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完美

ID:778153

大小:379.48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1-11-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代文阅读 第二 部分 专题十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 备考·指南 一、一条线索 线索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能把文中的多个材料连缀 成一个有机体,如同文章的纲,握住了这条纲就便于理顺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事件线索、 物件线索、感情线索。复杂的记叙文常有明暗两条线索。 如何找线索? 1. 把握住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2. 注意文章的标题; 3.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或事物; 4. 从结构层次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安排结构的线索; 二、两种描写方法 按描写内容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按描写方法分为: •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对人对事对物直接进行描绘; •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不直接描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间接描绘人 事物。 备考·指南 三、三种记叙顺序 • 顺叙: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事情; • 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再按 时间顺序来写; • 插叙:先按时间顺序写,在中间为了文章的需要插入一段另一个时间发生的 事情; (补叙:在文章结尾进行补充说明。) 三、三种人称 三种人称: • 第一人称:“我”,作用是更真实生动,更具体形象; • 第二人称:“你”,作用是更亲近,更容易表达思想感情; • 第三人称:“他”,作用是更理智清晰,不受限制,可以加以议论。 备考·指南 四、四大体裁 四大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散文: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是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 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为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具有 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特点。 五、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的作用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概括叙述(略写) 详细叙述(详写) 详略要得当 备考·指南 2、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个人情感。 间接抒情:把感情寄托于人事物中,或在叙述、描写中渗透 感情,含蓄委婉。 抒情的作用是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议论: 先叙后议: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画龙点睛的作用。 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 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 议论的作用是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令全文、画龙点睛的 作用。 备考·指南 4、描写: 景物描写作用: 1. 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2. 衬托人物心情; 3. 表现人物性格; 4. 推动情节发展。 描写的作用是使人、事、景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5、说明: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做客观、科 学的解释。 备考·指南 六、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七、七种写作手法 1、 对比:用其他事物与所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所要表达的事 物的特征。(分为正比和反比) 2、 衬托: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手法,可以用人物或景 物来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3、 象征:也叫托物言志,把所要表达的意义或精神品质寄托在所描写、 所称赞的事物上。 4、 伏笔:为后文发生的内容作下埋伏。 5、照应:前后出现类似内容的句子,互相呼应,强调主题。 6、悬念:能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种艺术手法, 使文章引人入胜。 7、过渡:使前后连贯的句子或段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考·指南 八、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拟人和拟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以事代情。 3、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衔接紧凑,信息密集。 4、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5、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6、反问:加强语气,表意无疑,无可辩驳。 7、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 氛。 8、反复: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备考·指南 1、概括内容与情节: 主人公在……状况下做…… 2、概括中心: 中心是指作品表达的基本思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它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和态度。 (1)写人记叙文可抓住人物性格来分析中心思想; (2)叙事记叙文可抓住事件的性质、意义; (3)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可抓住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 (4)也可根据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来分析中心思想。 备考·指南 3、划分结构层次: (1)分析各段的联系、区别,把联系紧密、意思接近的段(句子)划在一起; (2)注意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语; (3)根据文体: 按时间先后的变化;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点变化; 按人物成长的不同阶段或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方面; 按作者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的顺序; 按对景物描写的角度。 2、概括中心: 中心是指作品表达的基本思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它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和态度。 (1)写人记叙文可抓住人物性格来分析中心思想; (2)叙事记叙文可抓住事件的性质、意义; (3)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可抓住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 (4)也可根据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来分析中心思想。 备考·指南 5、开放性试题 1、审题清楚,找出题目要求你回答哪些方面的关键词句,如要求“结合自己 的感受”,“抓住某一段的议论”等。 2、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经历感受来写,最好先写文章的主题,再写个人的感受, 至少写四五句话; 3、结尾围绕中心来一句议论或抒情; 4、有的开放性试题要求你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充文章内容,那要求结合文章 的主题和上下文来写; 5、有的开放性试题要求你用课外的知识(如诗句、警句或哲理等)来写,那 就要求你多积累课外的知识。 备考·指南 [2016•长沙]记叙文阅读(共20分) 童真 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 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 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⑵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 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 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⑶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 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 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 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 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⑷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 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 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 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 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⑸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 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 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 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真题·剖析 ⑹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 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 