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说明顺序与结构
一、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
杂的事物。
作用: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
、具体的了解。
(2)时间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
作用:过程清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3)逻辑顺序:适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及介绍科学原理的事理
说明文。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
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
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
2.怎样确定说明顺序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
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2)把握语言的标志。空间顺序有“东”“西”“南”“北”“上”“下”“左
”“右”等方位词作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
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
主,兼用其他顺序的,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是哪种顺序。
二、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又分为三种情形:总——分——总式,例如《看云识天气》
;总——分式,例如《苏州园林》;分——总式。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例如《向沙
漠进军》是递进式,依次是沙漠危害——如何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例如介绍某一
实验过程。
4.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技术。
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1.整篇文章的结构划分。说明文的结构层次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
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来划分;如果是按
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其结构层次则为“总分”式。
2.每一自然段的层次划分。一般来说,说明文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
显的,要特别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注意“大层次”与“小层次”之间的关
系。
③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
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
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
、节食、暴饮暴食等。
④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
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
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
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
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⑤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饮
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⑥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究发现,暴饮暴
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
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⑦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
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选文有改动)
1.第①段从“生物钟”写起有什么好处?
①从大家熟悉的“生物钟”写起,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
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
3.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
作程序与生物钟差不多保持着一致,删去后表示两者的运作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
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①坚持吃早餐②不过度节食③不暴饮暴食。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三段的问题“不吃
早餐、节食、暴饮暴食”,下文提出的建议是:坚持吃早餐,不节食,不暴饮暴食
。
二、(原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关中的风水
①中国的风水学讲究一个天地人和,阴阳平衡。其中依山傍水就是风水学的主要
原则。
②山是大地的骨架。据《二十四史》记载: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阴阳二气交媾
生出了人,而真正“瑞气结成灵胎”是在昆仑山腰,因此昆仑山就是中国的龙脉。
而秦岭山脉就源于昆仑山,在关中境内绵延八百余公里,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关中
平原的南侧。若说阴山、贺兰山是中国的北龙,南岭山脉是中国的南龙,那么秦岭
山脉就是中国的龙脊。关中的北侧是一望无垠无比壮阔的黄土高原,一道原、二道
原、三道原栉比鳞次地与北山相连,有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有的突兀高起小巧玲
珑,犹如臣子簇拥着秦岭这个君主,是真正的朝供伏案之山。
④土是人的皮肤。渭水冲击而形成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早在远古
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半坡居民也在此建立部落,开创
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战国时代这儿已是全国的三大粮仓(成都平原、关中平原
、黄河中下游平原)之一,号称“八百里米粮川”,是风水上绝对的“上上田”。
难怪周秦汉唐的帝王都以此为都,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就是今天只要你抓一把
种子随手撒去,过不了几个月你就会看到一片葱葱的麦苗。
⑤房是人的衣服。关中的房屋多是坐北朝南,冬季就是西北的西伯利亚的寒流越
过了北山的阻挡,来到关中平原时,已是强弩之末,不会再有“风吹骨寒家败丁稀
”凶相。夏季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虽然有秦岭山脉的阻挡,可暖风也会越过华北平原
,沿着黄河古道来到渭河平原,带来丰富的雨水。这种因地制宜顺应天道的建筑,
必得山川之灵气,必受日月之光华。
⑥若说以形为体、以水为脉、以土为肤、以屋为衣,还算不得是好风水,那么“
大地的圆点”就是真正的好风水。关中平原地处九州的中心,泾阳县则是中心的圆
点,是“五行”中的戊己土,是阴阳的平衡点。《太平御览》就说:“王者受命创
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难怪周秦汉唐的帝王们都要把关中作为称霸天下的基点
。这也许就是《论语》里“中庸”理论在风水学中的延伸。
⑦关中不仅是上好的“阳宅”,也是上好的“阴宅”。封建帝王们头枕九仲山
