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名著阅读
中考真题纵览
1. [2018·滨州]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龟兔赛跑》《狼来了》《智子疑邻》这些有趣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B.《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
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C.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琪罗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为了和林冲比试,他倒拔垂杨柳;为了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他”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
中考真题纵览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单项选择考查名著阅读。考查内容涉及作者、主人公、故事情节等,平时注意熟记
即可。B项正确。其他三项有错:A项,“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而不是
《伊索寓言》;C项,《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
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D项,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右手向下搂住树干,
左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然将杨柳树连根拔起,而不是“为了和林冲比试”。
中考真题纵览
2. [2018·随州]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谓勇武过人;他追随刘备,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又可谓义
重如山。 (《三国演义》)
B.蟠桃会上,孙悟空喝光宴会用的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太上老君大怒,随即和哪吒太子带十万天兵
去花果山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 (《西游记》)
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在羡慕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更应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 (《繁星》《春水》)
D.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经“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格列佛实现愿望,留了下来。 (《格列佛游记》)
中考真题纵览
【答案】BD
【解析】本题以选择题考查文学名著常识。考查内容涉及作者、主人公、故事情节等,平时注意熟
记即可。由于设计为多项选择,难度稍大些。但规定了选择两项,也就不难了,只要能准确把握题意和
内容,就能准确选择。AC正确。其他两项有错:B项中,“太上老君大怒,随即和哪吒太子带十万天兵去
花果山捉拿悟空”应为“玉帝大怒,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带十万天兵去花果山捉拿悟空”。D项
中,“经‘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格列佛实现愿望,留了下来”情节有误,应为“格列佛一心
想留在‘慧骃’国,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而格列佛就相当于一个耶胡,所以格列佛
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中考真题纵览
3. [2018·海南]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2分)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A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
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
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
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
天王无影无形。
(1)选段中的A所指的人物是 。(1分)
(2)本名著中,与人物A有关的故事还有 。
(写出一个即可)(1分)
中考真题纵览
【答案】 (1)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 (2)示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解析】本题以填空题考查名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情节,考生只要了解《西游记》,再根据命题
提供的这段文字很容易填写前一小题,后一小题考生要根据自己对《西游记》的整体阅读来填写,因
是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考生写出一个并不困难。
中考真题纵览
4. [2018·天津] 名著阅读。(8分)
(1)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人物。(4分)
作品 文段
《名人传》
当①出场的时候,他受到了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这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因
为当时,对皇族的出场,人们也只是习惯地鼓掌三次,为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
《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②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乱,想不出主意。“怎么办呢?”在
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
《西游记》
③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
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朝花夕拾》
④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
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
中考真题纵览
① ②
③ ④
【答案】(1)①贝多芬 ②保尔 ③唐僧 ④长妈妈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的人物的了解。平时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相
貌、性格及事件要有所了解,并识记在头脑中。第一文段是贝多芬在出场时观众的行为,这些行为与
