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作文解析及写作方法指导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作文解析及写作方法指导完美

ID:776873

大小:1.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1-11-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作文解析及写作方法指导 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 从题目设置角度:命题侧重与“我”的表达,要么题中暗含要 “我”为写作导向,如“丢”“勇往直前”“学会等待”“带着- ---出发”,要么题中直接要求写“我”,如“垒高自己”“我读- --”“我很幸运”等。这样的命题形式,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广阔 的写作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写日常生活中 的真人真事,还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能力的培养。 江西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 从命题形式和写作主题角度:2006—2015年,江西中考作文涉及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类。其中近几年偏向于命题 和半命题作文。虽然题目各有千秋,但从写作角度来看,却有着 共同的主题,即自我成长、情感体验、哲学思考、励志、品味生 活等五个方面。 第一类——命题作文 也许,你曾失落昨夜梦境里一个美妙的结果 也许,你曾失落今晨朝露上一个七彩的憧憬 也许,你曾失落傍晚夕阳中一个斑斓的寄托 但是,只要你不曾失落你不懈的努力 不曾失落你不断完善的自我 我想,明月塘边的栀子花会圆你的梦—— 【知识提炼】 • 什么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出题者给一个明确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 这个题目确定立意,选择材料进行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 一个短语,或是一个句子。命题作文是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文 形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 • 命题作文主要特点: • 现实性——命题作文取材选题贴近社会生活,往往从身边小事着眼,引发学 生关注社会人生。 • 限制性——命题作文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选材的范围和 文章的立意方向。 • 启发性——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一个词或短语或一句话进行写作, 这就需要考生多角度地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方法指导】 • 命题作文,因为题目明确,不用花费功夫拟题,所以,审题就成了影响得分 的关键。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重视审题指导。针对上面的三种命题形 式,我们在审题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1)增补信息对独词。对“词语式”命题,找到一个容易操作的切入点是关 键。一般地,独词具有比较宽泛的外延(语义丰富),我们要尽量让写作范 围缩小。如“习惯”,我们先考虑词性是名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思考, 是要写一个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呢?是要写现在已经养成的习惯,还是要写 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在审题时,我们根据词语(题目)的具体意思,在 心中补充相应的内容,然后找准自己比较容易把握的角度进行立意。 【方法指导】 • 2)弄清题眼审短语。对“短语式”命题,确定写作重点是关键。 按通常的说法,就是要找到“题眼”,即作文题目当中,能点出 题目的重点、表达题目的意义,或决定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语。一 般地,如果是像“家乡的名片”(2011恩施)这样的偏正结构的 短语,题眼就是前面的修饰语——家乡;如果像“守护诚信” (2011临沂)这样的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守护,就是题眼; 如果是并列短语,那么就要兼顾两个词语的意思。找出了题眼, 把握了文章要表现的重点,就不容易离题了。如”家乡的名片“, 重心就必须是家乡的,而不是其他地方。 【方法指导】 • 3)分析成分明句意。“句子式”这种命题形式,中考中也很常见,比如 (2011莆田)的“我错了吗”,(2011日照)的“我长大了”等都属于这 种形式。这种文题的审题,要注意先将句子进行分解,最好弄清句子成分, 然后参照“短语式”命题,找出写作重心,确定写作切入角度就可以了。如 “我长大了”这个题目,主语是“我”,谓语是“长大了”,可见,表现的 主题是应该是“长大”,而写作的范围是“我”,不能写成其他人。 • 总之,要写好命题作文,就要认真审题,抓住题眼,明确表意的 重心,确定写作的范围,选择自己容易把握的小角度切入,深入 挖掘主旨,这样,就不愁好文章出现在你的笔下了。 《丢》作文指导 (2015江西中考作文题)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 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 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 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请以“丢”为题写 一篇文章。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江西今年中考作文题为《丢》,该题目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舍” 与“得”之间的辩证关系,紧接着就阐释“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 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 也可能是获得……”,考生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和他人曾丢掉过什 么,是凭借什么丢掉的,丢掉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丢掉后得到 了什么等等,写作材料应该是比较充足的。