球。
优选
16 / 42
地理实践力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自然景观不同,体验到的季节变化不同。
2.方法规律
1.昼夜长短的相关判断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下图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
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优选
17 / 42
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
的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 X 围和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 X 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
昼 X 围变大。(见上图)
2.昼夜长短规律推断
(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
(3)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
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优选
18 / 42
a 与 b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 与 d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
与 c 两个时间中,b 时间的昼长等于 c 时间的夜长。
3.昼夜时长的常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
间、日落时间所用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
昼长时数=(12: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00)×2
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
(3)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
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 小时;
②极昼区,昼长=24 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 小时。
3.题组精练
优选
19 / 42
考向 1 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
1.[2021·华中师大附中月考]如图是位于 30°N 附近的 N 城全年中 Z 值变化曲线图(设
昼长为 X 小时,夜长为 Y 小时,X-Y=Z)。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②至③期间,某某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
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考向 2 昼夜长短的计算
2.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1)~(3)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
优选
20 / 42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2)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该日图中丙地点日出的地方时刻是( )
A.9 时 B.7 时 30 分
C.6 时 D.4 时 30 分
考向 3 利用对称规律计算昼长
3.[高考经典题]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 月 21 日返回到 P 地。下图
为 P 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科考队出发日 P 地昼长为 11 小时,返回到 P 地时,P 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优选
21 / 42
A.10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
考点三 太阳视运动与日出、日落
1.高考真题
【例 3】 [2018·全国卷Ⅰ,10]小明同学 7 月从某某出发到某某某某旅游,收集到的
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某某出发乘长途客车经某某至某某,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
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6:00 出发,左侧靠窗
B.8:00 出发,右侧靠窗
C.10:00 出发,左侧靠窗
D.12:00 出发,右侧靠窗
[解题能力培养]
优选
22 / 42
第 1 步 看图例,结合速度和里程,可以估算时间,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某某到某某往南走,大约需要 ______小时,8 点到 11 点太阳在偏 ______方,人靠西
坐,背向太阳,就能自由看风景。而某某到某某往西走,大约 ______个小时,从 11 点到
13 点,太阳在偏南方向,人要靠北坐才晒不到。
第 2 步 结合图文材料绘制草图
[尝试自解]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要考虑到出发时间、路途时间、太阳方位、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区域认知 从某某经某某至某某,大体行车方向为向南再向西。
地理实践力 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
2.方法规律
1.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优选
23 / 42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
落西方,正午 12 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上图反映的是北纬 40°附近
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及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
正午太阳高度等。
2.全球日出、日落及正午时刻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1)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太阳从东北升
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
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一天内太阳不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0 点(24 点)太阳高度
最小,因此若位于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位于正
南。
(3)极昼期间的极点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
优选
24 / 42
综合思维 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
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
弧度越小。
3.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
早于 6 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
晚于 18 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6 时日出)
正西
(18 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
晚于 6 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
早于 18 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4.影子变化的判读
(1)影子变化
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例如,日出、日落时影长最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
之后变长,直射点上无影子。(2)影子方位的变化
优选
25 / 42
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位,根据太阳方位即可推知影子方位。下图示意某日太阳高度及方
向与物体影子方向及影长的关系。
3.题组精练
考向 1 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1.[2021·某某模拟]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 18°以内时,天空依然
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
间时则称为暮光。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日最接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优选
26 / 42
A.3 小时 B.3 小时 16 分
C.3 小时 32 分 D.4 小时
考向 2 日出、日落方位判断
2.[全国卷]6 月上旬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2)6 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优选
27 / 42
第 1 课时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 1】 夏至 丁 冬至 纬度
答案:(1)D (2)D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34′;使公转与自转
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故选 D 项。第(2)题,
若黄赤交角为 20°,回归线度数为 20°,极圈度数为 70°,极圈度数增大;天安门广场元旦
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 X 围减小,温带 X 围增大;某某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幅减小,气
温年较差变小。故选 B 项。
答案:(1)D (2)B
2.解析:第(1)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是白露节气,位于秋分日前约
15 天。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平面,结合地轴的倾斜方向,地球公转到最左侧时,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丙、乙之间是秋分日,
乙在秋分之前,太阳最接近图 1 中的乙地。丙在秋分之后。甲、丁分别在春分前后。第(2)
题,春分,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小麦,江淮地区秋季播种冬小麦。谷雨节气,江南地区采摘茶
叶,东北不产茶叶。大暑,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是伏旱天气。霜降,天山南北油菜
已收获。
答案:(1)B (2)C
优选
28 / 42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 2】 北 北 南 北 南
答案:(1)B (2)D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Z 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
Z 值为 0。读图可知,①③⑤日期 Z 值为 0,故 B 项正确。第(2)题,②至③期间,太阳直射
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至赤道,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答案:(1)B (2)A
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昼短夜长,乙地昼夜等长,丙、丁两地昼长夜短。
根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位于同一个半球,但不能确定是
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甲地所在半球与丙、丁两地不同。第(2)题,赤道终年昼夜等长,纬度
越高的地点昼长与 12 小时的差值越大。读图可知,该日甲地昼长与 12 小时的差值最大,
故甲地纬度最高。第(3)题,读图可知,该日丙地的昼长为 15 小时,根据公式“昼长=(12
-日出地方时)×2”可知,丙地该日 4 时 30 分日出,故 D 项正确。
答案:(1)D (2)A (3)D
3.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科考队出发日和返回日刚好以北半球春分日(3 月 21 日
前后)对称,出发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短 1 小时,则返回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长 1
