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语言篇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便是
美丽的面庞。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
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断。
很多改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
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
颗星星’也不错;千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
黑一片’。”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地追求,考试中熟练地“包
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
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飞
扬。
一、幽他一默(该幽默时就幽默)
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
种智慧。请看下句:
——就像北京人吃臭豆腐,爱它的人一天不吃就寝食难安,
睡不着觉,有了它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讨厌它的人恨不得
百米开外捂住鼻子,绕道而行,并且皱鼻子瞪眼睛比看到恐怖组
织还紧张,仿佛别人打开的不是四四方方的玻璃罐,而是携带
“非典”的邮政快件。
此段文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极富时代特性的新闻和广告
语,风趣幽默而又极其传神地写出了两种人对同一事物截然不同
的态度。
二、用一些极富表现力的句式(该啰唆时就啰唆)
语言最忌讳的是累赘啰唆,然而有一种啰唆却别有趣味,我
们姑且称其为“文字游戏”。
有位考生是这样写“诚信”的:
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
成长;
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
成好钢;
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
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这样写,就比说“诚信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遵守的道德准
则”要好得多,作者把“各行各业的人们”这种抽象的概念转化
成工农兵学这些比较具体可感的对象,并且用他们的言论和具体
的工作岗位、成绩、愿望等代替自己对“诚信”的枯燥解释,这
就是文采,这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有的这样写什么是诚信: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袖黯然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这样写又比说“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都重
要”要高出一筹。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写不是化简为繁,啰里啰唆,自找麻烦
吗?文章该啰唆时就得啰唆。如果图省力怕麻烦,那最好就别写
文章。有一首古诗这样描写水中的鱼儿:“鱼戏莲叶东,鱼戏莲
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果为了图省事,把它改成
“鱼戏东西南北”一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再如,什么是生活?
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
这样解说: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
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三、巧用修辞(该修辞时就修辞)
修辞是雕饰语言是常用手段。作为中学生,修辞手法是再熟
悉不过了。作文中能适时用上几处,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如: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
梦不至于枯萎。
——同学们将手插进衣袋木偶般的坐着。
——幸福并不是老天爷牙缝里落下的肉屑。
——该面对的绝不逃避,该执着的永不怨悔,该舍去的不再
留恋,该珍惜的好好把握,这些也许就是幸福的真谛了。
——罗纳尔多就像一辆老汽车,这一次发动机坏了,下一次
是减震器,接下来是刹车、油箱!
四、巧妙展示知识面(该骄傲时就骄傲)
例如作文题目“我与书”,一些同学只是平淡地交代了与书
结识的过程,一些同学则开书单,只有很少的同学知道巧妙地展
示自己的知识面。以下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14 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
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
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
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
爱玲讲那 30 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陶醉其中,久久不愿
暂别,直至夜阑人静。
——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
见“伊豆的舞女”,感受“百年孤独”。
《这样总比“我看过屈原、朱自清、雨果、三毛、张爱玲, 旷
再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
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这组句子除了运用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仗等修辞手
法,列举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很有
文采。有的学生就不善于运用修辞,只是平平淡淡地写:“我喜
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同
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别。
五、巧用标点符号
1.用些无标点的句子(该不用就不用)
这里指的是一种很长的单句,在某个成分上十分烦琐,却能
起到一种强调的效果。比如:
——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要绕好
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
——看什么?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下一桌的下一桌再下一
桌的下一桌问再下一桌…… (郑渊洁童话)
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
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句话以后,没有说完就
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
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账,而兜里只有四
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
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了出
来。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之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
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
个这的两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
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曹雪芹《红楼
梦》写到: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