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 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⑺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 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 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 ⑻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 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 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 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⑼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 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 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⑽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 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 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 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⑾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 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⑿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 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⒀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 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⒁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作者:刘继荣,有改动) 真题·剖析 21、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地点 情节 心情 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① 早市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心中为难 广场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② ③ 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 惴惴不安 家中 ④ 无比欣慰 22、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共8分)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 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4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1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 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23、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文章第(13)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 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8分) 真题·剖析 【答案】: 21、①忧心忡忡 ②十分紧张 ③回家路上 ④发现女儿的童真、善良 22、(1)①“惊”是因为原本憨憨的女儿会如实的告诉陌生男子,但实际 是女儿对陌生男子有警惕之心,懂得保护自己,出乎我的意料。 ②“喜”是因为见到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我不由地生出喜悦之情,再 也不担心女儿被陌生人欺骗。 (2)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危险、世俗比作浊流,把孩子的童 真与善良比作清泉,把浊流与清泉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童真与善 良的赞美之情,像清泉一样让人觉得甘甜,突出童真难能可贵。 23、 (1)“陌生的童真”是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全然的信任陌生人。另一 方面指的是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相信陌生人。 (2)看法:我“喜”是因为如此值得保护自己的女儿让我不由得生出惊喜 之情,“忧”是因为女儿如此之小就懂得这些世俗的东西。 (3)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 真题·剖析 [2016•郴州](14分) 年灯 肖复兴 (1)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 一样,又亮了起来。   (2)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 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 街花灯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   (3)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 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 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 像跳跃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母亲去世 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 感。对于我,灯,就是家;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 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   (4)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 很多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 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80了, 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 过一回春节。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 有能够回来。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    真题·剖析 (5)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 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 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 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 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6)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 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让我觉 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然不动的样子, 那执著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   (7)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 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 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   (8)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 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 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   (9)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 盏年灯,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 反光,直刺我眼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   (10)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 运动衣,两人做起了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 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 真题·剖析 (11)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2月25日,有删改。) 21.文章围绕“年灯”主要写了哪几件亊?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槪括。(3分〉 答: 22.赏析第⑥段画钱句子。(3分) 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它像硬石一样立在那里不动。 答: 23. 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答: 24.文中老爷子年年亮起年灯,期盼儿孙回家过年。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回家过年” 却观点不一。下面是某社区工作人员就“我们是否应该回家过年”的100份抽样调査结 果。(4分) 态度数据对象 赞成 反对 无所谓 年轻人 63% 19% 18% 中老年人 89% 3% 8% (1)请根据调查结果,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 答: (2)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陈述。(2分) 答: 真题·剖析 【答案】(14分) 21.①年轻时,母亲为我点灯,温暖着我。②老爷子从美国回来后,年年点亮 年灯,但没能盼回儿孙。③去年大年夜老爷子点年灯,全家团聚。 评分标准: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2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执着,期盼 全家团圆的强烈愿望。 评分标准:3分。修辞手法。1分;作用分析,2分,意近即可。 23.①结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成整体;②内容:写出了老爷子每年点 年灯,盼儿孙回家闭聚,突出他内心的执着。 评分标准:4分。结构,2分;内容,2分,意近即可。 24.(1)大多数人都赞同回家过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赞同回家过年的人数更 多。