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ID:774804

大小:1.5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1-10-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2020-2021 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圆心为 1, 2 ,半径为 3 的圆的方程是( ) A.   2 21 2 9x y    B.   2 21 2 3x y    C.   2 21 2 3x y    D.   2 21 2 9x y    【答案】D 【解析】根据圆心和半径可直接得到圆的方程. 【详解】 因为圆心为 1, 2 ,半径为 3,故圆的方程为:   2 21 2 9x y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可直接写出圆的标准方程,本题属于 基础题. 2.若点 ( ,1)m 在不等式 2 3 5 0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m… B. 1m„ C. 1m > D. 1m  【答案】C 【解析】根据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若点 ( ,1)m 在不等式 2 3 5 0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则满足 2 3 5 0m    , 解得 1m > .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属于基础题. 3.椭圆 2 2 5 116 2 x y  的焦点为 F1,F2,P 为椭圆上一点,若 1 2PF ,则 2PF ( ) 第 2 页 共 15 页 A.2 B.4 C.6 D.8 【答案】D 【解析】根据椭圆定义计算. 【详解】 由题意 5a  , 1 2 2PF PF a  ,∴ 2 12 10 2 8PF a PF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属于简单题. 4.方程 2x2+2y2-4x+8y+10=0 表示的图形是( ) A.一个点 B.一个圆 C.一条直线 D.不存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把方程 2x2+2y2﹣4x+8y+10=0,可化为 x2+y2﹣2x+4y+5=0,即(x ﹣1)2+(y+2)2=0,由此可得方程所标示的图形. 详解: 方程 2x2+2y2﹣4x+8y+10=0,可化为 x2+y2﹣2x+4y+5=0,即(x﹣1)2+(y+2)2=0, ∴方程 2x2+2y2﹣4x+8y+10=0 表示点(1,﹣2), 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把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的方法,属于中档题.圆的方程有标 准式:适用于已知圆心径;一般式:适用于已知圆上的某一点;根据题意选择所设方程 的形式. 5.已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5 116 2 x 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椭圆C 的焦点在 x 轴上 B.椭圆C 的焦距为 3 C.椭圆C 的离心率为 3 5 D.椭圆C 的右顶点坐标为 5,0 【答案】C 【解析】根据椭圆方程可知: 5, 4, 3a b c   ,长、短轴分别在 y 轴、 x 轴上,即可 知正确选项. 【详解】 由椭圆标准方程知: 1、椭圆C 的焦点在 y 轴上, 第 3 页 共 15 页 2、椭圆C 的焦距为 2 6c  , 3、椭圆C 的离心率为 3 5 ce a   , 4、椭圆C 的右顶点坐标为 4,0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标准方程确定椭圆的长短轴、焦距、离心率、椭圆参 数 , ,a b c ,属于基础题. 6.原点和点 1,1 在直线 2x y a  两侧,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 或 1a  B. 0 1a  C. 0a  或 1a  D. 0 1a  【答案】B 【解析】根据直线划分平面,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直线方程一般式为 2 0x y a   , 而原点和点 (1,1) 在直线 2x y a  两侧, 则 2 (2 2 ) 0a a   ,解得 0 1a  . 故选:B. 【点睛】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 0ax by c+ + = 的同一侧的点的坐标代入 ( , )f x y ax by c   所得值同号,即 ( , ) 0f x y  表示直线 0ax by c+ + = 的一侧, ( , ) 0f x y  表示直线 0ax by c+ + = 的另一侧. 7.若椭圆 2 2 19 4 x y m   的焦距为 2,则实数 m 的值为( ) A.1 B.4 C.1 或 7 D.4 或 6 【答案】D 【解析】就焦点在 x 轴上、在 y 轴上分类讨论后可得实数 m 的值. 【详解】 若焦点在 x 轴上,则 9 4 1c m    ,故 4m  ; 若焦点在 y 轴上,则 4 9 1c m    ,故 6m  ; 第 4 页 共 15 页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基本量的计算,注意对焦点位置进行讨论,本题属于基础题. 8.给出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若使目标函数  0z ax y a  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 穷多个,则 a 的值为( ) A. 1 4  B. 3 5 C.4 D. 5 3 【答案】B 【解析】根据可行域,要使目标函数  0z ax y a  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 个,即 y ax z   与可行域的一条线性边界重合,且截距最大,即可求 a 的值. 【详解】 目标函数  0z ax y a   取得最大值,即 y ax z   , 0a  截距最大, ∴当 y ax z   与过 AC 的直线重合时,最优解有无穷多个且有最大截距, ∴ 22 2 35 1 5 5a      ,即 3 5a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根据目标函数取得最值时最优解的个数求参数,属于基础题. 