选择的素材要是自 己熟悉的生活,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以我手写我 心”,让感触细腻些,让情感质朴些,让语言更灵动些,自然能 写出好文章。但是选材要想出彩还需要费点心思,要善于选取 文化层次高的材料来写,才能使文字立意高远,这样的材料更 显得高雅、醇厚、内蕴丰富。要想让你的作文在众多作文中脱 颖而出,构思上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针对题目和材料从 反面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众人都写“舍得丢弃”是人生的 积极态度,你可以写“丢弃”有时是一种无价值的牺牲;众人都 写“舍得丢弃”可以创造人生奇迹,你可以写有的“丢弃”是生命的 一种愚蠢,是一种不珍惜行为,但一定要注意,逆向思维要合 理、正确,有重要的证据,否则造成观点错误。 佳作欣赏 丢 这世上有太多东西可以丢,唯独亲情不能丢。 (开篇点题,点出主旨) 我第一次(过渡词)和外公发生了口角。那个九 十三岁的清瘦老人听母亲说我的成绩在往下滑,第一 次皱着眉提高了嗓门训斥我。(背景交代干净利落) 本来就有些难受的我听了他的训斥更加心烦意乱, 将刚丢进口中的一粒瓜子“噗”地吐在地上,转头对 他吼道(细节描写):“您怎么这样烦呀?您照顾好 自己就行,管那么多干啥?”他呆愣了半天,眼神有 些落寞,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那天,我是被母亲一路数落着回到家的,我对他 气怨更深了,若不是他,我能被母亲骂一路?之后的 两个月,我以功课繁忙为由不再去看他,有两三次, 母亲说:“外公想你,不去看看么?”每次,我只是 摇头。母亲很生气:“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小气?外公 带大你容易吗?说你两句还不是为你好?”可我就是 硬着心肠不再去看他。 一天,母亲半夜才回到家,脱鞋进屋时对我说: “外公进医院了。”“是吗?” 我语气平淡,但是握笔 的手微微一抖,心似乎被人猛地揪了一下。可一想到 那天他皱着眉大声训斥我的情景,我的心又硬起来了。 那整个暑假他都躺在医院里,重症监护室里的他 被各种机器包围着。数月不见,他更瘦了。 病床前,母亲催促我叫外公,可是我的声音小 得如蚊子。母亲叫我大声一点,再大声点。终于, 他吃力地睁开双眼,见是我,想把手抬起来摸摸 我,可他做不到,他撇撇嘴,露出孩子般的委屈 样。母亲帮助他抬起手,看见那骨瘦如柴的手, 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躲开了。 后来的几天,他的意识渐渐模糊起来,只是整 日整日地昏睡着。死神的翅膀好几次与他擦肩而 过。 那一年的八月六日晚上十一点,我的外公被死 神带走了。外公落气后表姐打电话给我,电话那 头的她哭得死气活来,几度哽咽,而我竟没有一 滴泪,只是木然地听她哭诉。 火化的那天,望着棺木中双眼紧闭、神情慈祥 的老外公,我突然双膝跪下,任凭自己泪如雨下。 我望着外公被徐徐推进火炉,内心几近失控, 因为我这才真正意识到,我已永远失去那最爱我 的外公,是我的任性丢弃了外公,丢失了那份至 爱亲情。 以后的日子我常去墓园看望外公,他永远都冲 着我慈爱地微笑。我知道他回不来了,一如我那 失去的亲情,再也回不来了! • (感情真挚,文章文脉清晰,主题鲜明,描写细 腻,文散而神不散) 请以下列素材提炼主旨 • 周末,妈妈约我陪她去爬山,原本我爬得很快,可是爬到半山腰,不经意的 一瞥让我看到了身侧的万丈深渊,我的心颤栗了,我的脚步不敢继续向前。 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你停在这儿做什么? ”是妈妈, 她原本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现在竟已赶上了我。“我……”我咬咬牙, 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我不敢走了……”“为什么,你不是一直走得很快 吗?”妈妈关切地拍拍我,我才发现,她的脸色竟也是那样苍白。我回过头 看看脚下蜿蜒的台阶、幽邃的山谷,“我怕掉下去。”“哎呀,别害怕,” 妈妈笑了,“既然回头看会怕,那就向前看好了!” 利用以上素材,对应下列题目 • 2015年(丢) 一次周末,我陪妈妈去爬山,面对巍峨的山峰, 停在半山腰的我因为恐惧,不敢前行,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丢掉 恐惧,学会向前看,最终战胜了那座心理上的大山。 • 2014年(勇往直前)一次周末,我陪妈妈去爬山,当我回过头看 山脚下蜿蜒的台阶、幽邃的山谷时,顿时觉得害怕,妈妈微笑着 鼓励我:“既然回头看会怕,那就向前看好了”。人生就是这样, 就算有再大的恐惧也要勇往直前。 利用以上素材,对应下列题目 • 2014年(学会等待)我陪妈妈去爬山的过程中把妈妈甩得很远, 后来被身侧的万丈深渊吓得停止了前行的脚步,等到妈妈努力追 上我,问清缘由后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才得以继续前行。看着 妈妈苍白的脸色,才发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陪伴,学会等待是多 么重要。 利用以上素材,对应下列题目 • 2013年(带着 出发)周末的时候,我陪妈妈爬山,在半山腰 时,回过头看着脚下蜿蜒的台阶、深邃的山谷,“我怕掉下去” 以畏惧的心理面对万丈深渊只会觉得更加害怕,只有带着快乐出 发,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才会走得更远。 • 2010年(我读 )一次周末,我和妈妈去爬山,爬山的过程中 一次又一次想要放弃,却每每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 人公保尔,想着他钢铁般的意志,才得以更好地前行。 作文提升训练 请以2006——2015年中考作文中任意一个题目,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求套用以下素材。 周末,妈妈约我陪她去爬山,原本我爬得很快,可是爬到半山腰, 不经意的一瞥让我看到了身侧的万丈深渊,我的心颤栗了,我的脚步不 敢继续向前。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你停在这儿做 什么? ”是妈妈,她原本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现在竟已赶上了我。 “我……”我咬咬牙,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我不敢走了……”“为什 么,你不是一直走得很快吗?”妈妈关切地拍拍我,我才发现,她的脸 色竟也是那样苍白。我回过头看看脚下蜿蜒的台阶、幽邃的山谷,“我 怕掉下去。”