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拟题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配合,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
成就一篇好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一个好
标题应具备下述几个特点:①准确、鲜明。标题要紧扣文章内容,
一目了解。②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激发阅读兴趣。③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
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④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心人
寻味,又富有启发性。考试时拟出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好标题
会为自己的考场作文设置一扇美丽的窗户。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
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半文。拟题的总体要
求是准确、简洁、新颖、有文采,下面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1.比喻
关于“孝”的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以“心愿”为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以“诚信”为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以“故乡”为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3.反问
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我是谁?
以“拼搏”为话题——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4.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
5.借代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倾听花开的声
音。
6.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以“青春”为话题——长发长,短发短。
7.拟人
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以“生态”为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8.对比
关于“小和大”的话题——我说“小”与“大”。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以“春游”为话题——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题西林壁》)。
以“路”为话题——行路难(李白《行路难》)。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
以“宽容”为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
以“环保”为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以“理解”为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
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4.引用影视广告
以“诚信”为话题——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语)。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
语)。
(三)化用法
1.仿——有多少________可以重来(仿“有多少爱可以重
来”)。
让一部分人先________起来(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改——不要唯“财”是举;名优产品,让民忧;疑人要
用,用人要疑。
3.增减——名师未必出高徒、人穷志短。
4.调换词序——众不敌寡、弄斧何必到班门。
(四)移用法
1.移用军事术语——向沙漠进军、向贫困宣战。
2.移用体育术语——不能只打“擦边球”、生活马拉松。
3.移用音乐术语——青春的旋律、让青春奏出铿锵的乐章。
4.移用美术术语——七彩人生。
5.移用交通术语——人生急转弯、人生高速。
(五)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
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三个
臭皮匠,怎敌诸葛亮;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做女孩要三心
二意(宽容心、进取心、感恩心,善意、诗意)。
(六)悬念法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以“男孩女孩”为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
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七)诗画法
以“生命”为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以“乡情”为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拟题的重要性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
“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
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
龙未点眼者见在。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题好一半文 ”
请同学们选择一到两个自己认为好的题目,并且说
出理由。
《标准与答案》 《世界因真诚而美丽》
《转弯处的回头》 《择善而从》
《牵手》 《背影》
《文凭与水平》 《药》
《看足球,品人生》 《雪化了是什么?》
《让心河绿水长流》 《一花一世界》
《夏夜蝉鸣》 《月若有情月长吟》
准确
切入小
简洁
含蓄
文采
一、要准确、鲜明。
二、角度要小。
三、要简洁。
四、要凝练、含蓄。
五、要优美,富有文学色彩
拟题的基本标准
给
您
几
条
“
渔”
方法???
例如:做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
是异常丰富的,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
《让美梦成真》
一、定文体,扬长避短拟题方法
宜写成抒情散文;
宜写成记叙文;
宜写成议论文。
又如: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
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
《树下》 《我家的小桃树》
《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不可取)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
《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
《植树,为了子孙后代》
《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不可取)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
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
人的修养。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
的同学不那么喜欢。请你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
解和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 发挥想像——《虚构的语文课》
•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
• 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
是我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
是女性美的象征。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
《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
《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
偷换概念 《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
• 采用这种方法拟题,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
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
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三、巧修辞,匠心独运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
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时候,我们常常
想纵情欢歌。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文。
一般拟题:《谈音乐》《音乐与人生》《生
活中不能缺少音乐》《音乐的价值》
• 运用修辞:
• ①《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
• 比喻新颖,过目难忘
• ②《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
• 《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
• 对比鲜明,各显其妙
• ③《“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
• 《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
• 巧用借代,别出心裁
• ④《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
• 采用设问,耳目一新
⑤《欣赏音乐,懂得生活》
运用对偶,整齐凝练。
例如:
①以“我”为话题,
《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②以“假日”为话题,
《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四、巧点化,妙趣横
生
可活用歌词
可引用歌曲名
• ③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
《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
• ④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作题
《夕阳无限好》
• ⑤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
迅的话作题
《救救孩子》
• ⑥以“年轻”为话题
• 《风景这边独好》
• 《激情燃烧的岁月 》
•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 《生命诚可贵,年轻价更高》
五、新视角,别开生
面①违反常情式
《 美丽的谎言》
《 陌生的朋友》
《感谢你的敌人》
《珍惜你的痛苦》
《败了,多好》
(以“竞争”为话题 )
②借用数字式
《1234567 i》——抒写音乐情怀
《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7-1=0 》(2001年“诚信”)
③展开想像式拟题
《 8 与 发 》
《雷锋“出国”了》
《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
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
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 社会的喧嚣,应试的压力,功利的追求,心态的浮
躁,现今的中学生很难进入到大师们所营造的氛围,取
而代之的是快餐式或短平快式的浏览。很难想像,这样
的浏览能品出屈原的孤独、陶渊明的淡泊、李白的豪放、
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悲壮、曹雪芹的伤
感。虽说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化,资源多样化,人们要了
解外面的世界,并不局限于阅读,但毫无疑问,在这精
神家园逐渐沙漠化的时代,我们的中学生更需要荡涤灵
魂污垢的黄钟大吕,用来为我们的终身发展铺上绚丽的
底子。请以“阅读”(读书)为话题,拟一则标题,
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或化用法),避免一般化,
拟出新意来。
《心灵之箫》
《寻找心灵的一片净土》
《擦拭心灵》
《擦亮你的第三只眼》
《叩响天堂的大门》
《与圣人共舞的舞台》
《和大师对话》
《大宇宙,大世界》
《深潜于智慧的 》 洋底
《书香抚胃更胜食》
《多少蓬莱书中现》
《一书一世界》
《忘忧草》
《梦开始的地方》
《书籍·阅读·阳光》
《万紫千红总是 》 书
《千树万“书” 梨花
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 》 在书中
《风中有朵书做的云》
《爱你一万年》
《“家书”抵万金》
《三更有梦书当枕》
《问世间书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话题 :“阅读”
《非“读”勿
扰》
《你好“毒”,你好”
读” 》
《寒门书香》
《阅读深深深几许》
《爱书才会赢》
《将阅读进行到底》
《书声依旧》
《无“读”不丈夫》
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平时的
积累,给“绿”这个话题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