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2)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赞成。父母年事已高,他们盼望子女回家过年,享受天伦之乐,回 家过年也是“孝”的一种表现。 示例二:不赞成。过年只是一种形式,在哪过年其实都一样,我们可以把父母 接到自己身边来,或者用其他方式向父母尽孝心。 评分标准:2分。表明态度,表达恰当,言之成理即可。(只有态度没有分析 不给分。) 25.评分标准:10分。①从视觉、嗅觉、融觉、听觉中选3个方面逬行描精悍. 3分;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③100字左右,2分;④文从字顺;2分。 真题·剖析 [2016•娄底]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1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2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3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 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4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 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 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 生了根发了芽。 5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 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 你们。” 6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7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 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8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 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9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 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真题·剖析 10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 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11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12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 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 一个听话的孩子。 13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 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 慰。” 14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 候依赖他一样。 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 的肩头睡着了。 15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 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16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17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 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 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 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 疲惫。 18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 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 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真题·剖析 22、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答案:善良、孝顺、体贴、细心,懂感恩。(解析:人物性格主要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来。从他们让父亲靠在肩膀上睡觉可以看出) 23、请赏析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答案: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呵护父亲在肩头入睡的情景,表现了儿子对 父亲的尊敬与爱,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依赖与放心,表现了一种浓浓的父子亲情。 (解析:人物描写的句子赏析题,思路:什么描写方式+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或表 现的思想)) 24、细读选文17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答案:我被这种父子亲情所感动,也被父亲的无私付出所感动,为天下的所有父亲一辈 子为儿女无私付出而感动。(解析:对句子中的词语的理解,思路:这个词语或短语的 意思+表达的情感) 25、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答案:结构上:做为文章线索,结构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上:文章 反复说“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是说不要打扰为儿女操劳了一生的父亲,让他好好休 息会,突出表现了对辛劳父亲的理解心痛和爱(解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要从结构和 内容两方面去考虑。反复出现的句子在内容上往往起强调突出某种感情的作用) 26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爱。 答案:启示:亲情是人间第一情,我们在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的时候,也应该关爱父母,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去孝顺父母。(结合生活,言之有理就可以)(解析: 启示是从文中感悟到的道理,从文中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 真题·剖析 [2016•张家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锄 卢海娟 ①磨得发亮的小三角形铁板,连接一个曲线玲珑的颈部,再配上细圆纤长的木把,这 就是锄。 ②仲夏,三五把锄高挂在房檐下的横木上,锄板乌黑、巨大,锄把雪白的是新锄;锄 板发亮、细瘦,锄把油亮泛黄的是老锄。从春到夏,它们一直被农人扛在肩上,或是握在 手中,它们既是卫士也是杀手,一直游走在日渐蓬勃的田垄上。把锄向前一递,再向后一 拽,田垄被揪起薄薄的一层,疯长的野草瞬间便失去了依托,与土地剥离开去。野草被铲 除,田里的土也被松过,爱撒娇的庄稼们像是被搔到了痒痒穴,一个个笑逐颜开,很带劲 地向上长,向上长。 ③铲头遍地时,庄稼们还是可爱的小宝宝,很享受农人像伺候小孩子一样的精心侍弄; 铲二遍地时,庄稼们已长成了风华正茂的少年,英姿飒爽的,努力聚集起生命的能量。那 些对庄稼呵护有加的农人有时会把他们的土地铲上三遍。大半年的时间,他们扛一把锄头, 飘进雾里;又扛一把锄头,戴月归来兮。一杆纤细、令人敬重的锄,把农人和庄稼紧紧地 联系起来,农人的日子就像庄稼一样,在季节里欣欣向荣,单纯而又明媚。 ④曾经,锄是少年的我们手中最为痛恨却又不得不整日握紧的农具,我还记得铲二遍 地时玉米长得一人多高,掣着锄,穿行在玉米的方阵中,玉米叶拉伤了赤裸的手臂、脖颈, 汗水浸湿了头发、衣服,闷热、痛楚,劳动的艰辛让我几乎落泪。而且,每天一大早就要 去除草,露珠打湿了衣裳,我总是会长出满身的荨麻疹,奇瘁无比。那时,锄就是刑具, 让岁月暗无天日,让少年的心遍布茧花,受尽磨砺。像许多孩子一样,就是为了彻底摆脱 锄,我才拼命读书,决心跳出农门。 真题·剖析 ⑤“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如今,房檐下再没有谁会把锄挂上横杆,农具都住 在气派的仓厉里,偶尔的,也会看到一把老旧的锄孤零零地呆在落满蛛网的一隅,锄板锈 迹斑斑,锄把灰暗枯朽。就算田里长了草,也全然没有锄什么事了,农人看中的是五花八 门的农药、除草剂,这是个属于科学技术的时代,那个需要农人身体力行、手工操作的家 伙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 ⑥扣了薄膜的田不需要锄。使用塑料,可以把不知好歹的小草晒死,憋死,庄稼们大可以 无忧生长。倘若根系呼吸困难,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那也不必努力向下长,色彩斑斓、 味道刺鼻的肥就在地表,绝对能做到对庄稼进行按需分配。庄稼们没有了扎下根茎吸收来 自土地的极少养分的艰辛,变成了轻浮懒散的富二代、富三代,它们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 膘肥体壮,却再没有了从前的滋味,倒是满载着农药和除草剂的毒素残留,让以食为天的 “民”顾虑重重。 ⑦是的,没有了锄,庄稼们一样会战胜野草,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得大仓满小仓流;没有 了锄,少年们仍然会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长大,走出乡村,走向各地。锄成了落后时代 的代言,只有在极偏远的地方,我们的父辈偶尔还会荷一把锄,去自家的小菜园侍弄一畦 绿色的蔬菜,那是些不够肥壮不够饱满的植物,只有它们还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如岁 月里锈迹斑斑被人遗忘的锄。 (选自《当代美文》2016年第3期) 真题·剖析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对“锄”的三种情感态度。 (3分) 18.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4分) (1)野草被铲除,田里的土也被松过,爱撒娇的庄稼们像是被搔到了痒痒穴,一个个笑 逐颜开,很带劲地向上长,向上长。 (从修辞角度) (2)偶尔的,也会看到一把老旧的锄孤零零地呆在落满蛛网的一隅,锄板锈迹斑斑,锄 把灰暗枯朽。(从词语的角度) 19.请按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锄就是刑具,让岁月暗无天日,让少年的心遍布茧花,受尽磨砺。 20.如今,庄稼们“长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却再没有了从前的滋味”,引发了你怎样的 思考?你觉得科学技术应该快速发展还是放缓脚步,或者你还有其他看法?请简要陈述 你的观点及理由。 (3分) 【答案】 17.紧扣“敬重、痛恨,怀念”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3分) 18.(1)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庄稼在野草被铲除以后愉快、轻 松、自由与前文锄挂在屋檐下的横杆上的状态形成对比,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伤感。 (意思对即可,2分) (2)“老旧”“孤零零”、“锈迹斑斑”“灰暗枯朽”等词语表明锄已很久没用,已经 退出历史舞台,与前文锄挂在屋檐下的横杆上的状态形成对比,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失落 和感伤。(意思对即可,2分) 19.略。(修辞手法1分,内容合理、语句通顺1分) 20.言之成理即可。(观点陈述淸楚1分,理由充分、语句通顺2分。示例:科学技术应该放 缓脚步。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有的目前甚至还无法解决。如电脑病毒的干扰,同学迷恋网游,毐西瓜、毒馒头等有害 食品出现,化肥农药的副作用等。因此,应该放缓脚步,解决问题。 真题·剖析 [2016•江西]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7分) 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 阎连科 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 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 准备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 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 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 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 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 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 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 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 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 如“窗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类题·集训 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 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 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 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 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 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 峰(一定要写诗),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 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 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 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 了第三个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这村名,烦),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 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 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 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三姑夫就那么如在 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你 怎么在这儿?”“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我就这样 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就带着我下山和过 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 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 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我的少年就这样了,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文章节选自《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较原文有删改) 类题·集训 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 出走的经过。(6分)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______ →______ →______ 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分) 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 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4分) 【答案】 13.“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我”匆匆离家上路,想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 主峰上→为了(离家出走)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特意绕过三姑住的村庄→“我”被三姑夫半 路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后被送回了田湖。 14.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都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是一个渴望长大,渴望成熟,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与“自 由”的叛逆少年。 15.内容上:突现出“我”想要离家出走,以进行“我”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以此来证明“我”的成长。结构上: 呼应标题;突显文章主题,立意深远;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有关成长的记忆,以及懵懂少年时代的情感 与成长的历程。 16.文中说“我”离家出走,想去的地方是“伏牛山的九皋主峰”,而李白上过那座山,并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而“我”觉得自己和李白一样,也能够在那山上诗兴大发,作一首那样的诗,同时,最重要的是显示“我”离家出走的 成功,但最后却被三姑夫半路拦截送回了家,宣告了离家出走的失败,及想要登到山顶作诗与宣誓成长梦想的愿望的破 灭。文中将我的成长与李白联系起来,暗示“我”的潜意识里学识想要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个性要有李白那样的洒脱等。 此题意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3.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一个情节,然后再根 据情节的相关性,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概括另三个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14.试题分析:注意题中的答点“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提示人物的描写方面来解答。阅读句子即可知识“心理描写”,从 “我”渴望什么来解答,说明变现了“我”什么性格特点。 15.试题分析:题中所示“多次”,这属于梳理类题,要抓住所提示的“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这一信息梳理文 章内容,根据语境来体会“我”的愿望,解答本题。 1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中所提“李白”的性格特点,再理解“我”为什么要像李白一样想要攀上山顶,这 是一种“欲望”,一种“精神”,与见没见到李白没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解答。 类题·集训 [2014•江西]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7分)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 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 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 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 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 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 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类题·集训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萘,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 瓜苗宁愿生于污 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 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 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 废,用攀辜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 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 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 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p雀-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 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 -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 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 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 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目的生 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 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 类题·集训 15.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请概括。(6分) 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 1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4分)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17.