“哎呀,别害怕,”妈妈笑了,“既然回头看会怕,那就 向前看好了!” 第二类——半命题作文 【知识提炼】 • 什么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作文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叫补题作 文。就是将一个完整命题省去一部分,变成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 考生根据自己要求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相比,具有限制性与开放性 相结合的特点。首先是出题人给出一部分命题,题目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 对写作对象、内容、范畴等作出相应规定;其次是考生掌握一部分的补题权, 在规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 选择余地,考生的自由写作空间更大。半命题形式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思想, 既有利于考生个性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猜题押题,同时能较有效地考查不 同层次考生的写作水平。 【常考题型】 • 半命题作文,按要求补充的位置来分,有空前、空中、空 后、前后空等几种形式;就补题的方式来说,主要有限制 性半命题、选择性半命题、自由性半命题三种类型。 • 1)限制性半命题——(2011安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 古国,许多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 长。如孔子、孟子、张衡、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 施耐庵等伟人、名人的人格、学识、作品,对后人的教育 意义是巨大的,许多后人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成绩、 走向成功的。在你的三年初中学习生活中,你肯定也被这 些伟人、名人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请将题目 “我在 的引领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所填人物 应从中国古代伟人名人中选取,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人物。 【常考题型】 这种类型的半命题题目,命题人提供了拟题的方向或者提供 了拟题的范围,考生根据空缺部分之前或之后的现有内容,结合 自己的生活体验、积累的写作素材等进行考虑而补充。如这道作 文题,提示语列举了学到的古代伟人、名人,而题目的空缺在位 置中间,因此,表面看补充的范围很宽,实际上又有限制:一是 只能填伟人名人;二是必须是中国古代的。这种命题形式,限制 性比较明显,因此看清题目要求很重要。 【常考题型】 2)选择性半命题作文——(2011宁波)请以“ ,不普通”为 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从“他、她、它”这三个词语中选择 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名等。这种类型的半命题作文,突出特点是命题人给考生提供了 现成的词语或短语,要求考生从从中任选一个写作。这种题型降 低了补题的难度,考生只要从命题者提供的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 的词语来填充并写作就行了,不用另外考虑立意选材的方向。 【常考题型】 3)自由性半命题作文——(2011梅州)生活中,你 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 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 心灵。请你以“ 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 章。这种类型的半命题作文最为普遍,它有如下 特点:既提供了可选择的词语或短语补题,又允 许考生在这些词语之外另选内容补题写作;没有 限制该填什么内容,考生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2010南昌】以“我读 ”为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横线上填 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 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后补式半命题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写出一本书的 书名,一方面考查我们初中三年来的读书情况,另一方面也是 在大力提倡一种读书的风尚。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 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相信我们一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 写。 【写作思路提示】 选择一本最喜爱的书。如果你是酷爱读书之人, 可以选一本你自己最喜爱的,真正带给你教益和感动 的书来写,因为只有触动过心灵的文字,才会留下深 刻的印迹,才会唤起你的表达欲望。如果你平时很少 读书,这道题让你觉得很有挑战性,你更需要选择一 本自己比较喜欢和了解的书来写。切忌选择的书籍自 己都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不懂装懂。 【写作思路提示】 选取一个最佳的角度。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会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然是谈读书的文章,一定要 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来写。比如可以把立意定得高一 些,写出这本书对自己的心灵的塑造、对自己人生 境界的提升和影响;也可以以介绍性为主,写这本 书带给自己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写成一篇规范 的读后感,从引、议、联、结等几个方面来组织材 料;甚至可以大胆质疑,对一本书的主旨提出自己 的疑问和思考,鼓励向名人和权威挑战,大胆创新。 【写作思路提示】 选定一种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平时我 们写作都有自己擅长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也可以说是自己习惯的“文风”。