9.已知直线 l : 2 1 0x m y    ,圆C : 2 2 6x y  ,则直线l 与圆C 的位置关 系一定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由直线l 的方程可得直线l 恒过定点 2,1 ,判断点 2,1 在圆的内部,从而 可得结果. 第 5 页 共 15 页 【详解】 因为直线 l 的方程为 2 1 0x m y    , 所以直线 l 恒过定点 2,1 , 对于点 2,1 ,因为 2 22 1 5 6    , 所以 2,1 在圆的内部, 则直线 l 与圆一定相交,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过定点问题,属于基 础题.判断直线过定点主要形式有:(1)斜截式, 0y kx y  ,直线过定点 00, y ;(2) 点斜式  0 ,y k x x  直线过定点 0 ,0x . 10.若 Rt ABC 的斜边的两端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 3,0 和 7,0 ,则直角顶点 C 的 轨迹方程为( ) A.  2 2 25 0x y y   B. 2 2 25x y  C.   2 22 25 0x y y    D. 2 22 25x y   【答案】C 【解析】由直角关系可知C 点轨迹是以 AB 中点 M 为圆心,CM 长为半径的圆,且不 包括 ,A B 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圆心坐标,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到半径,进而得 到轨迹方程. 【详解】  3,0A  ,  7,0B AB 中点为  2,0M ,A B 为 Rt ABC 斜边两端点,则 1 52CM AB  C 点轨迹是以 M 为圆心,CM 为半径的圆,且C 与 ,A B 不重合 C 点轨迹方程为:   2 22 25 0x y y    故选:C 【点睛】 第 6 页 共 15 页 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根据直角关系确定点的轨迹为圆;易错点是 忽略轨迹中不包括 ,A B 两点的情况,从而造成范围缺失. 11.已知圆 1C : 2 2 1x a y   和 2C : 2 2 22 4 0x y by b     恰好有三条公切线, 则    2 23 4a b   的最小值( ) A.1 2 B.2 C. 2 2 D.4 【答案】B 【解析】根据两圆有三条公切线得到两圆的位置关系,从而得到 ,a b 满足的等式,再根 据    2 23 4a b   的几何意义求解出    2 23 4a b   的最小值. 【详解】 因为圆 1C 与圆 2C 有三条公切线,所以圆 1C 与圆 2C 外切, 因为 1C  ,0a , 1 1r  ,  2 0,C b , 2 2r  ,所以 2 2 3a b  ,所以 2 2 9a b  , 所以  ,a b 的轨迹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的圆, 又因为    2 23 4a b   表示 ,a b 与 3,4 的距离, 所以     2 2 2 2 min 3 4 3 4 3 5 3 2a b     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两圆的外切关系以及和圆有关的几何意义求最值问题,难度一般.(1)两圆外离 时有四条公切线,外切时有三条公切线,相交时有两条公切线;(2)圆外一定点到圆上动 点距离的最大值为定点到圆心的距离加上半径,最小值为定点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 12.当曲线 24y x   与直线 2 4 0kx y k    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时,实数 k 的取 值范围是 ( ) A. 30, 4      B. 5 3,12 4 纟ç úç ú棼 C. 3 ,14      D. 3 ,4     【答案】C 【解析】曲线 24y x   是以 O(0,0)为圆心,以 2 为半径的圆的 y 轴下半部分, 直线 kx-y+2k-4=0 过定点 D(-2,-4),结合图形得,当曲线 24y x   与直线 kx-y+2k-4=0 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时,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第 7 页 共 15 页 【详解】 如图,曲线 24y x   是以 O(0,0)为圆心,以 2 为半径的圆的 y 轴下半部分,A (-2,0),B(2,0), 直线 kx-y+2k-4=0 过定点 D(-2,-4),故 4 0 12 2BDk     若直线 kx-y+2k-4=0 与圆相切时,圆心 O(0,0)到直线的距离: 2 2 4 2 1 kd k    解得 3 4k  结合图形,当曲线 24y x   与直线 kx-y+2k-4=0 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时,实数 k 的取 值范围是 3 ,14  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相交的交点个数问题,一般有两种解法:几何法,代数法. 二、填空题 13.若过点  1, 2P   引圆    2 2: 1 2 16C x y    的切线,则切线长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分析:根据形成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切线长. 详解:根据切线长性质,切线长、半径、点到圆心距离形成直角三角形,设切点为 M    2 21 1 2 2 2 5PC        , 4CM r  ,代入 则  22 2 22 5 4 2PM PC CM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几何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第 8 页 共 15 页 14.已知 1F , 2F 是椭圆 2 2 19 3 x y  的两个焦点,过 1F 的直线交此椭圆于 A ,B 两点.若 2 2 8AF BF  ,则 AB  _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 a 的值,由 2ABF 的周长是 4a ,由此求出 AB . 