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10简单机械和功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10简单机械和功完美

ID:776249

大小:977.52 KB

页数:54页

时间:2021-11-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讲 简单机械和功 考点梳理 知识精讲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类及应用 滑轮 功 力学中的功 功的计算 常考举例 功率 功的分类 机械效率 杠杆 杠杆定义:如图所示,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 下能绕着①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② ____: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③ 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④ 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⑤__________的 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⑥__________的 距离l2. 五要素 固定点O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作用线 阻力作用线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 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 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写为:⑦________.F1l1=F2l2 杠杆种类 力臂的关系 力的关系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⑧__ 阻力臂 动力< 阻力 ⑨______ ______ 用羊角锤 拔钉子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⑩__ 阻力 费力但省 距离 用鱼竿钓 鱼 等臂 杠杆 动力臂 __ 阻力臂 动力= 阻力 力、距离 都不省 天平、跷 跷板 > 省力但 > =11 费距离 图示 定义 实质 特点 F移动距离 (s)和G移 动距离(h )的关系 应用 定 滑 轮 使用时轴固 定不动的滑 轮 ____ 杠杆 可以改 变 __ ______ ,但不 省力 _____ 旗杆顶 部的定 滑轮等 等臂 力 s=h 12 13 14 的方向 图示 定义 实质 特点 F移动距 离(s) 和G移动 距离(h )的关系 应用 动 滑 轮 轴可以随 被吊物体 一起运动 的滑轮 ____ 杠杆 可以 ___ ,但 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电动起 重机的 动滑轮 省力 能改变力 s=2h 15 16 17 18 的方向而 且费距离 省力 不 图示 定义 实 质 特点 F移动距离 (s)和G移 动距离(h )的关系 应用 滑 轮 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 轮组合在一起,构 成滑轮组.若承担 物重的绳子为n段 ,则绳端施加的 力为物重的 (忽 略动滑轮的自重) 既可以 ———, 又可以改 变 ———— _______ 常使 用 滑轮 组提 升重 物 省力 力的方向 s=nh 19 20 21 1 n 其他简 单机械 轮轴的实质:一个可以连续旋转的 ____. 使用斜面的特点:___力 ___距离;高度 相同,斜面越长,越 ___力. 杠杆 省 费 省 22 23 24 25 力学中 的功 定义: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 _______ __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__________ ______;另一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力的方向 作用在物体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 26 27 28 上 上的力 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 三种情况 1.有力没有 _____.例如:用力搬石头而没 有搬动. 2.有距离没有 ____.例如:小车在水平光滑 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力与距离 ____.例如:人提着滑板在水平 路面上行走. 距离 力 垂直 29 30 31 功的计算 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 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_____. 公式:W= ____,其中F表示力,单位是牛, s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是 米,W表示功,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 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 ___,符号是 ___. 乘积 Fs 焦 J 32 33 34 35 常考举例: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桌子上, 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2 J;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 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1 J. 定义: __与 ___________之比叫做功率,是表示做功 ____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 ________内所做的功. 表达式:P= 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时间的单位是秒,则功率的单位是 ____,简称 ___,符 号是 ___,其他常用功率单位是 ____.注:P=Fv(匀速 直线运动). 单位换算:1 kW= _____W. 常考举例:中学生跳绳的功率约为60 W;优秀运动员 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一千瓦;小轿车的功率为数十千 瓦至数百千瓦. 功 做功所用时间 快慢 36 37 38 39 44 45 40 41 42 43 单位时间 瓦特 瓦 W 千瓦 1 000 W t 功的 分类 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简单机械,必须 要做的功,用W有表示. 额外功:使用简单机械时,并非我们需 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表示.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W总表示, 即:W总= _________.46 W有+W额 机 械 效 率 定义:将有用功跟 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用符号 ___表示. 公式: ___________.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 功,有用功总是 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 于1. 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 更轻巧等. 47总功 η 小于 100W W   有 总 % 48 49 50 一 重难点突破 杠杆相关作图 例1题图 例1 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 图,O是轮子的转轴,O′是箱体的重心.以O为支点, 画出力F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例1题答图 如答图所示 L G 方 法 指 导 杠杆力臂的作图步骤: 一找点: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二画线:画出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 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适当延长. 三作垂线段: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垂 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四标长和短:力臂用实线,在两端加箭头表示(或用 虚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力臂,并在旁边标上相应 的字母如L1或L2,来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二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机械效率大小的判断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2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 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____ 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____乙滑轮组的效 率(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 等于 例3 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 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 ) A. 改变绕绳方式 B. 减小动滑轮的质量 C. 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 D. 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B 方 法 指 导 (1)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的判断方法: n可以通过“隔离法”来确定,如上图所示,在动滑 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 (或者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等于几. 方 法 指 导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分析: ①不考虑摩擦力和机械本身的重力时,F= G物; ②只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和绳重时, F= (G滑+G物). (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判断: ①滑轮组纵放,即使用滑轮组拉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 运动时,物体移动距离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 s绳=nh物. 1 n 1 n 方 法 指 导 ②滑轮组横放,即使用滑轮组拉着物体在水平方 向上运动时,物体移动距离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离的关系:s绳=ns物. (4)滑轮组的组装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的奇偶 性确定绳子固定端的位置,即“奇动偶定”: ①n为奇数,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②n为偶数,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 三 功、功率的计算 例4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 线匀速行驶5分钟,汽车的质量为1 500 kg,行驶时所 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_______N,此时 汽车的功率为___kW,重力做的功为___J(取g=10 N/kg). 60 3×103 0 例5 如图所示是工厂里用来吊运货物的行车滑轮组.某 次作业时,行车用时9 s将重6 000 N的货物匀速竖直提 升3 m,接着又在水平方向移动6 m,则行车在水平移 动货物的过程中,对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__J.在竖直提 升货物的过程中,对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行 车滑轮组提升货物时的功率为_____W. 例5题图 2 000 0 18 000 四 机械效率的计算 例6题图 例6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重为3.9 N的物块 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物块所受拉力为 ___N,已知斜面的高为2 m,长为4 m,则拉力做功 为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若用图乙所示装 置匀速提升该重物上升0.5 m,当其机械效率与斜面 相同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____N,该过程所做的 额外功为____J.0.65 2.6 10.4 75% 1.73 方 法 指 导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四种简单 机械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总结如下: 简单机械 有用功(物 体重为G, 高度为h) W有用=Gh 100W W   有 总 % 方 法 指 导 总功 (F为拉力, s为绳端移 动的距离) W总=Fs (s=vt) W总=Fs s=nh (n为动滑 轮承担绳 子的段数) W总=Fs 机械效率 100W W   有 总 % 100W W   有 总 % 100%Gh Fs = 100%G F   100%G nF   100%Gh Fs = 100W W   有 总 % 100%Gh Fs = 实验 实验突破 基础小实验 1.