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练
_ _ _ _
_ _ _ _
一、说明文阅读
题型 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把握说明
内容
开头作用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筛选信息
语言特点
①单一与非单
一②是文章集
中说明的中心
①看1、2段找总领句
②看结尾找总结句
③看中间找过渡句
④看段落关系找中心句
①列举现象或实验
②引用诗句、谚语
俗语、谜语、话语
①引出说明对象或说
明内容 ②增强文章趣
味性、可读性
举例子 列数字 打
比方 分类别 下定
义 作比较 画图表
关键词+说明内容
说明内容在使用了说明
方法的语句的上下文
①统揽全文 ②依据说
明内容 ③看关键词
①找各段中心句
②抓关键词
特点 原因 优势
不足 哪几方面等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准确 生动 修饰限制估计等作用或
借助比喻拟人修辞+特
点
典型题例训练
①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
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
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
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
言的一种依据。
②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
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
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
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
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
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
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
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
③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
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
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
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
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
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
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
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
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
式。”
④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
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
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
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
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
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
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
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
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
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
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
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⑤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
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
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
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
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迷。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开头处,有一段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的
文字,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4、文章第②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
明什么观点?
5、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对
其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
答)
6.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
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
7.你知道植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吗?请写出两种
植物身上所存在特殊现象。
1.引出“植物也有语言”这个话题。
2.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3.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
笑的问题。
4.“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
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
应几乎一样。”
5.声音(或者高频声音)和能量(或者光)。
6.示例:昙花一般在晚上开;含羞草被碰
时会低下“头”。
_ _ _ _
二、议论文阅读
题型 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把握论点
开头作用
论证方法
概括论据
补充论据
句段作用
理解句意
①是作者观点
②是肯定判断
③多不用修辞
①看题目 ②看开头
③看结尾 ④看来看
论据⑤看段中心句
①列举现象或典型
事例②引用名言名
句
①引出论题或论点
②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③发人深思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关键词+所证观点
观点在紧挨着的上下文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人名+事迹(扣住论点)
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名言名句 人名+事迹
承上启下过渡衔接上下文
①扣论点②将修辞还原
典型题例训练
①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
在现代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适应
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
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少的人讲话太长,语言无
味。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
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我们在社会现实中,
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②精,首先就必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北伐
时,国民革命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
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
列宁的瞿秋白先生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
报道工作”的讲话。与会者以为机会难得,纷纷做
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
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智深三拳打
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讲毕下合,全场
愕然,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
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明确集中。现在有些人
的讲话,海阔步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
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
③精,要求话语简洁,惜语如金。列宁在马
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2
个字。林肯在葛提堡的著名演说,连上、下台前
后不到3分钟。简洁,并非一味求简,而是尽可
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的讲话,拖泥
带水,庞( )杂冗( )长。
④精,还须力求新颖( ),活泼生动。幽
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
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板着
面孔,从头读到尾,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
受?
⑤讲话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知识是口才的
基础,言语乃有声思想。正如古人所说的 “一言
知其贤愚”那样,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炼受听,就
必须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
27.在文中“( )”内给加线字注音。(3分)
28.本文是针对 这一现状发表
的议论,中心论点是: 。(3分)
29.讲话要做到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用原文回答,每点不超过10个字)。
30.第②③④段论述的三点与中心论点是
什么关系?(3分)
31.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2.②③④段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能
否将②③④段调换,为什么?(3分)
33.为什么说“一言知其贤愚”?(用文
中原句回答)(3分)
34.请给本文拟个题目:
(不超过6个字)(3分)
28.社会上不少的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讲话必
须精。
29.①主题突出,要点鲜明;②话语简洁,惜语如
金;③力求新颖,活泼生动。
30.第②③④段分别论述的三点均是分论点,它们
是用来证明,补充中心论点的。
31.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具体、有力、突出地
论证了讲话要语言简洁,惜语如金。
3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不能调
换。因为三段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的.