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
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
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
不支,欲说又止,而且只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
的潜台词,值得品味。
六、语言渗透哲理(该哲理就哲理)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都是
对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
剧。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
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看客顶礼膜拜,祈祷的是来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们,
争取的是今天的富足。可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想
要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
七、补充式
1.运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
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粒
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音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铿锵有声,清脆悦耳,给人一
种音乐美的享受。
2.综合运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一种整齐错落之美。
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整句与散句,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整句形式较整齐,音节较匀称,可以起到强调某种语义、加强语
势的作用,而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结合,可以避免单
调呆板,把两者融合起来,语言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
鲜明、气势贯通。
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
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
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
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作者把整齐匀称的整句穿插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使自由
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
之中蕴含节奏,和谐畅达。
3.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形成一种庄重典雅之美。
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还保留在现代
书面语中。适当地使用这些文言词语,会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下
面一段: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
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
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
眠的一个……(《不朽的失眠》)
这一段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产生
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令人感到庄重典雅之美。
不过,使用文言词语要注意恰当和谐,不要弄得不明不白,
不伦不类。
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
笔者建议,一方面,考生应多读点千字名家名篇,读点学生优秀
事会》),以资借鉴;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地修改以前的一些习
作,并请老师批阅指点,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手段,我们不妨一
试。
内容分析
训练主题:语言精彩
内容分析:
古人强调文章以质取胜,更追求文质兼美的最佳境界。道理很简单,就像
一个人,不仅长相漂亮,气质高雅,而且品德高尚,精神伟大,那他真是独得
天地造化之功,堪称人中之龙凤,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尊崇和膜拜的表率。任何
事物都是以内外相依而存在的。一篇文章如果拥有很新颖独特的内容,能够揭
示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同凡响的见解和看法,也就具备了好文
章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正像“人要衣,马要鞍”一样,好文章也需要漂亮优美
的文采来装点、打扮,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就是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
说,即便拥有很好的认识和观点,但是缺乏一定的文采点缀,文章的表现力也
要大打折扣。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一般都是遵循由表及里的过程,靓丽
的文辞和飞扬的词藻无疑给读者的阅读造成第一视觉吸引和冲击力。就如翻飞
的蝴蝶,扑闪着一双美丽的翅膀,目的也是为了向异性或外界炫耀和招引。大
自然就是这般神奇,总是让美好的事物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所以,文章如果
能够讲究词句的推敲,适当地进行整饰装点,使文章多一些韵味,多一分意
蕴,也就多一点看点,即便是立意显得比较普通,也会因为语词运用的丰润与
华美而赢得不俗的品质。
就中考作文来说,虽然我们不能像对待文学创作那样的要求和标准
来评价,但是我们也不能小觑必要的文采在提升作文品质方面所起的巨
大作用。从历年中考作文评分情况来看,大多数满分作文都具有不错的
文采,而那些失分比较多的作文,往往有不少就是缺少文采有滋润,语
言干瘪,用词老化,少有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那么,该如何给作文镀上一层亮丽的色彩,以提升作文的意蕴,使
中考作文有个不俗的表现呢?
第一,要善于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意识地将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是体现“有文采”的一
个
重要技法。
第二,诗词典故在作文中的穿插运用,也可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对诗词典故的运用,能使作文多一层古色古香的韵致。当然,还有
丰富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都可以为我所用,对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升格指导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
我:“你知道
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
十分矮小的是银
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
一样高。它们享
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
长得高大,而
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就不上来,接
着说:“孩子,
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
语言,像一道阳
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失败原作:
感化信条——上帝之喻(二类文)
重庆—考生
鉴于耶和华缔造的人类世界在此时已面目全非,在不思悔改的人类
面前,耶和华决定降灾于民,赈济人世。遂令勇士诺亚造巨型方舟,令
