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第七节 抛物线
【知识重温】
一、必记 2 个知识点
1.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定义(几
何条件)
平面上,到定直线与到该定直线外一定点的距离①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
做抛物线
标准方程
y2=2px
(p>0)
②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
________
④________
________
图形
对称轴 x 轴 ⑤________ y 轴 ⑥________
顶点坐标 O(0,0) O(0,0) O(0,0) O(0,0)
焦点坐标 F(
p
2
,0)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离心率 e e=1 e=1 ⑩________ e=1
准线方程 ⑪________ x=
p
2
y=
p
2
⑫________
焦半径
公式
|PF|=
x0+
p
2
|PF|=
-x0+
p
2
⑬|PF|=
________
⑭|PF|=
________
高考
X 围
x≥0
y∈R
x≤0
y∈R
⑮________
x∈R
⑯________
x∈R
2.抛物线焦点弦的几个常用结论
设 AB 是过抛物线 y2=2px(p>0)的焦点 F 的弦,若 A(x1,y1),B(x2,y2),则
(1)x1x2=
p2
4
,y1y2=-p2.
(2)弦长|AB|=x1+x2+p=
2p
sin2α
(α为弦 AB 的倾斜角).
(3)以弦 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4)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等于 2p.
二、必明 2 个易误点
1.抛物线的定义中易忽视“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这一条件,当定点在定直线上时,动点
的轨迹是过定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
2.抛物线标准方程中参数 p 易忽视,只有 p>0,才能证明其几何意义是焦点 F 到准线 l
的距离,否则无几何意义.
【小题热身】
一、判断正误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
(2)抛物线 y2=4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4.( )
(3)抛物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
(4)方程 y=ax2(a≠0)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 x 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
a
4
,0
,准
线方程是 x=-
a
4
.( )
高考
二、教材改编
2.过点 P(-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y2=-
9
2
x 或 x2=
4
3
y
B.y2=
9
2
x 或 x2=
4
3
y
C.y2=
9
2
x 或 x2=-
4
3
y
D.y2=-
9
2
x 或 x2=-
4
3
y
3.抛物线 y2=8x 上到其焦点 F 距离为 5 的点 P 有( )
A.0 个 B.1 个
C.2 个 D.4 个
三、易错易混
4.已知抛物线 C 与双曲线 x2-y2=1 有相同的焦点,且顶点在原点,则抛物线 C 的方程
是( )
A.y2=±2 2x B.y2=±2x
C.y2=±4x D.y2=±4 2x
5.设抛物线 y2=8x 的准线与 x 轴交于点 Q,若过点 Q 的直线 l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
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 X 围是________.
高考
四、走进高考
6.[2020·全国卷Ⅰ]已知 A 为抛物线 C:y2=2px(p>0)上一点,点 A 到 C 的焦点的距离
为 12,到 y 轴的距离为 9,则 p=( )
A.2 B.3
C.6 D.9
考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自主练透型]
1.[2020·卷]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O,焦点为 F,准线为 l,P 是抛物线上异于 O 的一点,
过 P 作 PQ⊥l 于 Q.则线段 FQ 的垂直平分线( )
A.经过点 OB.经过点 P
C.平行于直线 OP D.垂直于直线 OP
2.[2021·某某某某调研]过抛物线 y2=2px(p>0)的焦点 F 作斜率为 3的直线,与抛物线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 A,若|AF|=4,则 p=( )
A.2 B.1 C. 3 D.4
3.[2021·某某高三摸底考试]已知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则此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4.[2021·某某一中高三摸底考试]从抛物线 y=
1
4
x2 上一点 P 引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
为 M,且|PM|=5.设抛物线的焦点为 F,则△MPF 的面积为________.
高考
悟·技法
应用抛物线定义的 2 个关键点
(1)由抛物线定义,把抛物线上点到焦点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相互转化.
(2)注意灵活运用抛物线上一点 P(x,y)到焦点 F 的距离|PF|=|x|+
p
2
或|PF|=|y|+
p
2
.
考点二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互动讲练型]
[例 1] (1)[2021·某某市第二次质量检测]已知抛物线 y2=2px(p>0)上一点 M 到焦点 F
的距离等于 2p,则直线 MF 的斜率为( )
A.± 3 B.±1
C.±
3
4
D.±
3
3
(2)[2021·某某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抛物线 C:y2=2x 的焦点为 F,点 P 为 C 上的
动点,点 M 为 C 的准线上的动点,当△FPM 为等边三角形时,其周长为( )
A. 2 B.2 C.3 2 D.6
悟·技法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因为未知数只有 p,所以只需一个条件确定 p 值即
可.