33.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语言乃有声的思想。
34.讲话要精(或“怎样讲好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似乎已成定论,但持
这种观点的人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因
素,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自己的品
行不受玷污,就不会被不好的环境影响。
荷花是人们熟悉的,它生长在污泥里,却出污
泥而不染,亭亭玉立,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它自
身的品行超然于污泥之上吗?由物及人,生活中这
样的例子也不少。解放前,周恩来派熊向晖打入国
发党内部,熊向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胡
宗南的机要秘书。在胡宗南那里,可谓吃香的喝辣
的,比解放区好多了;在那样的环境中,他经常受
到反共宣传的的熏染,但熊向晖始终不为所动,在
出色完成党的任务后,回到了党的怀抱。为什么他
在国民党的污泥潭里没有蜕化变质?就在于他是一
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富贵不能淫”,始终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近墨者要想不黑,除了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外,
还要有勇气与“墨”作斗争。不要学陶渊明,虽看
到了世间混浊,却采取逃避的态度,“高驰而不
顾”,那是怯懦的表现;要学方志敏烈士,虽被敌
人关进了牢房,受尽了折磨,但他没有屈服于武力
和淫威,没有被“墨”染黑,反而用自己的言行感
化了一名卒兵,使敌人不得不惊呼共产党人的厉害。
可见,近“墨”者只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正确道路,
坚定地走下去,在任何“墨”的环境中,都不仅不
会“黑”,还会把“黑”的世界给改造过来。
当今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国外的东西好的
坏的都涌进来,好的当然要吸收,那么坏的呢?也
不用怕。只要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抵御糟粕的侵蚀,坏的东
西也无法把我们冲倒,即使近墨也未必会黑。
1.释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文章开头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成语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第二段中有一个句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它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5.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B句与A句相对应的
语句
A.荷花 —— 污泥 —— 亭亭玉立
B.熊向晖——( )——( )
与“污泥”对应的语句: ;
与“亭亭玉立”对应的语句:
。
6.“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原因是 ;
熊向晖没有蜕化变质的原因是 。
7.列举方志敏的事例意在证明什么?
8.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
人变坏。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2.引出论题
3.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自己的品
行不受玷污,就不会被不好的环境影响
4.由物及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5.吃香的喝辣的,经常受到反共宣传的熏陶;出
色的完成党的任务后,回到党的怀抱。
6.靠它自身的品性超然于污泥之上,他是一个真
正的共产党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7.有坚定的信念,“还要有勇气与‘墨’作斗
争”。
8.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_ _ _ _
一、记叙文阅读
题型 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概括内容
记叙顺序
①全文一件事
②有几个片段
人(主人公)+事
用一个完整句子表述
找出贯穿全文的物(事、
情)
①将修辞还原
②方向是主题
③结合上下文
形式+内容+效果
借助__,__地描
写(表现)了__。
顺叙 倒叙 插叙 注意看开头和结尾
把握线索
①事物线索
②事件线索
③感情线索
句子含义
①使用了修辞
②含义深刻
③表意含蓄
表达效果
(词 .句)
①使用了修辞
②讲究了句式
③用描写方法
④表现力词语
题型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题目含义
题目作用
景物描
写作用
①运用修辞
②表意含蓄
①将修辞还原 ②双关
要分析出字面义和深
层主题义③指出文中
象征义
是线索 揭示主题
概括文章内容
设悬念引人入胜
一语双关等
题目特点+表达意图
①在开头可能是设置背景
或为下文作铺垫 ②同时有
好几处可能是推动情节发
展③与人物联系紧密可能
烘托人物心情或衬托人物
形象④千万要结合上下文
渲染气氛
作铺垫
设置背景
烘托人物心情
衬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等
题型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揣摩心理
句子作用
补写句子
相应情节
相应描写
结合前后情节
结合上下文
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处
在开头
在中间
在结尾
两个角度:结构+内容
结合语境,与前后
文连贯
段首或段末
也可能是文末
人物形象
看笔
记背
熟
谁是一个__的什么
(人物身份)
看人物做的事.
看对人物的描
写. 看主题
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设悬念
作铺垫 对比衬托 象征等
题型考查目标 相应常识 解题方法
试
卷
上
的
每
个
问
题
赏析语句
主观发挥
从艺术手段和表达
的思想内容两个角
度赏析
启发、感悟、
评价等
方向是主题
语言要通顺
立意要积极
修辞、句式、
描写方法、
表现力词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