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作 出怎样的选择?(3分) 18.结合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分) 【答案】:15.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依靠烂泥和污水生活;在花园里,木瓜树拥 有向阳的角落和营业处阳明山的有机土,与茶花和杜鹃花为伴。(2分) 木瓜树的命运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长得翠绿而挺拔;在花园里,木瓜树去完全地枯萎了。(2分)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惊奇→同情→怅然→疑惑。(2分) 16.“弓曲”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颓废的生活状态。(2分)“迷离”一 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眼神,刻画出了他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精神状态。(2分) 17.恐惧提升的人心中没有目标,摆脱不了各种物质的诱惑和恶习的困扰,精神甘于堕落,放弃了心灵 之路,不期待光明的未来。(2分) 18.要点:(1)要对立美好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万一理想 实现不了,至少要保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不能自暴自弃。 类题·集训 [2016•长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杂忆 冰心 一九八○年的后半年,几乎全在医院中度过,静独时居多。这时,身体休息,思想反而繁忙,回忆的潮水,一层一层地卷来,又一 层一层地退去,在退去的时候,平坦而光滑的沙滩上,就留下了许多海藻和贝壳和海潮的痕迹! 这些痕迹里,最深刻而清晰的就是童年时代的往事。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 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 读书 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到了我七岁的时候,独游无伴 的环境,迫着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我一跨进这个门槛,我就出不来了! 我记得我首先得到手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里我只谈《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真是一本好书,每一段故事, 多的几千字,少的只有几百字。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来了!看得我有 时欢笑,有时流泪,母亲说我看书看得疯了。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里偷看,把洗澡水都凉透了,她气得把书抢过去,撕去了一角, 从此后我就反复看着这残缺不完的故事,直到十几年后我自己买到一部新书时,才把故事的情节拼全了。此后是无论是什么书,我 得到就翻开看。即或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纸,哪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我就都要看看。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要求 我的老师教给我做诗。他说做诗要先学对对子,我说我要试试看。他笑着给我写了“鸡唱晓”,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上个“鸟鸣 春”,他大为喜悦诧异,以为我自己已经看过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实“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四句 话,我是在一张香烟画的后面看到的! 再大一点,我又看了英国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考伯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记得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当可怜的大卫从 虐待他的店主出走,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的小点心,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 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母亲看见了,说,“这孩子真奇怪,有书看,有东西吃,你还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一段奇 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父亲的“野”孩子 类题·集训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 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 却是得意的笑。的确,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我从小男装,连穿耳都没有穿过。回福州的那一年,伯母, 叔母都说:“四妹该扎耳朵眼,戴耳环了。”父亲还是不同意,借口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 穿了,孩子就笨了。”自此我始终没扎耳朵眼!不但此也,连紧鞋父亲也不让穿,有时穿的鞋稍微紧了一点,我就故意在父 亲面前一瘸瘸地走,父亲就埋怨母亲说,“你又给她小鞋穿了!”母亲也气了,把剪刀和鞋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会做就给 她做,将来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管!”父亲真地拿起剪刀和纸就要铰鞋样,母亲反而笑了,把剪刀夺了过去。 父亲经常就带我出去骑马或是打枪。我们骑着马在海边山上玩。父亲总让我骑那匹老实的白马,自己骑那匹调皮的小黄马跟在后 面。父亲还教我打枪,我背的是一杆鸟枪。枪弹只有绿豆那么大。 烟台是我们的! 夏天的黄昏,父亲下了班就带我到海边散步,在沙滩上,我们面海坐下,夕阳在身后慢慢落下,红霞满天。对面好像海上的一抹 浓云,那是芝罘岛。岛上的灯塔一会儿一闪地发出强光。一天,父亲沉默地坐着。我挨过去用头顶着他的手臂说:“爹,你 说这小岛上的灯塔不是很好看么?烟台海边就是美,不是吗?”这些都是父亲平时常说的话,我想以此来引出他的谈锋。 父亲却摇头慨叹地:“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你没有去过就是了。”他用手拂弄着身旁的沙子,接着 说:“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美的……” 我说:“爹,你哪时也带我去看一看。”父亲拣起一块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 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 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 我从来没有看见父亲愤激到这个样子。他似乎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个平等的对象,在这海天辽阔四顾无人的地方,倾吐出他心 里郁积的话。 他说:“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里来的呵。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大连、青岛,非 有强大的海军不可。现在大家争的是海上霸权呵!”他又谈到他参加过的中日甲午海战:开战的那一天,他身旁的战友就被 敌人的炮弹打穿了腹部,肠子都被打溅在烟囱上!炮火停歇以后,父亲把在烟囱上烤焦的肠子撕下来,放进这位战友的遗体 的腔子里。“这仇不报是不行的!”父亲看着我说,“我在巡洋舰上的时候,常常到外国去访问。我觉得到哪里我都抬不起 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 在这长长的谈话中,我记得最牢,印象最深的,就是“烟台是我们的”这一句。   许多年以后,除了威海卫之外,青岛、大连,我都去过。英国、日本、意大利……我也到过,那时我没有觉得抬不起头来。我觉 得做新中国的人民是光荣的! “烟台是我们的”,这“我们”二字,除了十亿我们的人民之外,还特别包括我和我的父亲! (节选自《冰心散文·往事》 有删改) 类题·集训 17.给下面词语中标色字注音。(2分) (1)百无聊赖( )(2)诧异( )(3)虐待( )(4)埋怨( ) 18.文章开篇两段文字亲切自然,情意浓浓。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4分) 19.请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我一跨进这个门槛,我就出不来了! 20.忆及童年读《大卫·考伯菲尔》的情景时,作者说“我自己是幸福的”。她体会到的“幸福”有 哪些?(4分) 21.文中说“的确,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父亲是如何“惯”我“野”的?请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4分) 22.文章再现了作者与父亲海边散步的情景。从父亲的“愤激”之态和“倾吐”之言中,你感受到父 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3.深刻而清晰的童年杂忆,饱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案】 17.(1)lài(2)chà(3)nüè(4)mán 18.内容:病中回忆起父母对自己思想、感情、健康成长的帮助和影响。 结构:为下文回忆与父母的往事做铺垫。 19.形象地写出了书库对我的巨大的诱惑力,以及我多书籍(读书)的痴爱。 20.母亲帮助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父亲给予了我自由和民主,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感。 21.从小穿男装;不扎耳朵眼;不穿紧鞋;带我骑马打枪。 22.勇敢 ,有思想的爱国军人。 23.对母亲将自己引入文学殿堂的感谢;对父亲的自由民主与爱国情感培养的感激;对国家的热爱和 身为新中国的人民的光荣和自豪;对快乐、开朗、健康童年生活的知足。 类题·集训 [2016•安徽]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 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 “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 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 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 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 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 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 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 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 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 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 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 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类题·集训 5.