,脚登渭河水,把关中平原当作上好的“明堂”(风水学讲:明堂宽大为有福),尤
其是渭水的北原,布满了大大小小上千个陵墓,像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
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元帝的渭陵、成帝的延陵、哀帝的义陵、
平帝的康陵。当然还有最宏伟壮观的唐太宗的昭陵,武则天的乾陵。不愧是中国
的“金字塔”(尼克松语),不愧是中国天然的历史博物苑。是的,一个陵墓就是一
个神奇的故事,一个陵墓就是一部浩瀚的卷帙。就是现在,在咸阳原上的任何一
个土旮旯里都能找到一片久远的秦砖汉瓦。
⑧关中不愧是一块风水宝地。
1.第⑥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总结上文,总说了关中风水的山、水、土、房的特点;结构上:承上启
下,承接上文对关中风水特点的分说,开启下文对“阴宅”“阳宅”的介绍。
2.第③段加点的“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据说”表示不确定,如果删掉,就变成“当年秦国援助晋国的粮食就是
通过渭水航运”是确定的事了,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在下面的段落序号间,用“/”为文章划分层次。
① ②③④⑤⑥⑦ ⑧
【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段落结构的把握能力。首先由全文内容可知先引出“
风水”这个话题,然后结合“山、水、土、房风水的四个特点” 及“大地的圆点
”和“阳宅” 等方面来介绍关中风水的特点。最后,总结关中是一块风水宝地。
根据这个行文思路,即可划分出文章的层次。
/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到今,渭河都是水量充沛平缓,航运便利,人们常利用渭水转运漕粮,
因此渭河有“咸阳古渡”的美名。
B.关中的泾河、沣河、涝河就像毛细血管,从关中北侧的秦岭山脉和南侧的秦
巴山脉汲取营养,源源不断地输入渭水。
C.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很早就成为了全国的三大粮仓之一,是由黄
河冲积而成的。
D.关中平原从远古时期就有猿人在那里繁衍、组建部落,因此它是中华先民开
创农耕文明最早的地方之一。
【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A项的说法是在历史上,现在并非这样,
因此,A项不符合;B项秦岭山脉位于关中南侧,关中北侧的是北山,因此,B项不
符合;C项关中平原由渭河冲击而成,而并非黄河,因此,C项不符合。所以,答案
选D。
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导学号:76392062)
华阳古镇——秦岭第一镇
①华阳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晋,是傥骆古道上有名的驿站。这里在秦汉成集
镇,唐宋设县治,到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撤县改区。1984年,
改称“华阳镇”至今。
②古镇周边有众多溪流汇集,具有富水之利,所以被称为“北方的丽江”。东西
两河流水环绕,古镇像一叶小舟,系泊于青山秀水之间。镇上民居错落有致,小
桥流水,石板街、青瓦房、木门、木窗、木梁、木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
画卷,宛若世外桃源。古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
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道华阳无名地
,石有将军岭卧牛”的写实诗句描写了华阳的八大盛景。
③古镇上有一条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形成的老街区,分为正街、齐家街、会馆
街、新街4段,全长约600米。街口立着一座漂亮的牌坊,上书“华阳古镇”几个大
字。老街上的明清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文武官员衙门、酒肆茶楼、客栈、当铺和
土产杂货铺等沿街一字排开,五颜六色的店招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房屋全部为土
木结构,建筑兼有南北风格,墨色的木板门铺面、青砖灰瓦、精湛的木雕、古朴的
版画……无处不散发着浓郁的陕南民居气息。
④沿老街走到镇边,尚能看到古华阳县城墙残垣的轮廓。穿过一片卵石河滩,面
前是开阔的广场,东西两条河流在此交汇为酉水河。交汇处形似船头,故名船头广
场。从这里跨过华阳大桥,东水河畔是一座古塔。古塔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
,塔高13米,共5层,方形砖塔,塔顶呈宝瓶状,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渐次缩小
。第二层以上,每层4面均有佛龛,内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龛40个。这座塔当年主要
用来震慑洪水,安民保业,所以叫“镇水塔”。
⑤华阳古镇还有许多红色文化遗迹。4000米外的红石窑村有红二十五军司令部,
俗称余家大院。1935年春天,以程子华为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的红二十五军由鄂
豫皖根据地北上抗日,途经华阳镇,司令部就设在余姓地主家中。如今,这里成了
红军革命纪念馆,院墙上红军时期的标语依稀可见:“只有参加红军,穷人才能有
饭吃!”古城南边的高峰村有红二十五军政治部遗址,一座小山坡上还矗立着革命
烈士纪念碑。
⑥与遍布华夏的其他古镇相比,华阳古镇的不俗之处在于它有着丰富的原始森林
资源和极为丰富的珍稀动物资源。长青自然保护区是有名的“生物资源库”,这里
生长着秦岭冷杉、太白红杉、红豆杉等24种珍稀名贵植物,它们都是经过第四纪冰
川之后残留下来的我国特有的古老物种。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黑熊
、朱鹮、红腹角雉、血雉、金鸡和勺鸡等珍禽异兽也在这里繁衍生息。保护区的建
立,为这些珍贵的动植物提供了最后的保护屏障。
⑦如今,游客们来到华阳,不仅要看古镇,看青山绿水、鲜花绿树,更感兴趣的
还是看野生动物,尤其是号称“秦岭四宝”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
(本文有删改)
1.本文作者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华阳古镇?请简要概括。
华阳古镇历史悠久;溪流众多,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古建筑林立;红色文化
遗迹众多;拥有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和丰富的珍稀动物资源。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③④两段说明的是华阳古镇的两处古建筑遗迹,第③段说明的是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的老街区;第④段说明的是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修建的“镇水塔”。按
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点拨】③④两段都在介绍华阳古镇的历史遗迹,一处是老街区,一处是镇水
塔。仔细比较,两处的修建年代不同,自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所以不能
调换。
3.文章第②段的画线句“东西两河流水环绕,古镇像一叶小舟,系泊于青山秀水
之间”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打比方,把华阳古镇比作系泊于青山秀水之间的一叶小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古镇
周边的溪流之多,被称为“北方的丽江”。表现了华阳古镇的景色优美。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秦以前,华阳古镇只是一个有名的驿站,秦以后就形成了集镇,失去了驿
站的功能。
B.华阳古镇被称为“北方的丽江”是因为华阳古镇也像丽江一样,水资源很丰
富。
C.“只有参加红军,穷人才能有饭吃!”这一标语是当时途经华阳镇的红军留
下的。
D.与我国的其他古镇相比,华阳古镇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是其他古镇所
没有的。
【点拨】A项对应第①段,原文并没有提到“失去了驿站的功能”,所以选项与