世间生物携雌雄各一对以入方舟,人亦如此。三日后漫天大水滔滔袭卷
天地,人类世界在瞬间消亡。水去后,方舟遗民重上大地,征服大地。
——《圣经》
原来,一个文明消亡,可以在瞬间完成。
距离“天劫日”1天后,神使观察者说人类带着动物正在寻找定居点。
大水后的世界满目疮痍,他们跋涉了一天仍一无所获。
这个恶劣的大陆上到处都是积水与沼泽,毒虫肆虐,蚊蝇孳生。太
阳的光无法透过积雨云,持续3个月的阴暗与潮湿使人们感到乏力与饥
饿。耶和华说了:这是人类的考验,要他们克服万难,心灵才可以得到
净化。
距离“天劫日”4天后。在不停地走了4天后,快要崩溃的人类来到
一
个山谷。他们看到了最令他们振奋的事物:泥土!在天劫日后他们只踩
到岩石和泥浆,这儿居然有整片的泥!他们决定在这儿开垦土地,建立
家园。耶和华说了:很好!他们心中坚持的种子已经发芽。
距离“天劫日”20天后。食用昆虫近一个月后,一位幸存的人类在
野
外发现了稻谷种子,有一小袋呢!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带回山谷。他把
土刨松,撒进种子,他那么盼望能吃上粮食——像以前一样。他每天都
翻翻土,守好这片地,他心中已经有了那美好的憧憬。
耶和华说了:在长期的努力下,勤劳浇灌之花终将绽放。
距离“天劫日”1年4个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捧着金黄的稻穗,
他
跪下来,向天致敬。因为这是他用自己的手换得的劳动成果,他尝到了
劳动的快乐,无与伦比的喜悦!他回头望去,山谷中繁花似锦;自己搭
建的木屋里,亲手做的家具!是的,是残酷的现实使他如此,他由衷地
赞美起上帝,赞美让他领悟生命真谛的上帝。耶和华看到了这一切,说:
现在他知道了,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分析:
◆问题简述
看完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欣喜又遗憾,欣喜的是考生能将《圣
经》里面的故事改编成考场作文,不能说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若没
有相当的阅读量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是断然不敢拿浩瀚的《圣经》故事作
蓝本的,遗憾的是这篇文章无缘高分,被判为了二类文,得分44分(满
分50分)。
综观全文,最大的失误在于文章的语言欠洗练。另外,个别句子也
存在着语病,如,“他回头望去,山谷中繁花似锦;自己搭建的木屋
里,亲手做的家具!是的,是残酷的现实使他如此,他由衷地赞美起上
帝,赞美让他领悟生命真谛的上帝。”
◆修改提示
修改主要从语言上入手,一是删掉语意重复的句子,力求语句简洁
通畅,如“距离‘天劫日’20天后”一段中的相关句子;二是对文章重
点句
子进行修辞与细节描写,如生灵们收获的场景,若加上细节描写,则会
更富有感染力。此外,在结尾的主题升华上,加上一些生灵的感受就更
自然些了。
升格例文:
感化信条——上帝之喻
鉴于耶和华缔造的人类世界在此时已面目全非,在不思悔改的人类
面前,耶和华决定降灾于民,赈济人世。遂令勇士诺亚造巨型方舟,令
世间生物携雌雄各一对以入方舟,人亦如此。三日后漫天大水滔滔袭卷
天地,人类世界在瞬间消亡。水去后,方舟遗民重上大地,征服大地。
——《圣经》
原来,一个文明消亡,可以在瞬间完成。
距离“天劫日”1天后
神使观察说人类带着动物正在寻找定居点。大水后的世界满目疮
痍,恶劣的大陆上到处都是积水与沼泽,毒虫肆虐,蚊蝇孳生。太阳的
光无法透过积雨云,持续的阴暗与潮湿使他们感到乏力与饥饿。跋涉了
一天的生灵们一无所获。
耶和华说了:这是对人类的考验,他们克服万难,心灵才可以得到
净化。
距离“天劫日”4天后
在不停地走了4天后,快要崩溃的生灵们来到一个山谷。他们看到
了最令他们振奋的事物:泥土!在“天劫日”后他们踩到的除了岩石还是
岩石,这儿居然有泥土!并且还是整片的土地!惊喜中,他们决定在这
儿开垦土地,建立家园。
神使很快报告了耶和华,耶和华说:很好!他们心中坚持的种子已
经发芽。
距离“天劫日”20天后
早上,生灵们在野外发现了稻谷种子,虽然只有一小袋!他们小心
翼翼地把种子带回山谷。他们找了一块最好的地,把土刨松,撒进种
子,浇水,施肥……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那美好的憧憬。
耶和华得知这一消息后,说:勤劳浇灌的花儿才芬芳,汗水浇灌的
果实才香甜。
距离“天劫日”4个月后
收获的季节到了!捧着黄金的稻穗,生灵们跪下来,向天致敬。他
们尝到了劳动的快乐,还有无与伦比的喜悦!生灵们觉得好幸福。山谷
中繁花似锦,绿树成荫,遍地金黄。生灵们明白了,幸福不是一蹴而就
的,幸福需要汗水的浇灌,需要梦想的呵护,幸福,总是慢慢地到来的。
耶和华看到了这一切,点头微笑着说:是的,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
成长。
升格要点:
1.用小标题直接过渡连接文章。将原文中的“距离‘天劫日’1
日后”“距离‘天劫日’4天后”“距离‘天劫日’20天后”“距离
‘天劫日’四
个4月后”等表示时间的句子直接提出来作为小标题,更抢眼,更
具有震撼力,也让文章脉络更清晰。
2.精心打造通畅的文句。针对原文文句的诸多问题,从生动、
优美、深刻的角度出发,逐句进行加工,使之更流畅,如“距离
‘天劫日’20天后”中播种的过程,一改原文臃肿重复的弊病,变
得
简洁生动起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写作反思:
语言是作文的基本功,要想满文生辉,修辞可以
帮上大忙,
比如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用来刻画人物或事
物形象,突出
其某方面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运用排比,增强
气势。运用反
复,一唱三叹,激情奔放。如果你想张扬你的文采
与个性,就不
妨适时地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手法吧。
系列训练
一、(2010·福建福州)作文。(60分)
22.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
如:尝试着
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
试着宽容待
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
获。在尝试
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
到升华。勇于
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
为题写一篇作
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构思】考生审题时,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尝试和成长。首
先,要认清什么叫尝试。许多考生都知道尝试指的是第一次,但是只认
识到这些还不够深刻。尝试,还包括主动地进行而不是被动地做某件事。
另外,必须是尝试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说,尝试的意思应该是第一次主
动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第二个关键词是成长,指的不是身体上的成长,而是精神、
思想、心灵上的成长,而且成长指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通过第一
次做某件事,对自身的成长有帮助和意义,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点。
在审题之后,下一步就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一个孩子成长到十
五六岁,一定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要选取对成长有深刻影响、能
震撼心灵的经历。写在尝试中成长,可以写一次尝试带来的成长,也可
以写多次尝试带来的成长。本文一般应写成记叙文,写成议论文也可
以,但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明尝试对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可
以用他人和自身的体验进行类比,把道理说清楚。
二、(2011·江苏苏州)作文。(60分)
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审题构思】这个题目富有新意,需要在审题上
动一番脑筋。
题目暗含的信息是:一个熟悉的地方,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通
常不会觉得它有特别之处和亮点。选材时要注意选
择“熟悉的地
方”,如家庭、教室、宿舍等,要深入挖掘这些地
方中美的一面,
贴合题目中的“风景”二字。“也”字的意是本来
认为没有“风景”,
实则有“风景”,可用对比、欲扬先抑等方法增加
作文的生动性。
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