“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 分)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7.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 分)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8.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4分) 【答案】 5.五岁时——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 6.D 7.①指冬天的寒冷;这里的冬天又指人生的冬天,写出“我”看见婆婆因为得了精神病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伤心和无奈,是心理上的 寒冷。②和奶奶一起钓蝴蝶,经过成长,懂得了关爱和理解奶奶,让奶奶体会到家人的温暖是最快乐的事情。自己也感受到付出 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8.作为儿媳——1.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从“我”为了婆婆的事情教育女儿可以看出。2.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从理 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却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作为母亲——1.爱女儿,从心疼女儿的行为可以看出。2.教子有 方,循循善诱,从教育女儿尊重婆婆可以看出。3.爱家庭,从缓和女儿和婆婆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9.启示: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 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像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 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收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 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第四,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第五,有时候, 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 类题·集训 [2016•宁夏] 旧土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 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 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 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 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 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 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 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 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 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 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 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 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 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 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 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 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 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 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 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文/宁新路有删改) 类题·集训 19.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2分) 20.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2分) 22.怎么理解第⑦段“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这个句子的含义? (2分)23.请对第⑧段这老田里的泥土 “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作简要品析。 (2分) 24.把文章结尾段删去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2分) 25.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 (2分) 【答案】 19. (2分)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担心父亲盖屋只是为了 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思接近即可) 20. (2分)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 21. (2分)拟人。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任意一个点赏析即可) 22. (2分)旧土是枯涩的,寂寞的,只要时机一到,只要有水和种子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3. (2分)比喻。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 会老去。 24. (2分)不好。膜拜和敬仰,表明了作者从对旧土的轻视,到由衷的赞美,标志着作者最终对大地形成的仰视崇 敬之情;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25. (2分)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 的重要因素之一。 类题·集训 心中有间小木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 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 或继续经营着耐以生存的生意, 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 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 那一层白纱, 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 这是一 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 二三十平米, 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 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 “快看,这个书店不错! ”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 “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 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 ” “走,进去看看。 ”我提议。谁知老公兴致不高: “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 ”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 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凌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 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 柜和方形的桌子, 上面堆满了书, 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 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属相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 《心是莲花开》 ,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 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 “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 ” “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 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 光芒, 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 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 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 或许额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 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模拟·荟萃 19. 通途全文思考: 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_____(1)____ 的特点, 第⑥段却说 “这儿, 我再不会来” ,原因是 _______(2)_______表达了 ______(3)____。 (4 分)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短语的含义。 (3分)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3分) 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21.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划线句“ 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的 理解。 (4 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4 分) 【答案】 19.柔和温暖,静逸雅致,书屋变了样子,充满了商业气息,作者对原本温馨雅致的书屋在利益洪流的冲击下变 得商业的惆怅可惜、失望之情。 20.