原文不符。C项对应第⑤段,原文为“红军时期的标语”,选项改动为“红军留下
的”,原文不能证明这一点。D对应第⑦段,原文并没有提到“别的古镇没有”“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原文不符;B项对应第②段,仔细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
表达一致。
B
专题二 顺序、结构
• (2014·株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 葡 萄
• 汪曾祺
• 四月,浇水。
• 葡萄喝起水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
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
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看看吧,梢头切断
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是几根根枯藤,
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
“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
喝。
•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
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
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新条。这样长法不行呀,还结不结果呀?
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的一截都给
它铰了。
•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
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
因此,长出就给它掐了,长出就给它掐了。
• 五月下旬,葡萄开花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
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
豆大的葡萄粒。
•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 七月,葡萄“膨大”了。
•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
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 八月,葡萄“着色”。
•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 下过大雨,你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
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 可是你得快!明天,对不起,你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
晶莹鲜艳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
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
上车,走了。
•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 (节选自汪曾祺《葡萄月令》)
本文以时间为序,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融合
在一起说明。
【答案】 葡萄生长(过程) 葡萄生产(管理)或培育葡萄等
【点拨】 这篇说明文是用生动的语言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葡萄的生
长过程,同时还将人的活动穿插其间。
• 变式训练
• 1.本文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的?找出标志性的句子写在下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按时间顺序介绍。“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
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七月,葡萄‘膨大’了”“八月,葡萄‘着色’”
• 【点拨】 重点关注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和段落。
• 2.试分析文章4—7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第4段先总说在五月份如何培育葡萄,5—7段分别介绍浇水、喷药、打梢、掐
须的具体过程。
• 【点拨】 必须弄清这几段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然后从结构上分析。
• 一、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 1.说明顺序:
• (1)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 作用: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
解。
• (2)时间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 作用:过程清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 (3)逻辑顺序:适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及介绍科学原理的事理说明文。常
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
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
解题技巧
• 2.确定说明顺序
•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
顺序,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 ( 2 ) 把 握 语 言 的 标 志 。 空 间 顺 序 有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作标
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而逻辑顺
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
•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
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是哪种顺序。
• 二、说明文的结构:
•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又分为三种情形:总——分——总式,例如
《看云识天气》;总——分式,例如《苏州园林》;分——总式。
•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例如《向沙漠进军》是递进式,依次是沙漠危害——如何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例
如介绍某一实验过程。
• 4.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
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技术。
• 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 1.整篇文章的结构划分。说明文的结构层次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按照时间顺
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来划分;如果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
的,其结构层次则为“总分”式。
• 2.每一自然段的层次划分。一般来说,说明文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要特
别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注意“大层次”与“小层次”之间的关系。