(2)因为抛物线方程有四种标准形式,因此求抛物线方程时,需先定位,再定量.
2.确定及应用抛物线性质的技巧
(1)利用抛物线方程确定及应用其焦点、准线等性质时,关键是将抛物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2)要结合图形分析,灵活运用平面几何的性质以图助解.
高考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1.[2021·某某某某一模]已知 P 是抛物线 C:y2=2px(p>0)上的一点,F 是抛物线 C 的
焦点,O 为坐标原点.若|PF|=2,∠PFO=
π
3
,则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
A.y2=6x B.y2=2x
C.y2=x D.y2=4x
2.[2021·东北四市模拟]若点 P 为抛物线 y=2x2 上的动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则|P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考点三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互动讲练型]
[例 2] [2019·全国卷Ⅰ]已知抛物线 C:y2=3x 的焦点为 F,斜率为
3
2
的直线 l 与 C 的交
点为 A,B,与 x 轴的交点为 P.
(1)若|AF|+|BF|=4,求 l 的方程;
(2)若AP→ =3PB→,求|AB|.
高考
悟·技法
解决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问题的常用方法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
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
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3.涉及抛物线的弦长、中点、距离等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采用“设而不求”
“整体代入”等解法.
提醒: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时,一般用“点差法”求解.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3.已知抛物线 y2=2px(p>0)的焦点为 F,A 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 4,且位于 x 轴上方的
点,A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 5,过 A 作 AB 垂直于 y 轴,垂足为 B,OB 的中点为 M.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过 M 作 MN⊥FA,垂足为 N,求点 N 的坐标.
高考
第七节 抛物线
【知识重温】
①相等 ②y2=-2px(p>0) ③x2=-2py(p>0) ④x2=2py(p>0) ⑤x 轴 ⑥y 轴
⑦F(-
p
2
,0) ⑧F(0,-
p
2
) ⑨F(0,
p
2
)
⑩e=1 ⑪x=-
p
2
⑫y=-
p
2
⑬-y0+
p
2
⑭y0+
p
2
⑮y≤0 ⑯y≥0
【小题热身】
1.答案:(1)× (2)× (3)× (4)×
2.解析: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kx 或 x2=my,代入点 P(-2,3),解得 k=-
9
2
,m
=
4
3
.∴y2=-
9
2
x 或 x2=
4
3
y.
答案:A
3.解析:抛物线 y2=8x 的准线方程为 x=-2,则抛物线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2,因为
抛物线到焦点的距离和到准线的距离相等,则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 y2=8x 上到其
焦点 F 距离为 5 的点有 2 个.
答案:C
4.解析:由已知可知双曲线的焦点为(- 2,0),( 2,0).设抛物线方程为 y2=±
2px(p>0),则
p
2
= 2,所以 p=2 2,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y2=±4 2x,故选 D.
答案:D
高考
5.解析:Q(-2,0),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故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
+2),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 y 整理得 k2x2+(4k2-8)x+4k2=0,由Δ=(4k2-8)2-4k2·4k2
=64(1-k2)≥0,解得-1≤k≤1.
答案:[-1,1]
6.解析:设焦点为 F,点 A 的坐标为(x0,y0),
由抛物线定义得|AF|=x0+
p
2
,
∵点 A 到 y 轴距离为 9,∴x0=9,
∴9+
p
2
=12,
∴p=6.故选 C.
答案:C
课堂考点突破
考点一
1.解析:解法一 不妨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y2=2px(p>0),P(x0,y0)(x0>0),则 Q
-
p
2
,y0
,
F
p
2
,0
,直线 FQ 的斜率为
-y0
p
,从而线段 FQ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p
y0
,又线段 FQ 的中点
为
0,
y0
2 ,所以线段 FQ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y-
y0
2
=
p
y0
(x-0),即 2px-2y0y+y2
0=0,将
点 P 的横坐标代入,得 2px0-2y0y+y2
0=0,又 2px0=y2
0,所以 y=y0,所以点 P 在线段 FQ
的垂直平分线上,故选 B.