众不同。从出场受到五次鼓掌的欢迎,“当时,对皇族的出场,人们也只是习惯地鼓掌三次”可以看出。
第二文段是保尔勇救朱赫来的情节。从“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乱,想不出主
意”“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可以看出。第三文段是《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赶悟空走
的那段。从“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不要你做徒弟了”可以看出。第四文段是《朝花夕拾》
中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从“讲给我一个故事”“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可以看出。
中考真题纵览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下面问题。
(4分)
①概括“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因。(1分)
【答案】郑屠欺负金氏父女,鲁提辖决定打抱不平。
【解析】本题考查对《水浒传》中相关故事情节的理解。从镇关西角度分析,他欺负金氏父女。
郑屠“虚钱实契”,强占金翠莲为妾,随后郑家不容她存身,把她赶出家门,郑屠索钱,店主催逼,父
女二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从鲁提辖自身角度分析,他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尤其听完金氏父女
的诉说后,决定打抱不平。
中考真题纵览
②梁山众好汉中,鲁智深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在这个故事中,他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个特点?(3分)
阻止店小二通风报信,为金氏父女离开争取时间;鲁提辖来到郑屠肉店,故意刁难,激怒郑屠并将其打死
后,假称郑屠诈死,顺利脱身逃离。
中考真题纵览
5. [2018·河南]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孙漂流记》 ②《格列佛游记》
中考真题纵览
①鲁滨孙和一条狗被海浪冲到荒岛上。他想记录日期却没有工具,于是就在上岸的地方竖了一个大
十字架,刻下他上岛的日期,并用不同的刻痕来表示日、周、月。这样,他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日历。②
格列佛被风浪推送到小人国(利立浦特国)。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被很多小人用细线绑在地上,挣扎
不脱。在小人们的攻击和劝说下,他表示投降。
中考真题纵览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
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①故事情节: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
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极真之理”示例:求学
之道,名师引路不可少,个人领悟和勤学同等重要。②故事情节: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
成美丽的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接近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极真之理”示例:坏人无
论如何伪装,最终都会被识破,得到应有的惩罚。
中考真题纵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记忆与理解能力。“悟彻菩提真妙理”是《西游记》第二回,讲的是孙
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的故事;表述的时候注意说清楚,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探究其中真理的时
候,注意把握细节,孙悟空领悟了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才有后来的学艺,并刻苦练习,才学会了真本领。
中考真题纵览
6. [2018·潜江] 名著阅读。(7分)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半霎时,到了馆驿。此时人静月明。两廊下寻不见师父。只见白马睡在
那厢,浑身水湿,后腿有盘子大小一点青痕。八戒失惊道:“双晦气了!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么身上有汗,腿
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师父,把马打坏了。”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
一跌。扒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呵,你莫怕我。”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
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小龙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
知。”小龙道:“你是不知……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把我师父变作一个
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
了性命。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
那怪物。那怪叫我舞刀他看,遂耳留心,砍他两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我又飞刀砍去,
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中考真题纵览
(1)白马为何会随唐僧西天取经?(2分)
【答案】白马(前身是龙王三太子)犯了死罪,经观音菩萨求情,免除死罪,让其变身为白马给唐僧
当坐骑,随唐僧西天取经来赎罪。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情节。观音菩萨在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的途中被空中的一条玉龙
喊住,这条玉龙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以忤逆罪告上天庭,玉帝判其死
罪,观音于是向玉帝求情,希望玉帝能饶了玉龙一命,将其赐给观音,给取经人做脚力。后来在悟空
随唐僧取经经过鹰愁涧时,唐僧的坐骑白马被涧里的一条恶龙吃掉,这恶龙就是经菩萨解救、在
此处等候取经人的玉龙,菩萨将其变为白马充当了唐僧的坐骑一路西去取经。
中考真题纵览
(2)选文中的白马勇敢、忠诚,《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里的马是 、 的化身。(2分)
【答案】示例:智慧、理性、高贵、友爱、善良等。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总结概括。马在慧骃国是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格列佛在慧骃
