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诗歌的情感——诗歌
常见情感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
之福,可得永年。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
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思亲念友。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边关思乡。如: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闺中怀人。如: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欧阳修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
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
姜夔《扬州慢》
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
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
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仕途失意的苦闷。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专题06:诗歌的情感——如何
快速抓住情感
如何快速抓住情感?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1、读题目,大致推断出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写作用意。
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
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
必不可少的提示。
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蜀道难》、《登建康赏心
亭》、《书愤》
2、关注作者
(1)知人。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由人生经历造成的
思想经历的转变,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政治上的得意失
意之于李白,安史之乱之于杜甫,亡国经历之于李煜,屡屡遭贬之于苏
轼,抗金之于陆游、辛弃疾,亡国破家之于李清照,每个人的思想感情
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就诗人风格而言,明白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
达观豪放、辛弃疾的慷慨悲凉、柳永的哀婉缠绵、对我们理解他们的诗
作不无裨益。
如果碰到不熟悉的诗人,而诗人所处的时代和思想经历对全面了解
该诗很重要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题干或诗歌末尾命题人所提供的注解对
诗人和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
2、关注作者
(1)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
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
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
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
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
国之愁多了。就社会状况而言,离乱社会多发黍离之慨,离别之感;太
平社会多歌百姓之乐,渴求建功立业之心。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解答】从知人,辛弃疾是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救国;从
论世,南宋统治者腐败软弱,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他的词中正反映了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决心和壮志未酬,白发一生的
哀叹。
3、看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
的暗示。注释有的可以帮助了解背景,有的可以帮助理解诗歌,有
的帮助了解典故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你把握情感。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时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联系整首诗,谈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抒发了自己
远离故土,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这种思想感情从题目的注释上就可以看出。
4、抓意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
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解析】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弄清“折柳”这个意象的含义。“折柳”原是
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
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
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
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
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
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
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5、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即能直接表达情感。
送别 王维
下马吟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近时。
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解答】我们可以结合本诗的诗眼来分析。诗歌中的“不得意”三字是本诗
的诗眼,不仅交代了友人归去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
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个字是理解着首诗歌的关键。
6、典故
典故是指诗人诗中化用前人诗文中的成语典故,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诗文词句等。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
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表现
力和感染力。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解答】这首诗涉及到三个典故。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
贵妃的爱情悲剧; “人间亦自有银河”暗含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神话传说;
“石壕村里夫妻别”,借用的是杜甫的《石壕吏》中年迈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
再由“莫唱”与“比-------多”,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借典故写出民间夫妻离
别的悲惨,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6、典故
典故是指诗人诗中化用前人诗文中的成语典故,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诗文词句等。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
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表现
力和感染力。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解答】这首诗涉及到三个典故。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
贵妃的爱情悲剧; “人间亦自有银河”暗含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神话传说;
“石壕村里夫妻别”,借用的是杜甫的《石壕吏》中年迈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
再由“莫唱”与“比-------多”,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借典故写出民间夫妻离
别的悲惨,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7、关键句、词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
临胜地,后废毁。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
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1.考生必须知道王之涣的诗歌。2.这是诗歌
比较题,必须对诗歌加以比较指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我们从王之涣的“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议论句就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
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欣赏典例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
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
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
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
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
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答案】1.闺中怀人之愁;
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
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昔胜今衰之愁;
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羁旅之客愁;
8.亡国之愁;
9.人生失意之愁;
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