因此,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最能 驾驭的表达方式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往 往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佳作欣赏】我读《繁星·春水》 我,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总是喜欢在残缺中寻 找美丽的身影,在废墟中寻找坠落的天使。虽说不上 是多愁善感,却也会为人间挚爱——母爱、童真、自 然,留下几行热泪。 她,有一个安静的灵魂,像是一位坠落人间的 天使,用那行云如水般的文字——《繁星·春水》, 演绎了世间挚爱——母爱、童真、自然。 一 母爱·春光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 那春光吗? 早晨出门前,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把雨伞;中午 放学回家,从母亲手中接过那碗热腾腾的汤;晚上复 习功课,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杯温热的牛奶……每当抬 头看见母亲那关切的面容,慈爱的眼神,就会想起冰 心的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要像花儿感谢春光一样, 用心去感悟母爱的点点滴滴。 二 童真·花朵 万千的天使啊,都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 们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布娃娃被遗忘在角落,纸飞机被冷落在桌底,动 画片一次次被跳过……哼着《不想长大》,唱着《我 还能孩子多久》,我们一点点地成熟。步入多姿多彩 的花季、雨季,猛然回首,才发现最令人魂牵梦绕的 竟还是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的我们,少了钩钩手 的无知,却多了虚假的装深沉;少了分糖果的天真, 却多了虚荣的彼此炫耀;少了黏着爸爸妈妈的幼稚, 却多了那所谓的“代沟” …… 冰心,是你找回了我美丽的童真,一朵朵简单 纯真的花儿悄然绽放在心里。 三 自然·哲思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我采撷了这一句话,装扮在我小小的文具盒里,每次 打开,都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是呀,不要为自己取得了一点 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前方的路途,我们要用鲜花去点缀。之所以 历经艰苦而不言放弃,是因为我即使走不到目标的终点,也希望 在奋斗的生命中留下我的痕迹。 感谢你,《繁星·春水》,是你不经意德从我身边走 过,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冰心,走进了母爱、童真、 自然的世界,让我数着那天上的繁星点点,欣赏那绿如蓝的一江 春水。我仿佛看见,那位裙裾飘飘的爱心天使,教会着我,引领 着我,让我微笑着去爱母亲,爱自然,爱生活! 【满分解密】 小作者选取《繁星·春水》中的三句诗句,由诗句联系生活 实际,由此来谈从诗句中获得的感受与启迪。文章运用长短句 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流畅优美,以议论、 抒情的方式表达出自我的真情实感。 由此展开,我们还可以选取《繁星·春水》中表现母爱的诗 句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 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表现童真的诗句如“儿时的 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 如今是疏远了么”。表现自然及人生思辨的诗句如“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 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运用这些素材,也应紧密联系生 活实际,谈感受,谈启迪。 【2011南昌中考作文】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 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很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 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 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者是参与者。 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 从填空的内容来考虑,可以填一个抽象的词语,如爱心、快乐、信心、友 谊、光明等,也可以填一个具体的词语,如火炬、书本、车票等。考生可以 填的千变万化,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题目就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最好在 填写词语时越具体越有个性就越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 从写作的内容来看,传递的特征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传送。 • 从写作的技法来看,最好能虚实结合。从传递的事物中让读者感悟到传递 的内在东西,如美好的品德精神等。把重点落在传递的过程上,揭示传递的 精神意义 . 【实战练兵】 • 鱼儿在寻找大海,花儿在寻找春天,我 们穿过时空隧道,寻找幸福的法宝…… 请以“寻找 ”为题,先把题 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校名。 【思路点拨】 • “寻找”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景等等,一切有形 的事物可以“寻找”;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个真理等等,一 切无形的事物也可以寻找。 • 寻找有别于忽然间的感悟,也有别于偶然的发现。寻找是有方向、 有目标的求索。既然是求索,就会有过程,这个过程里肯定有付 出,也有曲折。 •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过程,是认识 的升华过程。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