名题强化
一、(原创题)
生物钟是座什么钟
①对很多人来讲,早晨起床时总是要在两个“时钟”之间挣扎、煎熬一番。一个
是闹钟,另外一个是听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生物钟”,它调控、平衡一
系列的生理系统的节奏。纪录片《生物钟的奥秘》展示了它跳动的图像。它看起来
还没有米粒大,按照一定的节奏开开合合,就像跳动的心脏。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
授拉塞尔·福斯特将这种律动比喻成“交响乐团的指挥所发出的有规律的节拍”。
②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许多本能,比如睡觉、吃喝,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物钟
的支配。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上午八点左右心脏病容易发
作,为什么午后两点高速公路车祸比较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只是节奏不同。生物钟的平均周期
为24小时1刻钟。有些人的比较快,22个小时就能走完;有些人恰恰
相反,慢得滞后于昼夜周期,也就变成了“夜猫子”。
④人生的不同阶段,生物钟也在变化。开始是早睡型。到了青少年
时期,睡眠会越来越迟,20岁出头,睡觉时间会略微早一点儿,到了
55岁,我们睡觉的时间会回到10岁时的样子。
⑤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后的几个小时属于危险时段,甚至攸关生死
。血压升高的最大值是在醒来后3小时内,所以通常是在上午七八点
到十一点之间,血压升高会阻断血液流向心脏,那可是场灾难。统计
表明,此时心脏病发作是其他时段的3倍还多。十二点过后,说明你
度过了一天中最危险的阶段。
⑥下午是田径及赛车运动员的黄金时间。几乎每一项田径或赛车的
世界纪录,都是在下午或晚上打破的。下午及晚间运动员的体温会自然
升高,这起到了赛前热身的作用。生物钟会对真正的顶级运动员带来差
异,这种差异决定着运动员是否与奖牌有缘。
⑦生物钟也一直伴随着其他动植物、细菌、单细胞生物体。我们身
体内部的生物钟也不独存于大脑里,它在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
⑧它规律地走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早晨起来
应避免运动,可以把运动留在晚饭后;中午吃完饭可以打个盹儿。
(选自《润·文摘》2013年第11期)
• 1.本文的说明结构是总—分—总。
• 2.请简析第④—⑥段的说明顺序。
• 第④段说明的是人生的不同阶段生物钟的变化,第⑤⑥段说明的是一天内人体
生物钟的变化,可见这三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 3.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作比较和打比方。使读者对纪录片中生物钟图像的大小、跳动规律获得真切具
体的感知。
• 4.第⑥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 不能删去。用“几乎”表示田径或赛车的世界纪录是在下午或晚上打破的这一说法并不绝
对,不排除在其他时间打破世界纪录的可能;去掉就绝对化了,这与事实不符。“几乎”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5.有人说,第⑦段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 示例:不能删去。该段第一句说明生物钟不仅人类才有,第二句话说明生物钟在人体的分
布特征,不仅紧扣说明对象,而且能使读者对生物钟的知识了解得更为广泛、深刻,同时
避免了对生物钟产生误解。
二、(2014·咸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
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
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
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
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
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
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
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
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
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
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
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
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
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
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
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
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
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
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
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
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
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
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
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
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
两点优势。
• 效率高 不污染(无污染) 成本低(低成本)
• 2.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举例子,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
取得的新进展。
• 3.结合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第②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加点的“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
发现”的两点内容。
• 结构上起递进作用;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
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 4.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
• ①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 ②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 第①句中,“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任何”一词,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商业飞机或
喷气式飞机”上,它无一例外都是必备品,不可缺少。“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第②句“通常”一词,也起限制作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黑匣子由钛或不锈钢包裹,
但不排除特别情况,在特别情况下,黑匣子可能也用其它材料包裹。“通常”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