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突破复习图文转换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突破复习图文转换完美

ID:776641

大小:479.44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1-11-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图文转换 中考考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一.徽标 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是大红底色的酷似汉字 “文” 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 3/5,取意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 “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 的运动人形。 “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 “Beijing 2008”字样. 最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构成 会徽非常完美,很有诗意,充 满了青春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的发 展和未来,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 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 。 含义: 徽标含义: •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 “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 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 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 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 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 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 造激情。 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 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这一标志象征着自然生态;颜色为 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 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 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 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 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 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 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 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二、漫画: 观察下面一则漫画:谁有意见请举手 请描述下面一则漫画: • 示例:这幅漫画画的是在一座悬崖顶上,有十几个人双手攀着悬 崖边缘,脚凌空,显得很吃力,也很惊险的样子。在悬崖的正侧 安放一把大交椅,椅子上坐着一长官。长官正在给这十几个属下 开会。为了发扬民主,长官请属下们踊跃发言:“有不同意见的 请举手?!”很显然,在座(?)的诸位谁也不敢举手。一举手, 怕就要摔下万丈深渊了。 • 寓意:领导干部不民主,搞“一言堂”。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我的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 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 我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第二名没有拿到冠军,表现为垂头丧 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 次比赛,第三名独占鳌头。②例:失败 乃成功之母。 三、图标: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 无所谓 不需要 做了 无所谓 没有 小 学 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 中 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 中 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结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 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 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科学家 姓名 伽利 略 牛顿 爱迪生 杨振 宁 李政 道 年龄 17岁 24岁 32岁 33岁 34岁 30岁 取得的 成果 发现 钟摆 原理 提出 万有 引力 定律 发明 白炽 灯 发明 电车 共同发现了 宇称不守恒 定律,荣获 诺贝尔物理 奖 上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简要回答。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 < < < ﹤ ﹤ ﹤﹤ 1.阐述“我国农业是成功的”(不超 过50字) 答:我国以不足世界耕地总面积1/15 的耕地,养活了大约占世界1/4的人口, 可见我国的农业是成功的。 2.阐述“必须限制人口增长”(不超 过50字) 答:我国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5, 耕地却不足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15,地 少人多,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一、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 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 推断总结题两种 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 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 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 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 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 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60年代出 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 年以内的次之。这说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 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 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答题技巧: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 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 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②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 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 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 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1、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 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较重 损坏 严重 图书数目 (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课堂迁移】 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 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 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 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 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 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 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 答。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 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 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 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 出了水面。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 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 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总结解题思路: 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 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 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 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 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 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 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偶尔 一次 两月 一次 一月 两次 每周 两次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 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 别为2、4、6、8,这表明 :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 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推断总结】题 解题注意事项: 1、 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 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 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 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 的。 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 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 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 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二、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 例:下面是北京2008年残奥运会会徽“天地人”的图 形,试根据这一会微,完成下列题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指 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题思路: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 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 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参考答案(1)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由三部 分组成:一是图形部分,即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 形;二是“Beijing 2008 Paralympics Games”字样;三是 国际残缺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 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像中文的“之”字; 像 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寓 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参考答案(2) ①会徽图形部分,以书法的笔触表现一个运动的人形, 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象一个正在鞍马 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 ②会徽图形部分同是也可看作是中文的“之”字,其曲 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③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蓝色寓意 着蓝天,绿色寓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综合起 来成为一个运动有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人的 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④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 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 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 落实好。 练习: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 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拟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总结: 第一、 抓住图标的特征联想。 所谓特征,即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这一事物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地方。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要依照 说明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来确定说明 某个方面的特征,不需要面面俱到。 第二、在联想的础上,分析内涵、寓意。 A、“C”“C”形象化的电话,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B、“C”“C”两副牛角 ,联想到股市的牛,可代表中国 电信上市的美好前景; C、“C”“C”地球的图形或经纬线,可推测其意是中国电 信走向世界; D 、鸟的翅膀,可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蒸蒸日上。 第三、广告词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要简明易记,文辞优美。 广告词: 1、中国电信,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2、中国电信,沟通你我他。 3、中国电信,为你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4、中国电信,插上腾飞的翅膀。 小结: 一、抓住图标的特点联想; 二、在联想的基础上,扣住行业特 点来分析其内涵、寓意。 右面是我国“国家节 水标志”图,请说说 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 理解。 图形由地球、水滴、水(手掌)三个部 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 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 限,大家要节约用水。 三、画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 2005年湖北高考试题第23题: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⑵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题型: 1、描述画面内容; 2、理解内涵、写出寓意; 3、拟广告语; 4、拟标题。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 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 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 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 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 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 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 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 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 形象的类比象征义。 湖北高考题第23题漫画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 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 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 小孩。通过这样的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 即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 长。作者是借此讽刺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 致的弊端。 • 标题可为:大树的爱 答题技巧 ①、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 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 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 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 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 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 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 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 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 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 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 起来,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 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 个方面。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 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 答。 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仙人掌的刺 (或仙人掌)作喻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 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05年广州二模,4分) 人言(或舆论)就像仙人 掌上的刺一样令人生畏。 评分标准:本体与喻体要 有相似之处,符合比喻句 要求得2分;切合题意, 准确揭示漫画的主题得2 分。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