【详解】 因为 2 2 8AF BF  , 3a   1 2 1 2 2 2(| | | |) (| | | |) 8 12AF AF BF BF AB AF BF AB         所以 AB 4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利用椭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5.求过点  1, 3M  的圆 2 2 4x y  的切线方程_____________; 【答案】 3 4 0x y   【解析】求出直线 OM 的斜率后可得切线的斜率,从而可得切线的方程. 【详解】 点 M 在圆上,它与坐标原点O 的连线的斜率为 3 0 31 0OMk     , 故切线的斜率为 3 3 ,故切线的方程为:  3 1 33y x   即 3 4 0x y   . 故答案为: 3 4 0x y   . 【点睛】 本题考查过一点的圆的切线的求法,一般要根据点是在圆上还是在圆外来确定切线的求 法,如果点在圆上,则可求出该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从而得到切线的斜率;如果点在 圆外,则可以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半径得到关于斜率的方程,从而可求直线的方程, 本题属于容易题. 16.已知圆  2 2: 1 1M x y   ,圆  2 2: 1 9N x y   ,动圆 P 与圆 M 外切,且与 圆 N 内切,则圆 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 第 9 页 共 15 页 【答案】   2 2 1 24 3 x y x    【解析】先由题中条件,得到两圆的圆心和半径,设动圆 P 的半径为 R ,动圆与定圆 位置关系,得出等量关系,推出动圆圆心轨迹为椭圆去掉左顶点,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 由圆  2 2: 1 1M x y   ,圆  2 2: 1 9N x y   得到  1,0M  ,半径 1 1r  ,  1,0N ,半径 2 3r  , 设动圆 P 的半径为 R , ∵圆 M 在圆 N 内, ∴动圆只能在 N 内与圆 N 内切,不能是 N 在动圆内,即: 3R  , ∵动圆 P 与圆 M 外切,∴ 1PM R  , ∵动圆 P 与圆 N 内切,∴ 3PN R  , ∴ 4PM PN  , 即 P 到 M 和 P 到 N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 P 是以 M 、 N 为焦点的椭圆,且 2a  , 1c  ,所以 4 1 3b    , ∴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又圆 N 过点 2,0 ,椭圆 2 2 14 3 x y  也过点 2,0 , 而点 P 显然不在圆 N 上, 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   2 2 1 24 3 x y x    . 故答案为:   2 2 1 24 3 x y x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点的轨迹方程,考查圆与圆位置关系,属于常考题型. 三、解答题 17.已知圆过两点  1,4A 、  3,2B ,且圆心在直线 0y  上. (1)求圆的标准方程; 第 10 页 共 15 页 (2)判断点  2,4P 与圆的关系. 【答案】(1) 2 21 20x y   ;(2)点 P 在圆外. 【解析】(1)求出圆心和半径,即可求圆 C 的方程; (2)根据点  2,4P 与圆 C 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 圆心在直线 0y  上, 设圆心坐标为  ,0C a , 则 AC BC , 即    2 21 16 3 4a a     , 即   2 21 16 3 4a a     , 解得 1a   ,即圆心为 1,0 , 半径 r AC  21 1 16    20 2 5 则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1 20x y   (2)    2 21 2 0 4PC      9 16  25 5 r 点  2,4P 在圆的外面. 【点睛】 本题考查(1)圆的标准方程求解(2)判断一点是否在圆上,属于基础题. 18.已知圆C 的圆心坐标为  3,0C ,且该圆经过点  0,4A . (1)求圆C 的标准方程; (2)若点 B 也在圆C 上,且弦 AB 长为 8,求直线 AB 的方程. 【答案】(1) 2 23 25x y   ;(2) 0x  或 7 24 96 0x y   . 【解析】(1)先求半径,再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圆心到直线 AB 距离,再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直线 AB 斜 率,最后根据点斜式得结果,注意考虑直线 AB 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是否满足题意. 【详解】 (1)因为圆经过点  0,4A ,所以半径为 2 23 4 5AC    第 11 页 共 15 页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3 25x y   . (2)设圆心C 到直线 AB 距离为 d , 则 2 2 2 2 2 2| | 8( ) 5 ( ) 32 2 ABr d d d       因为圆心  3,0C 到直线 0x  距离为 3,所以 0x  满足题意; 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为 2 | 3 4| 74, 4 0 3 241 kk y kx kx y d k k              7 4, 7 24 96 024y x x y        综上,直线 AB 的方程为 0x  或 7 24 96 0x y   .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弦长、垂径定理应用,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19.已知两圆 2 2 1 : 2 10 24 0C x y x y     和 2 2 2 : 2 2 8 0C x y x y     . (1)求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公共弦的长度; (3)求经过原点以及圆 1C 和圆 2C 交点的圆的方程. 