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精讲复习专题文言句式及断句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精讲复习专题文言句式及断句完美

ID:776904

大小:528.26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1-11-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常见的文言句式 文学常识 1、《曹刿论战》,选自《 》, 该书亦称《    》或 《 》,传说是 未年_ 国史官 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史 书。 2、 《出师表》节 选 自《         》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 。  此“表”作 者   , 时期杰出的政 治家和军事家, 的丞相。 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鲁 左丘明 编年体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奏章 诸葛亮 三国 蜀国 春秋 左传 议论3、说,是一种文体,可___ 可    ,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 我们学过的 《   》和 《 》都是这种文体。 4 和 是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5、铭本是刻在器物上用来   和 的韵文,后来发展成为 一种文体。 叙事 捕蛇者说 马说 警戒自己 颂扬他人 韩愈 柳宗元 常见的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 1、省略句 2、判断句 3、倒装句 4、被动句 省略句 (1)主语省略 1.(  )乃入见。(  )   问:“何以战?” 2.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 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蛇 草木蛇 刿 刿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鼓鼓 (2)谓语省略 (3)宾语省略 1.小惠未遍,民弗从(  )也 2.必以(  )分人 3.可以(  )一战 (4)介词省略: 山水之乐,得之(  ) 心而寓之(  )酒也。 之 之 之 于 于 判断句 A、 1、……者,……也, 例: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少年区寄,是郴州一个打柴 放牛的孩子。) 2、“……,…… 也”例: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 啊。) 例:臣本布衣。(我原来是个平民百姓。) C、用::“悉、乃、为、则”等词表示判断。 例(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大臣。)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 楼雄伟的景象。)  (3)此皆良实。     (这些都是贤良诚实的大臣。)  (4)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江东人 的领袖孙伯符是英雄啊。) 倒装句:文言文中有的句子语序有变动, 句子成份出现倒装。   1、主谓倒装 例: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2、提宾式(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2、何苦而不平。即,苦何而不平(愁什么        挖不平呢?)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彼不我恩也   即:彼不恩我也,(他不好好待我。) C、凭借“是”、“之”将宾语前置。 (1)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用“之”连接 (2)唯利是图,即,唯图利,用“是”连接 3、介宾短语后置 (1)苛政猛于虎也,(苛刻的赋税徭 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没有不曾对桓帝、灵帝的昏庸感到痛 心遗憾。) (3)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死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4)战于长勺。(在长勺打仗。)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在一般人手中受辱) 被动句:陈述对象是被动者的句子, 例:(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2)帝感其诚。(天帝被愚公他们的意志所感动。) 作业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的句式特点是什么?如今,这句子已演变为 什么成语? 2、“臣本布衣”一句,从句式上看是什么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3、翻译句子, ① 躬耕于南阳, 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 此诚危息存亡之秋也。 ④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初中语文 状语后置及断句技巧 知识框图 句子语法结构: 【状】(定)主+【状】谓+(定)宾 【昨天早晨】,(年老的)父亲【费力地拖着笨重的行李】来到了(寒冷的)北京。 主语 宾语 文言文中: 主语(名词性):名词、数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性):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宾语(名词性):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从句、活用为名词的动词或形容词 定语(形容词性):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状语(副词性):时间、地点(处所)、方位、工具(方式)、目的(文言文中由介宾短语构成状语) 介宾短语:介词+名词/代词构成的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 知识框图 状语后置结构: (定)主+谓【状】+(定)宾 公与之 乘。 战【于长勺】。(于长勺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主语 谓语 谓语 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主语 谓语 我 孰 【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主语 疑问代词 谓语 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为什么不用脚来试试呢? 谓语 咨 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拿当前的大事询问我。 谓语 知识框图 状语后置判别方法: 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而如果是状语后置的情况,它一定要符合这么一条规律—— “谓(动)+(宾)+(介)+名(代)”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成后置的“状语”了。实际就应该是: “谓(动)+(宾)+【介+名】” ①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作“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根据上面两条, 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于潭上】得双石 从水潭上寻获两块石头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结合规律判断:“贤”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弟子”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师不必【于弟子】贤 老师也不一定要比弟子有学问 ③赵尝五战与秦 结合规律判断:“战”应该是“谓语动词”,“与”是“介词”,“秦”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赵尝【与秦】五战 赵国曾经和秦国有过五次战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规律判断:“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由此,可以 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 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 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 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是第二人称代词,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⑵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示例】试用“定名词”的方式断句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 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4.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 字前面要断开)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 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 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 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二)虚词断句法。 【示例】判断虚词断句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 序刺奢》) 3.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 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4.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 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 “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示例】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 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4.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四)语序句式断句法.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者也”等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 “得无……乎”“无乃……乎”等固定句式。 【示例】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 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五)修辞方法断句法。 ①顶真: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②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③反复: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示例】 1.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臧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2.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识框图 断句技巧 (六)总分关系断句法。 【示例】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断句练习 1. 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强 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2.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 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 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 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阅读下面语段。请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 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有 大 略 者 不 问 其 短 有 厚 德 者 不 非 小 疵 家 给 人 足囹 圄 空 虚。 断句练习 1. 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 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 周公。” 2.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 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 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 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 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阅读下面语段。请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 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有 大 略 者 不 问 其 短 /有 厚 德 者 不 非 小 疵 /家 给 人 足/囹 圄 空 虚。 断句练习 3、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 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 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 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4. 阅读下面语段,请用“/”给下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五处)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 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 相亡?然亦殆矣。” 断句练习 3、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 为酒 / 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 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 “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 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4. 阅读下面语段,请用“/”给下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五处)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 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 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断句练习 5、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 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 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6、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 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7、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 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 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断句练习 5、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 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 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6、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 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 欤 7、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 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 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表示主人婉言谢绝留客: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表示客人委婉要求留客: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 / 1、阅读并理解浅易文言文。 2、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 总结 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 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 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 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