(1)柔和而温暖是温和轻柔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照射下小屋给人以温暖轻柔的氛围,突 出了小屋静逸雅致的特点。(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两本书 几乎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去买以及“我”找到这两本书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弥漫书香的书屋变得商 业气息书店的惋惜惆怅之情。 21.温馨的书屋虽然已经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书店,但是那间静逸雅致、 充满书香的书屋却在作者心里久久不 能忘怀, 表现了作者对书屋的喜爱不舍之情。 22.以回忆的方式写作,抑扬结合,对比衬托,比喻象征等,选择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模拟·荟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 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 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 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 孩子和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 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 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不知不觉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 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 不予理会,她只觉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 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 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挤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 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 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长夜,那份 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模拟·荟萃 13.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二、三片断的内容。(4分)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 片断三: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15.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16.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17.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4分)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那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答案】 13.片断二: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的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恩情。 14.“一枕”扣住了“夜”“不眠”,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言之成理即可) 15.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意近即可) 16.动作描写。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 人形象,突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17.B 模拟·荟萃 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后面小题。(17分)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 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 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 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 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 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 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 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 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 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 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 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 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 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 “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 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 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模拟·荟萃 5.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事?(至少四件)(4分) 6.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6分) (1)“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7.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 “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4分) 8.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 一项。( )(3分) 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余秋雨《洞庭一角》) 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 (史铁生《庙的回忆》) 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答案】 5.(l)妈妈为睡梦巾的家人做早餐;(2)“我”和爸爸在沙发上睡觉(睡觉时“找”把脚搁在爸爸的啤酒肚上取暖);(3) 爸爸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卉玩姐上的小轴承;(4)妈妈要帮“我”脱被雨淋湿的鞋子;(5)雨天,妈妈牵挂并担心远 在北京的哥哥有没有伞;(6)爸爸在手机主页里设置了哥哥所在地的天气预报;(7)远方的哥哥短信提醒父母晚上有雨。 6.(l)“本能地”意思是不知觉的、无意识的,写出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自然而然,已成习惯,表现了母爱之深。 (2)“呼应上文对雨的描写;暗示哥哥一直关注家乡的天气情况;表现了哥哥对家人的牵挂和爱。 7.因为“十一岁”这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爱”,“十五岁”这个片段处处传达出家人间的“牵挂”、“爱” 和“期待”。这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会让人终生怀念,所以这两个片段被“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8.C 模拟·荟萃 阅读《三角梅》一文,回答16-19题。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 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 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 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 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 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 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 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 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 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 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 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 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 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 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模拟·荟萃 16.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 生长 阶段 第 一 年 第 二 年 第 三 年 第四年 生长 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 开花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9.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 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案】 16.(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2)仍然毫无变化。(3)叶片却比当初 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恢恢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梅被风吹动时候如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兰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BD 19.这段文字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含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模拟·荟萃 再见!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