【答案】(1) 2 4 0x y   ;(2) 2 5 ;(3) 2 2 4 2 0x y x y    . 【解析】(1)由两圆公共弦的直线方程为两圆方程相减即可得;(2)法一:联立公共弦 所在直线方程 2 4 0x y   与其中一圆的方程求得交点坐标,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即可 求公共弦的长度;法二:求其中一圆的圆心到公共弦的距离 d ,它与圆的半径 r 、公共 弦的一半 l 的关系: 2 2 2r d l  即可求公共弦的长度;(3)设圆的方程为 2 2 2( ) ( )x a y b r    ,由它过原点以及圆 1C 和圆 2C 交点,将点坐标代入求参数,即可 得圆的方程. 【详解】 (1)将两圆方程相减,有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2 4 0x y   . (2)法一:由(1)有: 2 4x y  ,代入圆 2C 得 2 2 0y y  ,有 1 0y  , 2 2y  . ∴ 1 1 4 0 x y     或 2 2 0{ 2 x y   ,交点坐标为 4, 0 和 0,2 . 第 12 页 共 15 页 ∴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   2 24 0 0 2 2 5     . 法二:由(1)有两圆相交弦所在直线为 2 4 0x y   ,且圆心 1(1, 5)C  , 圆心 1C 到直线 2 4 0x y   的距离    2 1 2 5 4 3 5 1 2 d        , 设公共弦长为 2l ,由勾股定理 2 2 2r d l  ,得 250 45 l  ,解得 5l  ,所以公共 弦长 2 2 5l  . (3)设经过原点以及圆 1C 和圆 2C 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2 2 2( ) ( )x a y b r    , ∴结合(1)(2),     2 2 2 2 2 2 22 2 { 4 2 a b r a b r a b r         ,得 2 1 5 a b r        , ∴ 2 2 4 2 0x y x y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位置关系,根据两圆相交求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及长度,并求过原点、 两圆交点的圆的方程,属于基础题. 20.已知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1 1 y x x y y        . (1)作出可行域; (2)求 2z x y  的最值; (3)求    2 21 1z x y    的最值.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max 3z  , min 3z   ;(3) max 13z  , min 2z  . 【解析】(1)根据不等式组可直接作出可行域; (2)平移动直线 2 0x y z   至 A、B 后可得 z 的最值; (3)考虑可行域中的动点与定点  1,1 连线段的长度的最值后可得 z 的最值. 【详解】 (1)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2)如图,由 0 1 x y y      可得  1, 1B   ,由 1 1 x y y      可得  2, 1A  , 将动直线 2 0x y z   平移至点 A 时, z 取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2 2 1 3   , 平移至点 B 时, z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 2 1 1 3     . 故 max 3z  , min 3z   . (3)    2 21 1z x y    表示可行域中的动点 P 与定点  1,1E  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如 图所示). 因为    2 2 max 1 2 1 1 13PE       , min 1 1 2 2 PE    , 故 max 13z  , min 2z  . 第 14 页 共 15 页 【点睛】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注意寻找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如直线的截距、直线 的斜率、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等),本题属于中档题. 21.已知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长轴长为 6,焦距为 2 5 ,设 P 为椭圆上的一点, 1F , 2F 是该椭圆的两个焦点,若 1 2 60F PF  ,求: (1)椭圆的标准方程; (2) 1 2PF F△ 的面积. 【答案】(1) 2 2 19 4 x y  ;(2) 4 3 3 . 【解析】(1)根据题设条件可求 ,a b ,从而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根据余弦定理和椭圆的定义可求 1 2PF PF 的值,从而可求 1 2PF F△ 的面积. 【详解】 (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 因为长轴长为 6,焦距为 2 5 ,故 3a  , 5c  ,所以 2b  , 故椭圆方程为 2 2 19 4 x y  . (2)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1 2 6PF PF  , 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1 2 1 22 cos60 20PF PF PF PF    , 第 15 页 共 15 页 整理得到 2 2 1 2 1 2 20PF PF PF PF   , 2 2 1 2 1 22 36PF PF PF PF   , 所以 1 2 16 3PF PF  ,故 1 2 1 2 3 16 4 3sin 60 4 1 32 3PF FS PF PF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焦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前者求出基本量即可,后者可 结合余弦定理和椭圆的几何性质来处理,本题属于中档题.

资料: 26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