如图所示的蜡烛跷跷板,用小 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跷 跷板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点燃蜡 烛的两端,蜡烛上下摆动,跷跷 板应用了原理_________. 命题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在用图示三种方 法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比较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定滑轮 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动滑轮的特点: 命题点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教材重点实验 实验一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命题点: 1. 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2. 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小杠杆自身重力 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3. 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精确 测量力臂)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5. 在杠杆平衡时,两边同时增减砝码后杠杆是否 平衡的判断(看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若不相等,则哪边的乘积大,杠杆就向哪边倾斜) 6. 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测力计 示数的变化(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因为拉力的力 臂变小了) 7. 实验进行多次的目的(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 多次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8. 实验评估 实验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例1 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 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 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 中 例1题图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 图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___(选 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 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_____.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 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 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_____(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钩码所受重 力大小.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 杠杆___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左 力臂 左 等于 (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 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在A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 钩码总质量为___kg.(g取10 N/kg) 3.0 N 0.2 【解析】(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由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 线的垂直距离,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可以 方便的读出力臂;(2)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等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 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后; 左边=5G×3 L,右边=7G×2L,左边>右边,所 以,杠杆不能平衡,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3)题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3.0 N;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钩码 的质量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3L=3.0 N×2L,则 ,所以钩码的 总质量 . 3 0 N 2 2 N3 . LG L   2 N 0 2 kg10 N kg Gm .g /    ____(选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 充 设 问 (1)实验时,让支点在杠杆的中央是为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设问(3)题图 减小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只做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 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具普遍性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 能不能根据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不能 补 充 设 问 (3)若用如图所示的平衡装置进行实验,将弹 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仍要使杠杆在原来的 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_____,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将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变大 变小 补 充 设 问 (4)下表是实验中的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 以发现这次实验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 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3.0 5 2 1.0 20 2.0 10 3 1.0 30 2.0 15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两倍,实验数据不具有普遍性 实验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命题点: 1. 测量器材(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 根据绳子的段数,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4. 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方式(匀速竖直向上运动,保 证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 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W有=Gh、 W总=Fs、 ) 6. 实验中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的 目的(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7.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机械间的摩擦力、动滑轮的重 力有关) 8.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00W W   有 总 % a.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吊重物重力大小的关系 (控制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 的数量) b.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大小的关系 (控制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相同,改变动滑轮的数 量或换重力不同的动滑轮) 9. 表格数据的补充 10. 实验错误分析 11. 机械效率的计算 12. 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例2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 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 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 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例2题图 实验 次数 物重 G物/N 动滑 轮重 G动/N 钩码上 升的高 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 点移动的 距离s/m 滑轮组 的机械 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0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 的绕绳方法. 如答图所示 例2题答图 (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___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______. (3)由表中第_____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摩擦和________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 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_J. 66.7% 竖直 1.6 1、2、3 动滑轮重 0.15 【解析】(1)由前3组实验数据知,s=3 h,所以 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应从动滑轮绕起, 如答图所示;(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 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由题 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所以其示数 为1.6 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 N 0.1 m100 100 100 66.72 N 0.3 m W G h W Fs        有 物 总 %= % % % (3)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4)由表中第3、4组数据 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不同, 由此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动滑轮重有 关,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为:W有=G物 h=4 N×0.1 m=0.4 J;克服动滑轮做的功:W动=G 动h=0.5 N×0.1 m=0.05 J;总功:W总=Fs=2 N×0.3 m=0.6 J;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W额 =W总-W有-W动=0.6 J-0.4 J-0.05 J=0.15 J. 补 充 设 问 (1)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 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李华所在的小组还在讨论用不同 的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的问题.李华认为提升相 同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越大;而李明认为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 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请你判断, 应该是____说的对. 方便记录物体上升和绳子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 李明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