小时,即 13 小时。
答案:C
优选
29 / 42
考点三
体验高考真题
【例 3】 3 东 2
答案:B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图示该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60°,结合漠河位于 53°N,可判断
太阳直射点位于 23°N,则该日最接近夏至。第(2)题,由日出、正午时间,可计算出日落时
间为 20:20(时间);正午时间 11:52 就是当地 12:00,则当地时间与时间相差 8 分钟;
可计算出日落时当地时间为 20:28,又因该地暮光为日落至午夜(当地 24:00)的时间,故
该日暮光持续时间为 3 小时 32 分。
答案:(1)B (2)C
2.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由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可
知,该地此日昼长约为 14 小时。6 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
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
昼长远大于 14 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 14 小时。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
日出和日落方向。日出和日落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东
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东南日出,西
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6 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东北、西北。
答案:(1)B (2)C
优选
30 / 42
第 2 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高考真题
【例 1】 [高考经典题]图 1 中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km。若在 M 地垂直立竿,则图 2 中 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
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甲 B.乙
C.丙 D.丁
[解题能力培养]
第 1 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优选
31 / 42
由材料中 N 为北极点可知 M 在北半球;由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km 可求 M
地纬度为 ________。
第 2 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尝试自解]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通过计算求出 M 点纬度为 67°N 在北极圈内,结合图 2 给出的日期和时间,判
断竿影朝向。
区域认知
结合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M 在 67°N 上,大
脑中呈现一个立体地球仪。
2.方法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优选
32 / 4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
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
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优选
33 / 42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 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
大值了
3.正午太阳高度的几点特殊规律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
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3.题组精练
考向 1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变化
1.[2021·某某联考]下图为 6 月 22 日与 12 月 22 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四地
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优选
34 / 42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考向 2 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变化
2.[2021·潍坊模拟]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 A 对应的日期为 6
月 22 日),回答(1)~(2)题。
(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0° B.10°N
C.10°S D.23°26′ N
(2)在 AB 区间内(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优选
35 / 42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1.高考真题
【例 2】 [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
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 P,则( )
A.春、秋分日 P=0 B.夏至日 P=1
C.全年 P1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对接核心素养]
优选
36 / 42
综合思维 形式为求比值的问题,实际上是塔高和正午影长的关系,属于地理问题。
地理实践力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方法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
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
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 B 点(10°N)时,A 点(40°N)正午太阳高度:
H=90°-AB 纬度差=90°-(40°-10°)=60°。
C 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 纬度差=90°-(10°+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
优选
37 / 42
(2)确定房屋的朝向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
此房屋坐南朝北。
(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可根据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
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 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
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②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
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
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
于 0)。
(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
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 L 为:L=hcotH。如下图:
优选
38 / 42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
集热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
佳。如下图: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
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3.题组精练
考向 1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1.[2016·某某卷,5~6](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
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完成(1)~(2)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优选
39 / 42
60° 50° 40°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考向 2 正午太阳高度应用
2.[2021·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月考]某某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
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优选
40 / 42
C.太阳直射 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某某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
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 2 课时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 1】 67°N 正南 西南 正北 正北
答案:D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说明丙地在 23°26′N 上;乙地冬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 90°,推断出乙地在 0°~23°26′S
之间且接近 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
于 10°),得出甲地在 23°26′N 以北,66°34′N 以南,且距离 66°34′N 较近;同理推出丁地
优选
41 / 42
在 23°26′S 以南,66°34′S 以北,且距离 66°34′S 较近。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
乙、丁。
答案:D
2.解析:第(1)题,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
射现象,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6 月 22 日的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最小值,其最小
值应在 12 月 22 日,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项只有 10°N 符合,应选 B。第(2)题,
在 AB 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 23°26′N 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
始南移时,时间靠近 7 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1)B (2)A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 2】 ≠ = >
答案:D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在连续 3 个月内,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
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
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 D 正确。第(2)题,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
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说明
第二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 C 正确。
答案:(1)D (2)C
优选
42 / 42
2.解析:第(1)题,当遮阳板收起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到一年最大值时,太阳直
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第(2)题,某某较某某纬度高,若安装高
度不变在夏季为减少到达室内光照面积,需加长遮阳板;同样,在遮阳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
需降低安装高度。
答案:(1)D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