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
顿。
• 1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 2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
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学科网
:主要用以表明书名、篇名、报
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表示并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
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
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学科网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 在分句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组
卷网
表示并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
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
加压;二、要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
神,持之以恒。(错误用例)
2 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组卷网
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密
的,中间可用逗号)。
• 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
出呢?
• (2)选择问句,问号放在句末。
• 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 (3)主谓倒装句子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
逗号。
•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
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 ①表直接引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②表特定称谓③
表强调突出④表讽刺、否定⑤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
纪念日等。
• 使用引号应注意:
•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
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
放在引号里面。
• 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处。”
• 使用引号应注意:
•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
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
号的外面。
•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
字见新,朴字见色”。
•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
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才用一个后引号。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
例1、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
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
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省略号
是句末点号,照用。
八、
例2、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
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
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3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
跌、跌……” 他的脸色,很象恳求掌
柜,不要再提。
(3)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
数词语的省略。
例4、(场长)介绍给我们
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
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
实在不少。”
(4)表示静默或思考。
例5
何为:不行!梅伯母的身体
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6、他直指着正北方向,
“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
给……”
(6)表示语言的中断。
例7、“我并没有阔哩,我须
卖了这些,再去……”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8、这么多年他老人家没有来
得及听我一次汇报,总理呀总理,
现在我到哪里去向您汇报呢?……
难 点:
[1]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
尽,或说话断断续续、沉默不语。
(与破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2]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
“之类”,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
用“等”、“等等”、“之类”。
反之亦然。
难 点:
[3]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
号(句号、问号、叹号保留)。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
完整的句子,其他点号应与文字一起
省略。(后引号、括号除外)
例4、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
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
果……等年货。
例5、在妈妈的叮嘱下,书包里
的考试用品都已准备好了:钢笔、
铅笔、尺子、橡皮、绘图仪、准考
证……之类。
×
×
例6: 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
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
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
部 ……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
不可的。
是句中点号,不用。
×
十一.破折号
表示它后面有个注释,或表示语意的转折、
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破”就是
语句突然被打断,“折”是把意思转到另
一个方面。
1、破折号——与括号( )
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
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在
阅读时必须读出,括号引出的解释
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
2、与“即”“就是”等词并用。(误用)
3、破折号表示停顿,它前面的
句号、逗号、顿号可以不用。但
它前面的问号、叹号不能略去,
略去了会影响语气。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山东高青2005年)
• 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
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
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 C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
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 D “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表特定称谓
表直接引用
表前后分句是并列关系
引用的是完整的话,感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 2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 B 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
要能够背诵。
• C 我问那个买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
生?”
•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
“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应直接说“十三
四岁”
书名号里还有书目名称时,里面要用单书
名号,应写为“《(十则)》”
所引用的诗句没有独立成句,所
以,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21名乘
客,其中12名是妇女。
•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
•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
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
伟丈夫。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引号应改为书名
号
•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
将军家的狗。”
• C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
氯化钾等……,另外还有溴、锶。
• D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A“夜雨剪春韭”作了这句话的主语,
是句子成分,应该把引号内的句号删去;
C省略号去掉;D 括号内解释的内容应
放在句号前面。
•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
见?
•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
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
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
有趣的小不点们。”
A选择疑问句,第一个句子后使用逗号,句末使用问号
•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
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
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
漫步?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
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
变成了现实。
•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
“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
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
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
200毫升鲜血。
•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
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遗像不到的
收获。
•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
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
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
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
的动力。
•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
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B (A. 把第一个句号换成分号;C.问号
改为逗号;D.“三、四”改为“三四”)
• 7 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4处,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
• 有两则新闻引人思考:(A)在长沙举行的全国
文化经典教育交流会上,一个11岁的男孩表演了
正、(B )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C)深
圳一名5岁的女“神童”(D),一口气背出了圆
周率小数点后3020位,其父母正准备申报吉尼斯
世界纪录。
C (中间句号应改为分号)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 A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
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 B 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 C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没见过一座山,
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
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 D “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
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