国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
他解了围。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据此概括慧骃国马的形象即可。
中考真题纵览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
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
游记》,并简述理由。(3分)
示例一:诚。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
示例二:专。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
示例三:恒。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
示例四:勇。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
示例五:合作。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
齐心协力。
中考真题纵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阅读能力。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遭遇重重磨难,也在女儿国、四
圣、荆棘岭那里经受住了诱惑,但都不改取经初心;其中虽有争执、争吵,但没有一个人脱离取经队伍;既
有悟空勇猛善斗,也有八戒、沙僧甚至白龙的大力协助,无论面对的妖魔如何强大,始终勇敢无畏,与之斗
争。从中概括理由并提炼出一个字或词即可。
考点技法突破
考生只要平时认真阅读了课标和语文教材指定的名著,并了解熟记这些名著中的人物、情节、内容、
主题及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等,不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填空题、简述题等,都能准确作答。
第一招:平时,认真阅读,加强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具体规定了推荐阅读的名著篇目。只要考生平时认
真阅读这些名著,并把阅读所得积累起来,就能准确答题。反之,平时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而未积累,再简
单的考题也可能无法应对。如山东威海的名著阅读题要求考生填写“洒家”和选文中“你”所指的人
物,如果认真阅读了这部名著就易如反掌,如果没有阅读过就无法填写。
第二招:备考时,科学梳理,强化记忆
按照教材安排,考生在平时确实认真阅读了指定的名著并积累了,但三年的时间很可能遗忘,所以在
临近中考前的复习期间,考生一定要扎实备考。具体说,就是要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对
三年来所阅读的名著常识和每部名著的人物、情节、主题和写作特色等一一梳理,并且加强记忆。如果
能对本地和外地往年的中考题进行整理和练习,发现缺漏再有的放矢地补救学习,效果更好。有了平时的
阅读和备考的梳理,无论是选择题或填空题,还是简述题及其他题型,考生都能准确解答。有关名著的科
学梳理可以参考专项突破(三)。
第三招:考场上,准确审题,准确作答
除了平时的认真阅读和临考的扎实备考,考场上还必须科学应对,因为在紧张的考场上,稍有疏忽,就
可能大意失荆州。首先要准确审题,真正读懂题目要求,否则会因离题万里而失误。如山东滨州的单项选
择和湖北随州的多项选择就只在一字之差而回答不同。
更重要的是,在灵活多样的名著阅读题目中,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作答,否则本来了解的知识却因答题
不准而失误。如山东滨州题目中“为了和林冲比试”,粗略一读似乎没什么问题,如果结合故事情节和人
物性格来思考,就会发现是错的。其实,中考命题往往就用这种易错的小点来考查考生的细心和准确把握。
题型不同,答题方法也不同。
(1)填空题关键在准确无误填写,尤其像外国人的人名和地名最容易出错。
(2)选择题虽然只选择字母,其实要逐项细读,认真比较分析而排除,最终确定答案。
(3)微写作,要根据命题要求准确写作,既不能写成大作文,也不能写成简述题。
(4)阅读分析题要按照题目要求答准答好,如分析人物形象就要根据作品中人物的言行来分析,若分
析写作特点要根据具体的语句来把握。如回答吉林考题的“你是否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请说明理
由”,要做出明确的判断,坚持其一,不要模棱两可。要结合猪八戒的个性特点写出理由。喜欢可以从八
戒性格温和,脚踏实地,憨厚单纯,力气大,嘴巴甜,对师父忠心耿耿,知错必改等角度回答;不喜欢可以从猪
八戒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动摇、搬弄是非等方面谈。
(5)有的名著考题可能结合文化常识和生活常识来延伸考查,这就需要考生平时结合生活体验和文化
常识广泛阅读,考场上才可能灵活应对。如《西游记》中写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可旗竿竖在后面就不符
合一般规律而被识破,这就既要结合作品内容,还要结合生活常识来把握。
随堂巩固训练
1. [2018·连云港改编]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
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B.《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
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
按名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D.《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阿廖沙是一个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
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为替外祖母报仇他把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辨析能力。内容涉及人物、事件等内容。解答此种题型,考生
应逐项审读选项,了解考查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名著知识加以分析判断。此题C项中奖励蓝色、
红色、绿色丝线的那个游戏是在棍子上下跳来爬去,而不是在离地高绳上跳舞。
2. [2018·威海] 名著阅读。(2分)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句中的“洒家”指的是 ,“你”指的是 。
【答案】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 史进(九纹龙)
【解析】本题以填空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情节,命题提供的这段文字主要是鲁智深和
史进对遭遇不幸的金老及女儿的帮助,考生可根据这段文字准确填空。《水浒传》里鲁智深
经常称自己为“洒家”,意思是“我”,通过对话可以发现是鲁智深和史进两个人。
3. [2018·德州] 根据内容填空。(4分)
《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 A (地名)。
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 B (人名)
轮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 C (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
