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
78%
21%
0.94%
白烟
冷却
至室
温
1/5
难
燃烧
装置气密
性不好
红磷量不
足,氧气
没有反应
完全
集气瓶未冷
却到室温就
打开止水夹
考点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氧
气________溶于水,液氧、固态氧显淡蓝色。
2.化学性质:氧气是化学性质________活泼的气体,具有氧
化性,表现为氧气能与金属、非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
略大
不易
比较
火星四
射黑
聚热
引燃
熔化物溅落,炸
裂瓶底
白
白 石棉网
白
浑浊
白烟
白
淡蓝
蓝紫
刺激
性
吸收生成的
有毒气体
SO2
小水珠
向下排空
气
蓝
蓝
小水
珠
规律总结:上述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①都是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②都属于氧化反应;
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温馨提示► ①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一般为“一光(火)二热三生成”;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有硫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
有一氧化碳(蓝色)和甲烷(明亮的蓝色)等。②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
描述。③“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大量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
的,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聚集形成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
白烟,不是白雾。④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注意区分燃烧时在空气
中和在氧气中现象的不同。⑤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3.氧气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的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__。
作助燃剂
作氧化剂 (或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考点三、重点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C或
D
A B
E或F或
H 集气瓶
里
集气瓶
口
▲实验步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概括为:
“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药品;
③固定试管;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⑤收集气体;
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 ______;
②试管内的导管___ _____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③加热时要先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_ _______冒出时再收集;
⑤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⑥盛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
导管,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⑧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果使用长颈漏斗,__ 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气体从漏斗中逸出。
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稍伸出橡皮塞
预热
连续均
匀把导管从水里撤出 熄灭酒精灯
正
放一小团棉花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
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难点突破
例题: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
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一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并在集气瓶中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该实验能
否获得成功?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耗尽氧气
红磷不足(或气密性差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现象)
能
NaOH溶液吸收CO2使气体体积减小,也可使瓶内气压减小
【易错点剖析】 ①瓶内氧气消耗多少,水就进入多少,
所有红磷要过量;②如果生成气体,生成的气体必须能
被溶液吸收,瓶内气压才会减小,水才会进入瓶内。
同类变式:红磷燃烧的实验,还说明氮气________(填“难”或“易”)
溶于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同学们
进行实验后反思,上述实验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为此,大家提出了修
改意见,你的修改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
不能
用放大镜聚集热量使红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