解法二 连接 PF,由题意及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Q|=|FP|,则△QPF 为等腰三角形,故线
段 F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 P.故选 B.
答案:B
高考
2.解析:过点 A 作 AB 垂直 x 轴于点 B,则在 Rt△ABF 中,∠AFB=
π
3
,|AF|=4,∴|BF|
=
1
2
|AF|=2,则 xA=2+
p
2
,∴|AF|=xA+
p
2
=2+p=4,得 p=2,故选 A.
答案:A
3.解析:依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x2=-2py(p>0),因为焦点坐标为(0,-2),所以
-
p
2
=-2,解得 p=4.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8y.
答案:x2=-8y
4.解析:由题意,得 x2=4y,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y=-1.从抛物线上一点 P 引抛物
线准线的垂线,设 P(x0,y0),则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M|=y0+1,所以 y0=4,所以|x0|=4,
所以 S△MPF=
1
2
×|PM|×|x0|=
1
2
×5×4=10.
答案:10
考点二
例 1 解析:(1)设 M(xM,yM),由抛物线定义可得|MF|=xM+
p
2
=2p,解得 xM=
3p
2
,代
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yM=± 3p,则直线 MF 的斜率为
yM
xM-
p
2
=
± 3p
p
=± 3,选项 A 正确.
(2)
解法一 作出图形如图所示,因为△FPM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PM 垂直 C 的准线于 M,
易知|PM|=4|OF|,因为|OF|=
1
2
,所以|PM|=2,所以△FPM 的周长为 3×2=6,故选 D.
高考
解法二 因为△FPM 为等边三角形,|PF|=|PM|,所以 PM 垂直 C 的准线于 M,设
P
m2
2
,m
,则 M
-
1
2
,m
,所以|PM|=
1
2
+
m2
2
,又 F
1
2
,0
,且|PM|=|MF|,所以
1
2
+
m2
2
=
1
2
+
1
2 2+m2,解得 m2=3,所以|PM|=2,所以△FPM 的周长为 3×2=6,故选 D.
答案:(1)A (2)D
变式练
1.解析:
过点 P 作 PQ 垂直于 x 轴,垂足为 Q.∵∠PFO=
π
3
,|PF|=2,∴|PQ|= 3,|QF|=1,不
妨令点 P 坐标为
p
2
-1, 3
,将点 P 的坐标代入 y2=2px,得 3=2p
p
2
-1
,解得 p=3(负
值舍去),故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y2=6x.故选 A.
答案:A
2.解析:由题意知 x2=
1
2
y,则 F
0,
1
8 ,
设 P(x0,2x2
0),
则|PF|= x2
0+
2x2
0-
1
8 2
= 4x4
0+
1
2
x2
0+
1
64
=2x2
0+
1
8
,
所以当 x2
0=0 时,|PF|min=
1
8
.
高考
答案:
1
8
考点三
例 2 解析:设直线 l:y=
3
2
x+t,A(x1,y1),B(x2,y2).
(1)由题设得 F
3
4
,0
,故|AF|+|BF|=x1+x2+
3
2
,由题设可得 x1+x2=
5
2
.
由
y=
3
2
x+t,
y2=3x
可得 9x2+12(t-1)x+4t2=0,则 x1+x2=-
12t-1
9
.
从而-
12t-1
9
=
5
2
,得 t=-
7
8
.
所以 l 的方程为 y=
3
2
x-
7
8
.
(2)由AP→ =3 PB→可得 y1=-3y2.
由
y=
3
2
x+t,
y2=3x
可得 y2-2y+2t=0.
所以 y1+y2=2.从而-3y2+y2=2,故 y2=-1,y1=3.
代入 C 的方程得 x1=3,x2=
1
3
.故|AB|=
4 13
3
.
变式练
3.解析:(1)抛物线 y2=2px 的准线为 x=-
p
2
,
于是 4+
p
2
=5,所以 p=2.
高考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y2=4x.
(2)因为点 A 的坐标是(4,4),
由题意得 B(0,4),M(0,2).
又因为 F(1,0),所以 kFA=
4
3
.
因为 MN⊥FA,所以 kMN=-
3
4
.
又 FA 的方程为 y=
4
3
(x-1),①
MN 的方程为 y-2=-
3
4
x,②
联立①②,解得 x=
8
5
,y=
4
5
,
所以点 N 的坐标为
8
5
,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