咬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
D (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
A. B.
C. D.
【答案】 A.大名府 B.鲁智深(鲁提辖) C.李逵 D.关胜
【解析】本题以图文并茂的填空题形式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及情节,考生可以根据平
时的阅读和这段文字及插图填写。难点在三个人物容易混淆,考生如果拿不准时可以根据这段
文字中的人物描写来判断。
专题十 名句默写
考点技法突破
1. [2018·南京] 用诗词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观沧海》)
类型1 直接型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识记。两道题都是直接型默写题。要避免写错字、漏字和添字,并且要注意
书写工整、清楚。
在水一方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思路分析] 直接型默写一般是根据给出的前后句进行补充默写,主要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熟练背诵及
正确书写的能力。这种题型相对简单,只要平时多读多背,做足准备,就容易得分。同时这种题型一般
要求零错误,即完全忠于原文,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因此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句子中的生难
字,多抄写几遍至完全掌握,以防因为写错字而失分。
2. [2018·临沂]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3. [2018·绵阳]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 , ”两句写出了富春江江水的迅
猛之势。
类型2 理解型默写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审题,找出诗文中的重点信息,结合诗文本身进
行作答。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思路分析] 理解型默写比直接型默写难度高,要求考生在背诵古诗文篇目的基础上,理解篇目中每个句
子的意思,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写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背诵过程中不能过耳不过心,而
要在理解古诗文每个句子的基础上去背诵,或者边背诵边理解,真正做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4. [2018·南充] 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 ”两句与“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5. [2018·桂林] 上合组织峰会9日举行,面对八方来客,我们可以说:
, ?(《论语》)
类型3 联想拓展型默写
[思路分析] 联想拓展型默写在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运用能
力。拓展型默写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发挥空间,只要考生多积累,定能准确做答。胸中有所藏,
考试才不慌,平时多背多练吧。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试卷必考的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所学的课本中,我们在中考备考复习时,除了坚
持“读读、背背、写写、默默”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首首过关,字字过关,不写错字别字
古诗词的默写要做到“首首过关,字字过关”,不能出现错字、别字,否则就不得分。从中考试卷
分析情况来看,学生在默写题中失分的有:“长河落日圆”的“圆”误写“园”;“化作相思泪”的
“作”误写“做”,这些都是我们在复习中千万要加以注意的诗句。
名师支招
2.牢记名句,弄懂内涵,重点记忆
语文试卷名句默写往往选择的是诗歌或文言文中富有文采或体现主旨的重点句子,这些句子在古
代诗词曲中或是优美的句子或是富有哲理的句子。例如意蕴深刻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情深意长的,如“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警策励志的,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哲思深邃的,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景色怡人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抒怀言志的,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具有生命力的成语,如“醉翁之
意不在酒”等。重点识记这些名句既能抓住古诗词默写的诗句对象的精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也通过这些优秀的名句陶冶与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功底。
3.拆分生难字,牢固掌握,区别记忆
对于古诗文中出现的一些生难字,在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帮助学生记忆,例
如,“亵”字可让学生拆分成“衣”+“执”,同时应让学生多写几遍,牢牢掌握。
4.理解意思,不生混淆,防止乱写
很多学生在出现别字时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注意诗句的意思,随便乱写。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对于
易错字,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及易错字的意思,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很多
学生容易写成“莲”,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理解了“清涟”是“清水”的意思,是三点水,不是草字头,学
生出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5.学会联想,强化积累,事半功倍
看到一个派别,就应该想到不同作家、诗人的名句;看到某个作家、诗人,就该想到他写过的名句;
看到某篇文章、某首诗词的题目,就该想到里面的名句;看到一个名句,就该想到和它意思相近或相反
的名句。
例如,由范仲淹就能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到《登飞来峰》就能想到“不
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切忌潦草
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切忌书写潦草。考试时还要尽量避免
乱涂乱画,以保障试卷扫描的效果。
随堂巩固训练
1. [2018·安徽]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 (《孟子》)
②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 。 (郦道元《三峡》)
④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曾益其所不能
山岛竦峙
沿溯阻绝
感时花溅泪
君问归期未有期
山河破碎风飘絮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浊酒一杯家万里
略无慕艳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识记。第(1)题考查直接默写,注意“曾”不要写成
“增”,“竦”不要写成“悚”,“絮”的上面不要写成“奴”。第(2)题考查理解默写,分别抓住
“借酒抒发思乡之情”“衣着华丽”“态度”等关键词便可确定所要默写的诗句。
2. [2018·河北]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 ”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
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1)注意“作”不要误写为“做”。(2)要注意“乘”的书写。
(3)句为情景式默写,即结合已给的情境写出相应的句子。从第一句话“描写景物的佳句”中可以看
出空缺处要求填写描写景物的句子,根据前文的提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写出后文中关于描写
景物的句子,要注意“缤纷”的书写。第二处要求填补出关于《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之景的句子,
同样文中给出了提示,只需按照原文内容正确书写即可,注意“皆”“影”的书写。
3. [2018·衡阳] 古诗文默写。(8分)
(1)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 (《孟子》)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恨别鸟惊心
落红不是无情物
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可奈何花落去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名句及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能力。在正确背诵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
漏字、加字、颠倒等现象。(1)~(5)句是直接型默写,平时按要求背诵,并注意字形、句式,借助记忆回
答。(3)句注意“济”不要写成其他的形似字。(5)句注意“筋骨”的“筋”的写法。第(6)句是理解
型默写,本题以诗解诗,我们除了要抓住题干中“离别”“依依不舍”这样的关键词,还要抓住所选诗
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理解,寻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异曲同工的句子。