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总复习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优质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优质

ID:778123

大小:342.3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11-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七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一、重点词语积累 1. 重点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纳: 。 (2)邹忌修八尺有余 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3)形貌昳丽 昳[EJ]: 。 (4)旦日 旦日: 。 知识梳理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 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接受 战国时期的一尺等 于现在的23.1厘米 美丽 第二天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5)明日徐公来 明日: 。 (6)四境之内 四境: 。 (7)王之蔽甚矣 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015B]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9)谤讥于市朝 市朝: 。 (10)时时而间进 时时: 。 间: 。 (11)期年之后 期年: 。 第二天 全国范围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 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指责 公共场合 不时,有时候 间或、偶然 满一年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2. 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F] 通 ,意思为 。 ②孰视之[EJ] 通 ,意思为 。 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孰 熟 仔细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3. 古今异义 (1)邹忌修[2015B]八尺有余 古义: ,指示代词今义: 。 (2)窥[F]镜而自视 古义 ,义: 。 (3)私[2015B]我也 古义: ,今义: 。 长 修理 照 偷看 偏爱 自私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4)今齐地方[F]千里 古义 ,今义: 。 (5)宫妇左右[F]莫不私王 古义 , 今义: 。 (6)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 古义 ,今义: 。 土地方圆 地点,处所 国君身边的近臣 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概” 公开议论、指责 诽谤,恶意中伤 批评指责 讽刺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4.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朝服[2015B]衣冠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衣服 穿戴 美丽 认为……美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3)名词作状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面前 当面 听见 使……听到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4. 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 。 于是入朝[F]见威王 。 我孰[F]与城北徐公美 。 孰[EJ]视之,自以为不如 。 (1)朝{ 早晨 朝廷 (2)孰{ 谁 通“熟”,仔细 徐公不若[F]君之美也 。 门庭若[F]市 。(3)若{ 及,比得上 好像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乃下[F]令 ________________ 。 受下[F]赏 。 (4)下 { 颁布,下达 下等 受上[F]赏 。 上[F]书谏寡人者 。 {(5)上 上等 呈上,进献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二、关键句子翻译 1.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014鄂州、2013安顺) 问他的妻子:“我与城北徐公比美,谁更漂亮?” 2.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14南宁、 南充,2013泸州、衡阳,2012衢州,2011绵阳)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3.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013抚顺、 郴州) (邹忌)于是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 美。”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4.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14黄冈、 沈阳,2013泸州、遂宁、天水,2012辽阳,2011绵阳、 眉山、雅安、岳阳,2010张家界)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 的,可得下等奖赏。 5.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015深圳,2014广东、 黔东南、揭阳,2011达州) 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外和庭院内像 集市一样。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6.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015大庆,2014齐 齐哈尔、来宾、黔东南,2013聊城、安顺,2012鞍 山、阜新、铁岭、青海、贵阳,2011宁夏,2010赤 峰、荆门,2009烟台、广安、黔西南、新疆自治 区、兵团) 满一年以后,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 说的了。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三、内容探究 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 “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2014苏州) 答:示例一: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 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 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 示例二:把进谏的进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 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王纳谏的不同情况及效果, 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如答“三问”“三思”“三赏” 等,言之成理即可)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2. 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 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2014鄂州) 答: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 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四、拓展延伸 1. 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有什么借 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 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 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 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 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犯或少犯错误。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2.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 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 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答: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 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 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 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 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忠言未必逆耳。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3. 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 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 往有何启示?(2011重庆) 答: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 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 启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金题演练 一、(2015重庆B)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 1~4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朝服衣冠 ( ) (3)私我也 ( ) (4)王之蔽甚矣 ( ) 长或:“身高”“高” 穿戴 偏爱 受蒙蔽、被蒙蔽(或:“因受蒙蔽而不明”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注:鄂版教 材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可得上等奖励。(或:众百姓官员能够当面指责我的 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 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 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 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 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 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 D.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 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解析】联系文中“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来看,妾的态度是畏怯的,客的态度是逢迎 的,故C项错误。 【答案】C 4. 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 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 【解析】此题考查拓展延伸的能力。首先分析题 干,题干要求分析齐威王的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并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明确故事内容,这篇文章主 要讲的是齐威王广泛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使齐 国“战胜于朝廷”。再分析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所 学课文内容我们能知道,齐威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 国家政务的人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样才能使政 治清明,国家强盛。最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认识,这 样的道理提醒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进步。 尾页首页 目录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答案】示例:为政者只有广纳谏言,才能使政治 清明,国家强盛。在学习、生活中接受老师、同 学的建议,可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道理2分,联系实际2分)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